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是什么宇宙之外是什么(宇宙诞生之前及宇宙之外分别是什么)

多种证据和理论推测表明,宇宙很可能来自于138亿年前一次包含我们现在这个宇宙所有能量(包括转化成物质的能量)的奇点能量子。许多人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诸如宇宙为何要有这次神秘的大膨胀哪?这个奇点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又是从何而来哪?宇宙之外是什么?宇宙诞生前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属于无法证实的形而上的问题,宇宙稳恒膨胀理论只能通过逻辑推理回答(作者:王江火)。

宇宙到底是什么宇宙之外是什么(宇宙诞生之前及宇宙之外分别是什么)(1)

宇宙诞生之前是什么?

“之前”首先是一个关于时间的问题,而时间是事物发展过程的标识,但事物只有在作为事物之母的宇宙诞生后才产生,故时间是宇宙诞生之际同时产生的,因此宇宙诞生前是不存在时间的。既然如此,也就不应该存在“宇宙之前”的概念,这种提问本身就有问题。

宇宙稳恒膨胀理论对这个问题回答是:宇宙诞生之前不存在。

“奇点”从何而来?

宇宙稳恒膨胀理论与宇宙大爆炸理论都认可宇宙有一个原点即“奇点”,奇点是没有大小的原点,即不实际存在的点。宇宙稳恒膨胀理论认为符合奇点这一性状且又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能量子,它蕴含着我们这个宇宙的全部能量(包括转化为物质的能量),于是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这个作为“奇点”的囊括一切能量的能量子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大程度上要受世界观的影响,如你是个宗教信仰者或神秘主义者,那么你可以用“神”予以解释,正是这些“大神”们在另外一个完全与我们这个宇宙客观性状不同的另外一种世界织造了这个“奇点”,但这个回答更是完全不可实证的,是否认可取决于你的宗教信仰认可度。而对于讲求客观实际的我们,则认为宇宙是有初始和开端的,宇宙之初就是个能量巨大的能量子,不存在先定的产生动因。“奇点”只能来自于自身,宇宙的天然性状就是如此,是不需要作进一步解释的,即不存在从何而来的问题,我们只需要知道宇宙的初始状态即可。假如我们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追问下去,那只能回到宗教信仰,或进行毫无根据地理论虚构,且会带来无休止的动因追问,这将毫无意义。

宇宙稳恒膨胀理论对这个问题回答是:“奇点”来自于“奇点”自身。

宇宙何以由“奇点”诞生并膨胀?

提这个问题的人认为“奇点”能量子本来是平衡态的,只有打破这种不平衡才能膨胀,那么“奇点”在没有外因的情况下又是如何能够自身打破平衡的哪?显然,持有这种疑问的人还是受“宇宙之前”这个形而上学理念的影响,故必然要产生这种传统式的疑问,反之就不会。宇宙稳恒膨胀理论认为,“奇点”最初就是不平衡的,不存在平衡态的能量子,故其从开始就进行物质合成(集合形成极限粒子)并进而导致宇宙不断膨胀,并逐渐从不平衡向平衡的宇宙稳恒态过渡。至于问到“奇点”为何一开始就是不平衡的,我们只能说这就是宇宙的基本自然性状。

宇宙稳恒膨胀理论对这个问题回答是:“奇点”本身具备的不平衡性状导致了宇宙诞生和膨胀。

宇宙之外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本身就存在概念逻辑上的错误。宇宙是指所有存在的总和,宇宙就是“有”的总称,故宇宙之外就是与“有”相对立的“无”,宇宙之外也即是完全的“虚无”,宇宙之外不存在物质、能量、空间等任何客观存在,只能是完全彻底的“虚无”。对此,也有人用多元宇宙解释宇宙之外,认为可能存在一种与我们这个宇宙的物质时空完全不同性状的另外一种宇宙,比如它们具有不同的时间体系或不同空间体系,甚至它们宇宙的存在方式也完全不同。但是,主张多元宇宙的人自己都承认人类是永远无法观测到这些宇宙的,这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这对主张进行从实际出发研究宇宙的人来说显然没有任何意义,这个解释同样犯了概念逻辑上的错误,反而使问题解释更加混乱不清。

宇宙稳恒膨胀理论对这个问题回答是:宇宙之外是完全的“虚无”,宇宙没有之外。

宇宙膨胀理论是对传统宇宙学的巨大而全面的革新,产生上述疑问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说明这些人仍然还停留在传统宇宙观而不具备当代宇宙观的水平。人类诞生几百万年以来的传统宇宙观总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但是宇宙大膨胀理论完全打破了这种观念。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假说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由大约14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宇宙大爆炸理论彻底革新了陈旧的宇宙观,使人类的认知水平得以全面提高。为此,我们要向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国物理学家伽莫夫致敬!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现代宇宙学的主流观点,但其仍然存在很多被人质疑的问题,为此王江火先生提出了宇宙稳恒膨胀理论。该理论汲取了稳恒态宇宙学与宇宙大爆炸理论各自的有益成分,同时也克服了他们各自的缺点,是统一信息论时空观、稳恒态宇宙学、大爆炸理论等多种有益成分的有机结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