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分考什么大学包分配(高考400分司考400分还有这样的法学生)
最近,一所民办大学的几名法学生上了《人民日报》。
西安培华学院法学系2016级法学2班的一个男生宿舍,5名同学全部一次性通过了法考,并且都是A证。
他们有多努力呢?备考期间,5人每天都要学习大概12个小时。他们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复习资料加起来有50多本,垒成了一座书桌上的小山。暑假里,5个人一起在校外租房,相互督促学习,只要谁稍微松懈,其他人就会帮助他重新找回状态。
西安培华学院是一所民办学校,法学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在相关统计中,西安培华学院的法学专业在全国民办学校中,与文华学院、武昌首义学院、三亚学院并列排名第一。
作为民办大学法学院翘楚,西安培华学院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努力迎合了市场的需求,除了专业课程以外,也有大量具有很强实用性的课程,培养方向也是市场需求最多的种类,可以说是充分为学生的就业利益最大化考虑。
民办大学法学到底处于法学教育的什么位置?从民办大学走出来的法学生,择业路径有哪些?就业前景好不好?我们采访了一位民办大学的法学生,从她的经历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我的母校和西安培华学院一样,是一所民办学校。在这里读完了法学本科之后,毕业季的我却像走进了迷雾一般。
因为学生生源能力和课程培养的限制,我们同学的就业观大多比较狭隘,学什么干什么,很少会去考虑跨行就业,除非本专业确实就业困难,才会去试图转行。
而不幸的是,法学专业就是一个就业相当困难的专业,年年在就业上属于红牌专业,本科就业非常难。
跟许多同学聊天,都说连五院四系都越来越难就业了,大家都在争前恐后考研,或者出国读书,留给我们这种杂牌军的空间更加狭小,就业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了,我们也确实不能和名牌法学院的法学生比基本功、比专业能力,其实很多同学的比较目标都是普通本科的法学生。
毕业时,学校考研的比例很高,但成功鲤鱼跃龙门的却很少。能够持续提升学历当然是首选,但在每年迅速扩张的考研大军中,民办学校的学生又能占到多少便宜呢?
说回就业的问题,民办学校法学生首选往往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法学专业最大优势之一就在于考公。
众所周知,法学专业是公务员考试录取岗位最多的专业之一,在考公上拥有得天独地的优势,很多公务员职位只要求法学全日制本科,但是不要求学校。和其他专业相比,法学专业对我们民办学校的出身实在很友善。
试想,民办学校法学生也拥有和一本乃至985、211学校法学生同等资格去报考各类公务员职位,从这个角度看,性价比还不错。
举个真实例子:去年一个地级市的市级单位,招土木类专业的进面第一名是一个985高校的毕业生,分数是64.84,招法律类专业的进面第一名却是一个民办学校的本科生,分数是64.75。
第二选择是律所,但主要集中在当地的中小律所。
律所的就业市场要比公务员残酷许多,拼学历、拼学校太正常了。恕我直言,民办学校的法学生就不要考虑什么红圈所、精品所了,门槛都迈不进。越是顶级律所,对学历和院校的硬性要求越高,清北人政、五院四系都不一定能进,民办学校基本不在它们的目标院校内。
最务实的选择是,民办学校法学生可以考虑地方上的中小律所开始起步。
因为哪怕是普通省会城市的本地律所,招聘要求上所谓的“全日制本科”在听到民办之后,都会悄悄把我们的简历放到最下面,我们也只能默默沮丧。
对于民办学校法学生来说,最后一条出路就是转行,或者做一些与专业有一定关联的行业。
我有认识的同学,在本地一些法考辅导机构工作,给的薪资待遇也并不低,教育行业本身就不错,岗位上升空间也还可以。去法考辅导机构最看重的是有没有过法考,在过没过法考这种硬性条件下,过了法考的民办学校法学生竞争力甚至要好于五院四系、没过法考的法学生。
还有许多法律服务类公司,属于互联网行业吧,也是对民办学校敞开大门的。虽然本科学历不够亮眼,但是在基础的法律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上,民办学校法学生也未必逊色于那些一本甚至985、211的毕业生。
我的两个室友也改行了,目前一个在做老师,另一个是HR,似乎也很得心应手。法学本科教育还是给了法学生很多思辨和写作能力的,哪怕是转行求职,也并非毫无帮助。
