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明通美妆城又回归繁荣(对话明通化妆品市场总经理)

“北有中关村,南有华强北。”中国两个最有代表性的电子市场商业街实现转型。随着电子行业的利润下滑,有着“中国电子第一街”称号的华强北也遭遇寒冬。作为华强北较大的电子通信产品大卖场之一,2017年3月,明通数码城开始向美妆产业进军,如今成了华强北转型的风向标,带动华强北一众数码商城纷纷转向美妆市场。

日前,明通化妆品市场的管理方,深圳明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旭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解析明通数码城当初为何要转型美妆行业,又是准备如何在美妆市场分一杯羹。

华强北明通美妆城又回归繁荣(对话明通化妆品市场总经理)(1)

跨界转型美妆新跑道

《21世纪》:明通数码城曾经在市场辉煌过,为何这个配件专业市场没法坚持下去?

林旭:任何行业都会遇到瓶颈,只是我们都没有想过这个行业,往下走越是寒冬越困难。专业的手机配件市场走不下去的原因是,此前手机电池、手机壳之类都可以换,而现在全部都是内置,这导致了这个行业从一百种品类变成一种。另一方面,现在一个蓝牙覆盖所有手机,大家也没有必要再去买不同的数据线。

《21世纪》:那行业遭遇危机前后,你们做过哪些转型探索?

林旭:华强北手机行业在2010年-2011年开始滑坡,包括电子市场开始下滑,当时我们也在思考深圳还缺什么市场,想要转去做深圳缺乏的专业市场。那时曾考虑过情趣市场,但是想到情趣市场可能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有所冲突,所以我们只能继续寻找新方向,比如智能穿戴。2016年开始引入微商,当时的微商做的品类比较多,有化妆品,有饰品,有家居用品等。

可很多行业都是昙花一现,做不长久。一到年底,有很多商家纷纷撤场。

《21世纪》:转型化妆品市场,跟明通此前的业态很不一样,为何有这么大的转变?

林旭:我们要看到华强北这个地方有它的历史和优势。华强北本身作为全国知名的电子一条街,也是世界来中国采购元器件一个窗口,所以我们华强北对于市场的灵敏性很高。我们经常会去走访周边,包括全国各地不同业态的市场。

发现化妆品行业,在整个市场遭遇寒冬的时候,却有10家做跨境电商的化妆品商铺都活得好好的。这证明他们有生存之道,也证明了他们有生机。所以我们从这一点出发开始做市场调研。今天我们在做的化妆品,虽然是与我们此前不相关的业态,但我们也充分了解过行业信息,包括他们企业发展的历程。

《21世纪》:相比于电子市场,你觉得化妆品的窗口期有多长?化妆品是否会像电子产品一样遭遇同样的困境?

林旭:我觉得化妆品周期可能比手机配件要长,它们的产品品类很多。当前消费者需求在不断提升,从10岁到80岁每个年段可以用各自年段不同的化妆品,化妆品每年都在演变。除非今后科技大进步,在脸上打一针,一年什么都不用做,该有的都有了,那可能就会冲击到化妆品。若非如此,我觉得这个行业生命期还挺长的。

差异化突围市场混战

《21世纪》:巨头云集化妆品行业,明通如何走出差异化道路突围市场?电子市场的经验有没有帮助明通立足化妆品市场?

林旭:市场的管理包括市场的特性是互通的,不管是电子也好,手机也好,化妆品也好,茶叶市场也好,只是说领域不同。管理模式以及推广经营,虽然不同,但其实又是相同。电子产品是做更新换代做时尚,化妆品也是做时尚。

《21世纪》:美妆行业的免税市场和有税市场都具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供销体系。明通市场里的免税化妆品其实赚的是一个价差,如今国家不断在减少关税,那么在价差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你们市场还有多少生命力可以存活?

林旭:做直邮的商铺有他们的优势,因为有消费者专门要找跨境,不喜欢买中文标签的,所以跨境这部分有它自己的客源。除了跨境以外,我们市场还有一种业态主要做一般贸易货,有很多香港进出口商来这里设点。此外,我们现在还为韩国日本厂家提供试点做展示和广告。比如贝宁格林,包括雪花秀等等。他们厂家不在中国,已经有自己的分销体系,只是展示而不进行销售。

《21世纪》:展示厅大概占了多大比重?

林旭:大概10%,化妆品市场品牌非常多,韩国最起码好几万家品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商家国内消费者并不知道。我们提供的展示厅就像一个活广告,而且性价比很高。他们可以直接对接国内的销售渠道。

《21世纪》:明通相当多的货源来自海外免税市场,你们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是否对国内其他免税店业务造成冲击?

林旭:应该不会造成冲击,每个渠道都有每个渠道的人群,比如说免税店,它有免税店的人群。我们这边的商铺也有很多自己的客群,各自定位不同。作为市场,我们不干涉商铺的经营和业态,只是收取租金。

而且,我们只能保证市场里的东西全都是正品。所有的化妆品假一罚十,严重的会被清理出市场,这是我给消费者的承诺。

以前广州也有化妆品市场,但是他们作假做贴牌,把口碑做差了。我们看到他们的弊端,就决定坚持在我们这里维护市场,造假的商家店铺会进到市场黑名单。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这个市场才有长足生命力。

《21世纪》:你们转型美妆市场成功后,各地来考察你们的模式也很多,比如山东、大连那边离日韩很近,也有成立类似免税批发市场的机会,另外华强北也有越来越多的美妆城,你担心竞争问题吗?如何从竞争中突围?

林旭:沿海地区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但我从来不去考虑竞争对手,因为这些都不是我可控的。我们专业市场从来不要去考虑别人的市场怎么样,我们只要学别人好的东西,你不要去怀疑别人,也不要去质疑别人,也不要去考虑别人能不能对你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影响。每个区域市场的情况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我们现在慢慢的也想引进国内的一线品牌,因为中国的化妆品行业周期太短,很多原料是我国供给国外去做的,自己没有自主品牌,没有大的民族品牌。下一步我们想引进一些国内做得好的品牌,让他们在这里设门店,引入化妆品产业链。

我们以后会慢慢多元化,我不去做,迟早别人也去做。我要先站好这个位置。

免税店们,你们的竞争对手正在深圳崛起

责编 李剑华 实习生 李各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