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旅行感受(走进江南水乡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旅行感受(走进江南水乡苏州园林)(1)

苏州 拙政园

说起艺术园林,这在我们普通人眼里,那是一个高大上的代名词。

对于个人来说,房前屋后有自己的一小方土地,种有花草树木之类,显得主人怡情于山水,怡情于自然。但如果上了一定规模的有讲究、有品味的艺术园林,那就是非贵即富才能拥有,不仅体现了主人寄情于山水,更体现了主人一定层面的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它更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侧面反映,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苏州园林旅行感受(走进江南水乡苏州园林)(2)

苏州 拙政园

苏州园林旅行感受(走进江南水乡苏州园林)(3)

苏州高铁站

这次,来到苏州,来到能够代表苏州园林精湛园艺的地方——拙政园,真切地感受了一次园林的艺术魅力所在。

苏州园林旅行感受(走进江南水乡苏州园林)(4)

拙政园 外景

始建于明朝的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它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留园,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看过拙政园的艺术园林,顿感叹: 能建如此规模的园林,园中主人非贵即富。一经了解,果然如此。

16世纪初,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名为“拙政园”。园名取自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苏州园林旅行感受(走进江南水乡苏州园林)(5)

寄情于山水

它首先是一个居家的地方。第一代园主人王献臣因官场失意,寄情于山水,建拙政园,是他闲适生活的一种写照。此后,历代园主都以此为居,乐在其中,直至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1月21日,在拙政园成立江苏省议会。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整修、逐步开放,1961年,国务院公布拙政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富庶江南的经济与文化艺术缩影。湖沟塘堰星罗棋布的水乡苏州,又因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造园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历代百业兴旺的苏州,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的苏州民风,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以上三因素的集中与融合,造就了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旅行感受(走进江南水乡苏州园林)(6)

苏州园林

它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气质的一种凝练,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苏州园林,集江南风水之风格与艺术大师之大成,展示着其独特的古典与艺术魅力。

叶圣陶老先生参观苏州园林后写道: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苏州园林,是我国富庶江南的缩影,是我国水山江南的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气质的一种凝练,是我国园林的艺术瑰宝与中华民族的国粹。正因它独特的气质,吸引了四方宾朋,八方来客,像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前总统卡特夫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等等,都曾游览过拙政园。

漓江的山水,给人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身临其境之美感。游苏州园林,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它们在匠师们的精心设计与高度艺术化融合中,给了我这样一种感觉,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如在国画中”。

苏州园林旅行感受(走进江南水乡苏州园林)(7)

苏州平江路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情画意的苏州,因有园林,更彰显城市的人文与内涵。“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美,美在山水,美在园林,美在诗意!

苏州园林旅行感受(走进江南水乡苏州园林)(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