不可否认,民办学校法学生随时都在怀疑自己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或者说起码合格的法律人。但事实上,真的没有必要那么焦虑。
最重要的司法考试,一些优秀的民办学校的通过率完全不逊于好的一本学校法学院甚至部分985、211,正如《人民日报》所报道的西安培华学院的几名法学生,这是民办学校法学生不懈努力的结果。
2019年法考结束后,有部分民办学校或独立学院公布了法考通过率,相当多的民办学校的法考通过率远远超过了法考不到20%的通过率,而且通过率还在不断提高:
我的对铺室友,准备法考的时候得了两场病,除了打点滴期间,其他时候都做到了每天起码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各学科的法考音频听了起码有两三遍,知识点记了整整三个笔记本。最后,她高分过了法考,现在报考了家乡的某司法执行局,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法工作人员。
当时和她司考拼房的两个学生,都是省内的一本院校,客观题都过了,却败在了主观题上。“先天不足”我们承认,但起码在努力程度上,民办学校的法学生,完全不逊于许多一本学生。
民办学校法学生,需要的是足够的努力和自信,去认真对待法律这门需要深耕的学科,任何努力都会有所回报。
我总结了一些方法,民办学校的法学生可以参考一下,不一定对,只代表自己的一些体会,也欢迎二本、三本的法学生来一起交流,法律行业是一个看出身的行业不假,但总有打破壁垒的人,为什么就不能是自己呢?
首先,可以在无法改变的本科出身上,增加更优秀的履历。
越是院校出身不好,越要把所有能加分的途径都考虑上。法考是一个必备目标,告诉自己,五院四系的学子都是把法考作为门槛的,那我也应该这样。
竭尽全力去考研考博,去更好的学校改善学历。试想,一个发表过多篇文章的985法学博士,还会有谁去过分计较他的本科出身?对于本科不够好的同学来说,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学历,这没什么好害臊的
我室友的姐姐,本科也是一所民办学校的,她觉得不甘心,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研,进了一所211学校继续深造,毕业后,她求职于所在省会城市的一家“八强律所”(据律所说是这样),现在已经当地是十分有名的诉讼律师。和她共事的律师不乏五院四系出身的,但即使这样,也难以掩盖她个人的光芒。
我的另一位学长走了另外一条路。
前些年本科毕业之后,他怀着当律师的梦想去省会城市求职,虽然司考高分通过(高考400分、司考400分的神人),但仍然碰壁了许多次,决定回家乡小城的小律所开始起步。从日常的离婚和交通纠纷开始做起,干了五年之后,积攒了足够的经验,跳到了附近地级市的一个专门做民事纠纷的律所,自己组建了一个小团队。三年后,他带着自己的小团队跳槽进省会城市前三的律所,顺便报考了一个985大学的在职研究生。
这就是实务和学历一齐增长、一步一个脚印进步的例证。
其次,正确看待在本区域内的另一层人脉优势。
和五院四系、清北复交争抢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红圈所、精品所等稀缺资源不同,在二三线城市,大量的基层公检法单位、普通律所对人才的需求才是更加紧迫的,这也是最广大的法学生的最终去处。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蛋糕上的樱桃,而是那块巨大的蛋糕。
我室友所报考的家乡的司法执行局,和她一起考的好几个都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院校的法学生,还是之前认识的一个学长给了一些建议。在基层,民办学校并不差。
最后,最核心的出路起源于个人的内驱力。
在法律行业,我们接触过各种不合理的鄙视链、团体壁垒,但客观的说,任何规则都不绝对。法律行业的精英从来不拘泥于任何一种硬性条件,民办学校的法学生,不用在意许多评头论足的眼光,注意保持自己高效和复盘能力,用钻研精神对待实务中的每一个细节,你终将成为一个专家。
法律是一个真正的长线行业,就像许多卓越的律师往往经历了多段职业和实务经历,才真正掌握了精髓,任何成功的人都会经过许多年的打磨。
法律也是一个需求最广泛的行业,从一线都市到八线县城,都需要法律人才。精英法学生和普通法学生一起构建了法律行业,甚至普通法学生才是最广大的基石。
有心深耕者不必太在意起步,重要的是看自己能走多远。
法律求职原创,作者:天天
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