桃花源记重难点归纳(桃花源记--初中重点文章的知识点归纳和学习能力拓展)

《桃花源记》--初中重点文章的知识点归纳和学习能力拓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桃花源记重难点归纳?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桃花源记重难点归纳(桃花源记--初中重点文章的知识点归纳和学习能力拓展)

桃花源记重难点归纳

《桃花源记》--初中重点文章的知识点归纳和学习能力拓展

宝妈育儿超越自我-------自主学习、自助教育与自我超越

初中阶段重点文章的知识点归纳和学习能力拓展。所谓重点诗词古文,其实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模板,也是各种统测中逢考必有的知识点,更是中考和高考占据90%出题率的题型。学习,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台上一分钟的阳光灿烂,都离不开台下慎独沉淀自身才华的努力与自我学习素质的提升,中考卷面分数的多“1分”,就可以击退千余人的竞争对手,高考中的多“1分”甚至可以凌驾于几万人之上。这“1分”往往体现的是自身的学习能力,俗一点说,这“1分”恰恰能够决定你是否能够站在社会大舞台的台上实现人生梦想或挤在台下凑人数。

一、【《桃花源记》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桃花源记》原文背景导学和作者资料:】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作者及作品简介: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桃花源诗并记》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伟大诗人。后人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开创了文学上的“田园诗派”。

(2)背景 :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3)解题: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三、【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这里年代是假托的。

[2]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

[3]缘:沿着。

[4]夹岸:两岸。

[5]落英:落花。

[6]才通人:仅能供一个人通过。

[7]阡陌(qiān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叫陌。

[8]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

[9]黄发:指老人。老年人发白转黄,故以代称。垂髫(tiáo条):指儿童。儿童垂发为饰。

[10]要:同邀,请。

[11]邑人:同乡人。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12]延:邀请。

[13]扶:沿着。向路:旧路,指来时的路。

[14]志:标记。

[15]郡下:指武陵郡治所在地。

[16]诣(yì义):往见。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17]南阳: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诣之,隐士,好游山水(见《晋书·隐逸传》)。

[18]规:计划。

[19]寻:不久。

[20]问津:问路。指探访。津;渡口。

四、【掌握以下重点的字词句意思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句子: 古义: 今义:

交通 句子 : 古义: 今义:

妻子 句子: 古义: 今义:

绝境 句子: 古义: 今义:

无论 句子: 古义: 今义 :

不足 句子: 古义: 今义:

(2).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

寻: 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

志: 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3)通假字 便邀还家 通 , 。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五、【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体会思想主旨: 结合作者的经历及当时的创作背景,谈一谈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林?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渔人在桃花源中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3、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对渔人有什么反应?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5、渔人偶遇桃花源, “处处志之”,但最终“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六、【自我文学常识考查】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_______,名____,字___, (朝代)人,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文章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2、《桃花源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____桃源,________桃源,________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3、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七、【阅读语段,回答文后题目】

(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缘: ②俨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下列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

②林尽水源: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4.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5.文中能体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词语是:

6.“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7.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8.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文段,然后做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八、【超越者自主学习、自助理解和自我超越】

(一、)填空: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渔人甚异之

2、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描写桃源人精神状态(幸福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描写桃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村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村人都关心渔人的句子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7、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9、表现村人不想离开桃源的句子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重点词语解释

(1)通假字:便要还家,要 :通“邀”,邀请。

(2)古今异义:

1、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2、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的鲜美。

4、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人的配偶。

5、无论 古义: 不要说,更不必说 。

今义:关联词语。

6、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不满。

7、俨然 古义: 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非常像。

8、穷 古义: 尽,完

今义:经济贫困。

9、间隔 古义: 间离断绝(往来)

今义: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

(3)一词多义

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寻向所志:名词,记号

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随即,不久

便舍船:动词,丢弃

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4)注释:

落英:落花

缤纷: 繁多的样子

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具言:详细地说出

皆叹惋: 感叹,惋惜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沿、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诣太守: 到

遂迷:终于

欣然规往: 计划

寻病终:随即,不久

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5)成语

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怡然自乐:形容和悦而自得其乐。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也形容完全领悟。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

四、翻译句子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五、问答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村人为什么皆叹惋?

答:为桃源外世界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2、村人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不希望外人打扰这里安定和平的生活,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3、与“外人”相比村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答: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没有战乱,和平宁静,安居乐业的生活。

4、作者为什么要在最后安排“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这一情节?

答:暗示桃花源是虚幻的,不存在的。

5、桃花源记中有“豁然开朗”一词,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与之意境相似的一句诗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九、【知识点拓展】这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会理想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的图景。尽管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从中透露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愿望,全文叙述委婉曲折,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写景明丽如画,虽幻似真,虽虚似实,用艺术的手法展示了一幅古代东方“乌托邦”的图景。

【解析】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虽是《桃花源诗》的“序文”,然早已被人们视为精美的散文推崇备至。《桃花源记》是现实主义的,它有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有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与结局,有故事主人公渔人身份的明确,有名实可稽的刘子骥合乎情理之反应的客观交代,桃花源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无不艺术地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种种风貌,启迪人们严肃地思索社会思索人生。《桃花源记》又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它那仿佛真实的故事涂抹着一层神秘虚幻的色彩,亦真亦幻,扑朔迷离,激励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作者以现实主义与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如椽神笔精心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画面,美妙神奇而又富有醉人魅力。

