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县紫云山书院(云霞映斗星的襄县紫云书院)
紫云书院,位于平顶山东脉北麓的紫云山,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竟秀的千峰万峰中,在变幻的四时树色、四时虫鸟声中。书院依势而建,三面环山,一面开阔,对面丈许远是大片翠竹,中间一条狭道穿越而过。
门楼里面两棵李敏当年手植的古柏高耸入云,一棵挺拔直立,一棵弯曲向上,历经五百余年沧桑依然充满生机。门前平台上数棵核桃树几可盈抱,何以在这充满书卷气息的书院旁种植核桃树,倒是一个不解之谜。
书院大门边有一片竹林,这片竹子相传是李敏师生栽植,初有亭子大小,而今已是约有十亩的竹园。明代著名书画家沈周一路作画一路书,一山诗来一水歌,游历紫云山时有《紫云书院诗》十首。
其《竹林献秀》写道:“一个丘亭传数杆,何尝一日不平安。绿倚卫武诗中见,玉立山公启上看。风入棂窗添飒爽,影临钤阁依高寒。满门君子清如水,桃李虽荣比似难”。
在翠竹隐蔽之中,有四根青石柱子,为当年钟鼓二楼遗址。晨钟暮鼓,可以想见当年莘莘学子刻苦研读的浓厚氛围。紫云书院建在红石砌成的高台之上,东西长1 O 5米、南北宽6 5米,有门楼一座,正殿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东西配房各三间。
正殿面阔1 O.5米、进深5.6米、高3.9米,系二梁起架硬山式单檐建筑,小灰瓦覆顶,廊柱刻龙凤兽图,联日:“对晴雪紫云领略春秋风景,读诗书经典纵观中外古今"。
殿门置吉祥图并配对联:“紫气昭天地,云霞映斗星"。殿内梁柱镶嵌着孔子和李敏的巨幅画像。院内植松柏数棵,枝叶外呈伞状,形似丘亭。
李敏,字功勉,襄城县人,于明景泰五年(1 4 5 4年)中进士,授监察御使,历任浙江、湖广按察使,山西、四川左右布政使,兵部侍郎,左右副督御使。
成化二十二年(1 4 8 6年任总督漕运,次年升任户部尚书,在部四年,于弘治四年{1 4 9 1年)病逝。为明代中叶名臣,在改除漕运积弊,禁止民田放牧,赈灾救荒等方面多有建树,并开“一条鞭法"之先河。
明成化四年(1 4 6 8年),李敏丧母回乡守孝,因爱紫云山秀丽幽静,于山坳中建屋三楹,读书讲学。明成化十九年(1 4 8 3年)奉诏赐名“紫云书院"。
一时名誉中州,疋为中州学子争相求学的理学中心。太子朱佑樘(后为弘治帝)、书画家沈周、清代文学家李来章、耿介、武状元李春奇曾在此读书或讲学,成为当时中原四大书院之一。
监戴义所题诗碑,碑文“紫云书屋构山隈,汨汩寒泉绕涧回。花放四时联锦嶂,晴峰高捧太阳开。”描绘书院四周山环水绕,四季如春的秀美景色。
此碑完好,镶于左厢房前壁。书院旁有状元冢,乃李敏后裔李春奇的墓冢。李春奇,雍正十四年(1736年)殿试武进士出身,状元及第,后御封怀远将军,是中原历史上唯有记载的武状元,现存墓志铭碑。
紫云山槲树苍翠葱郁,涧泉水四时潺潺。秋冬之交,红叶烂漫。雪后放晴,红装素裹。春夏之交,万顷碧绿丛中,时见白雪皑皑,人称“紫云残雪",为襄城明代八景之一。
注:伏牛山地区的书院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玄宗时期,到北宋时期数量和规模达到顶峰。小编今日起将编发伏牛山书院系列文章,敬请关注、留言、转发!未经允许,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抄。欢迎今日头条朋友转发评论点赞。如有意愿刊登广告的,可私信与小编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