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大怒的成语意思(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发生在诸葛瑾前往荆州求亲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瑾、关羽和孙权。原文如下:

勃然大怒的成语意思(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1)

孙权览书毕,设筵相待满宠,送归馆舍安歇。权与众谋士商议。顾雍曰:“虽是说词,其中有理。今可一面送满宠回,约会曹操,首尾相击;一面使人过江探云长动静,方可行事。”诸葛瑾曰:“某闻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其女尚幼,未许字人。某愿往与主公世子求婚。若云长肯许,即与云长计议共破曹操;若云长不肯,然后助曹取荆州。”孙权用其谋,先送满宠回许都;却遣诸葛瑾为使,投荆州来。

勃然大怒的成语意思(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2)

入城见云长,礼毕。云长曰:“子瑜此来何意?”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瑾抱头鼠窜,回见吴侯;不敢隐匿,遂以实告。权大怒曰:“何太无礼耶!”便唤张昭等文武官员,商议取荆州之策。

勃然大怒的成语意思(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曹操大怒,欲出兵征讨。司马懿提出派人前往东吴、让孙权偷袭荆州的建议,得到曹操的采纳。随后,谋士满宠带着曹操的书信来到江东。面对曹操的拉拢,孙权召集谋士商议对策。诸葛瑾提出自己前往荆州,为孙权之子说媒,娶关羽的女儿为妻,一次试探关羽的反应。结果等诸葛恪提出结亲的请求后,关羽非常愤怒,大骂诸葛瑾并将其赶出荆州。至此,孙权下定决心与曹操联合谋取荆州。

勃然大怒的成语意思(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关羽听到诸葛恪结亲言语后的反应,叫做“勃然大怒”, 意为人非常生气的样子。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汉代班固《汉书•谷永传》中的“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勃然大怒的成语意思(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5)

关羽拒绝孙权结亲之事,并非小说家的虚构,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出自《三国志•关羽传》。该传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对于关羽为何会拒绝结亲,历来观点分歧较大。在此,笔者想结合史料作一个解读,不当之处还请诸位指正。

勃然大怒的成语意思(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6)

众所周知,孙刘两家之间矛盾的焦点便是荆州问题。围绕着荆州问题,双方曾多次发生冲突,这其中较为重大的事件是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的吕蒙强夺荆州三郡。这一事件的平息是因为曹操出兵汉中,刘备才不得不作出让步,将荆州三郡正式划给了东吴。作为荆州最高军政长官,关羽可谓颜面尽失,因此他对东吴的敌意越来越深。而此后东吴集团的发展国策也由谋取曹操控制的徐州地区转向关羽控制的荆州。这也就意味着孙刘两家极有可能会因为荆州问题而爆发冲突。

勃然大怒的成语意思(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7)

作为关羽而言,对于东吴图谋荆州的企图是非常了解的。故此,当荆襄之战爆发时,关羽留下重兵镇守荆州,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东吴在背后偷袭。而作为东吴而言,早在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就秘密向曹操求和,其目的也非常明显,消除来自曹操一方的强大压力,集中力量解决荆州问题。从这个事态来看,关羽与孙权之间势必会爆发一战来解决荆州问题。

勃然大怒的成语意思(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8)

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孙权主动向关羽提亲,目的并非是想放弃对荆州的图谋,而是想以此麻痹关羽,为自己下一步夺取荆州创造有利条件。而关羽对此也非常清楚,予以严词拒绝。对于关羽和蜀汉集团而言,孙刘两家的关系不可谓不亲密,孙权的妹妹早在数年前就嫁给刘备为妻,但孙权照样派吕蒙夺取了荆州三郡。很显然,这种姻亲关系并不妨碍孙权的战略企图。这一点,关羽看得非常清楚。尽管后来孙权偷袭了荆州,但起因与关羽是否将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毫无关系。说穿了就一句话,利益才是永恒的,联姻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罢了。在这个问题上,关羽的做法并没有错。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