作者起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晋太元中)、地点(武陵)与主人公(渔人),意在表明故事的真实性,暗示读者“文生于情,情生于境”(清·尤桐《西堂杂俎》三集卷三《苍梧词序》),披文之时应不忘客观现实。渔人既以捕鱼为生,长期披星戴月,风来雨往,周围一带山川河流之形胜当会了然于心,然此次“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看似不可理解,实则既有现实的折射,又暗示故事的虚幻,或许是因为此溪鱼儿既多且肥,良机难再,渔人迟迟不肯收手;或许是因为渔人一无所获,若空手而返,难向家中饥儿饿妇交差,因而不甘死心,仍是一路撒下渔网去。渔人艰辛的生活,惨淡的家境于此当可想见。不惟“忘路之远近”,渔船进入桃花林也是猛然之间才惊觉的。“忽逢”二字既写出了渔人撒网之专注用心,又将桃花林点染得虚幻迷离,神秘飘忽。抬眼展望两岸,渔人不禁惊奇于清一色的桃林,陶醉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多姿多彩的优美环境中,渔人之“甚异之”、“欲穷其林”,固然是极写此处桃花林芳香与色彩的神异,又何尝不能传达出渔人“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的慨叹,进而折射出现实环境之萧瑟、凄凉呢?

与外界联结的通道之幽深将桃花源渲染得更为神秘。不为人知的无名山洞竟闪烁出忽明忽暗之微光,勉强能通过一个人的小山洞延伸数十步之后竟然另有洞天,确乎神极!作者有意将桃花源涂上神秘的浪漫色彩,显然是在暗示读者:桃花源乃理想境界,并非客观现实社会。渔人进得洞来,但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其间恰当地点缀着良田、美池、桑竹之类,好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这幅静美的画面竟有“鸡犬相闻”之声飘来,撩人情怀,更有那“衣着悉如外人”之男女从从容容“往来种作”,老人们倚墙静坐于阳光下闭目养神,间或悠然地拉扯家常,小孩们则或团坐说笑或追跑嬉戏,好一幅逍遥自在、恬静安乐的生活图景!渔人见此,不免将思维触觉观照士族势力猖獗、战乱不已、百姓涂炭之黑暗现实,于是禁不住艳羡起来,神思悠悠:来到这样一个绮丽、和平的去处,莫非是在做梦吧。诚如清人刘熙载所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艺概·书概》)这幅令渔人陶醉的生活画面曲致地折射出现实的丑恶情形,充分传达出作者彻底失望于丑恶现实,毅然归耕田舍之后对平等劳动自由、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

惊喜于眼前胜境的渔人还未缓过神来,桃花源人已经发现了他这个不速之客。桃花源人始而“大惊,问所从来”,继而热情相邀,“设酒杀鸡作食”以待。“闻有此人”到来,一村人喜气洋洋,奔走相告,纷纷涌来探询消息。听了渔人的一番介绍,桃源人不由得“皆叹惋”起来。叹甚惋啥?何以如此深沉叹惋呢?自秦以来,外界朝代更替之频繁,令他们惊讶莫名;“自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之后“遂与外人间隔”,外界发生了多少大事小事奇事怪事,竟闻所未闻,令他们叹息不止。桃源人在这里流露出来的,既有对自己能够远避动乱之时代、频繁之战乱的庆幸,又有对外界百姓惨遭战争之苦、饱受阶级压迫剥削之深的同情,庆幸也好,同情也罢,桃源人依然视渔人为嘉宾贵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招待得十分殷勤、周到;桃源人依然深爱自已这个平等劳动、和平自由、充满真诚的温馨社会,他们特别叮嘱渔人“不足与外人道”,他们谁都不希望因为渔人的到来而破坏自己的平静生活。如此淳朴敦厚的民风该是多么美好,这正是作者虔诚思慕的,热切追求的,而狡诈凶险、贫富悬殊之丑恶现实是与之格格不入的。作者将深厚的现实内容自然地融入到对桃花源神妙美丽生活的描写之中。

对渔人来说,在桃花源那些天的生活正赛如天堂神仙的快乐逍遥生活,因此桃源人对他的的叮嘱早被他抛到九霄云外,他在归途中“处处志之”,以期能重返桃源。不仅渔人如此,堂堂太守在闻知渔人这番经历之时,也“即遣人随其往”,高尚之士刘子骥“闻之”,也“欣然规往”。他们对桃花源也是感慨系之,心向往之,也是迫不及待地想寻到桃源去。现实社会之令人失望,遭人厌弃的程度昭然于此,自不待言。只可惜结果是“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故事写到这里嘎然而止,留给读者以深长的回味。

陶渊明将桃花源描绘得如此神奇美丽而又飘忽迷离,深深感染读者情绪,强烈振撼读者心灵,关键在于“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于外而真且实。”(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它融入了作者全部的人生体验,全部的思想情感,写出了他对黑暗丑恶现实的强烈不满,对自己济世壮志难酬的深沉愤慨,对诚实劳动、和平幸福生活的由衷赞美,对“抱朴含真”美好社会的热情向往。他以饱蘸现实色素的笔墨描绘出桃林去处之神秘,桃林景色之神异,桃源环境之神奇,桃源民风之神美,桃源出而不可复得之神怪,给人留下深刻而鲜活印象,令人好生陶醉。正如钟嵘所评“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诗品》)陶渊明以饱蘸陶醉喜悦之情的简约文笔真切描绘出蕴含着厚实的社会人生内容的优美画面,确令人深为感佩。

十、【讲解】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更多文言文学习文章敬请关注“诗词网文言文阅读”的古文观止栏目。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