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银沙滩名的由来 最早的青岛邮戳地名

  大多数青岛人都知道以前青岛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是TSINGTAO,青岛啤酒瓶上就写着TSINGTAO BEER,但很多人不知道当年德占时期TSINGTAU(青岛)的最后一个字母不是O是U。如果说青岛最早的邮戳地名是TSINTAN,那就更少有人知道了。

黄岛银沙滩名的由来 最早的青岛邮戳地名(1)

  这是一张青岛早期德国海军陆战队专用邮资明信片,1898年3月23日从青岛寄出,1898年5月10日到达德国的RUDOLSTADT(鲁多尔斯塔特)。明信片的邮戳上列TSINTANFORT(青岛堡垒,亦有译为青岛炮台或青岛要塞),中间为日期,日月在上,年份在下。这是德国的青岛邮局在结束战时状态后使用的第一枚邮戳,也是德占青岛后使用的第二枚邮戳。有意思的是这枚邮戳的地名青岛堡垒竟然没有写作TSINGTAUFORT,而是TSINTANFORT。TSINTAN,读音接近秦坦,和青岛二字发音相差较大。

黄岛银沙滩名的由来 最早的青岛邮戳地名(2)

据说是当初“由于对陌生的土地缺乏基本的了解,在最初的官方电报列表中把青岛错拼为TSINTAN”,可能由于电信和邮政的关联性,青岛最早的邮戳也使用了TSINTAN这个名字。不久青岛的邮戳地名又改为TSINTAU,还是比后来的TSINGTAU少了一个字母G。直到1900年6月,青岛的邮戳名称才被统一为TSINGTAU。应该说TSINTAN只是邮局邮戳上拼写的一个错误,而不是当时正式或流行对青岛的拼写,因为这枚明信片的背面上部,寄信人相当于落款书写有“Tsingtau 22.3.98”字样,至少说明民间对青岛的拼写还是TSINGTAU。

黄岛银沙滩名的由来 最早的青岛邮戳地名(3)

1897年11月17日德国占领青岛不久,德国海军开始在青岛设立邮局并使用了青岛第一枚邮戳,现在能看到的这个邮戳最早的使用日期是1898年1月26日。

黄岛银沙滩名的由来 最早的青岛邮戳地名(4)

1898年3月6日,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在北京签订。3月12日德国邮局将青岛最早的海军邮戳下部的德文“MARINE-FELDPOST” (海军陆战队战地邮局)字样抠掉,开始正式作为青岛结束战时状态的第一枚邮戳使用。从1898年3月12日启用到1898年5月17日停用,这枚邮戳总共使用了两个多月,明信片上的这枚邮戳日期为使用这枚新邮戳的第十一天。

  这枚明信片四角有图钉订过的痕迹,貌似当年万里之外的德国家人或朋友收到这枚明信片后,钉在房间某处,以便时常阅读明信片内容,聊解思念之情。可惜我读不懂明信片书写的内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当年殖民者充分认识到书信对远离家乡士兵的重要性,登陆青岛不久就建立了邮政系统。当时一封从青岛到德国本土的明信片邮资只有5芬妮,平信10芬妮,币值改革后青岛到德国本土的明信片邮资改为中国币值2分,平信邮资4分。据说有的驻扎青岛的士兵为解思乡之情,一天会给德国亲人写上好几封书信或明信片,一封家书的重要性的确不是那点邮资可衡量的。

本组图文作者:青岛文史研究者杨义宽老师(网名“青蜓”),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