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促脱贫(精准施策真扶贫)

□ 本讯记者 孙 俨 左耀宏

□ 谢庶麟 易 成

湖北云梦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户施策,贫困人口脱贫出列正按计划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促脱贫(精准施策真扶贫)(1)

云梦县城关镇邱聂村居家养老中心 邹建新 摄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促脱贫(精准施策真扶贫)(2)

农业合作社的大棚有机西红柿 左耀宏 摄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促脱贫(精准施策真扶贫)(3)

云梦县义堂镇红光村产业扶贫基地 左耀宏 摄

“爱明,我要在云梦买房子差钱,你能不能借点钱给我?”“可以,我现在有5000元存款,都借给你。”邱爱明爽快地答应着。

路上开玩笑找邱爱明借钱的是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县委书记郭国文,城关镇邱聂村是郭国文对口扶贫的驻点村。每次到贫困户家走访或者路上遇到帮扶对象,郭国文都会跟他们打招呼,拉拉家常,顺便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在云梦县,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切切实实真抓实干,从给贫困户直接“输血”到帮助他们构建“造血”功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全县贫困人口脱贫出列正按计划推进。

因地制宜夯基础

求真务实真扶贫

精准扶贫是近年来全国两会重要议题之一,也是党中央领导人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

云梦县义堂镇红光村是湖北省住建厅的对口帮扶点,住建厅办公室顿德爱到红光村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省住建厅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第一要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心制订帮扶计划,多方筹措扶贫资金,积极争取、统筹整合15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大力加强红光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群众、广泛走访,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驻村工作队急村民之所急,将户户通自来水作为头号工程,协调县水利局、住建局、镇政府、镇自来水公司等单位,解决红光村自来水管道破损维修、延伸、水表更换等问题,确保村民饮水安全,保障身体健康。

要想富先修路。驻村工作队统筹省住建厅、交通厅和中交二航局及其他方面资金400多万元,对进村主干道红桥路3公里主干道开展路面加宽刷黑、护栏安装、边坡治理以及绿化工作,大大改善了红光村及附近5个村的出行条件;实施亮化工程,投资25万余元,为全村安装路灯143盏,实现村湾居民点路灯全覆盖,点亮了村民的夜生活,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补集体之短,着力解决产业发展问题。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县政府和中南市政院支持资金120万元,统筹整合其他方面资金20万元,建成96个大棚,形成100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和年龄较大村民就近就业;争取30万元党费支持,与吉口村合作建成40千瓦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左右。

争取万亩油菜基地项目,开挖3条排洪沟渠,修建10条机耕路;即将修建完善8个农田机井,解决灌溉用水问题。两项工程完成后,红光村可以实现旱涝保收。

实施厕所革命工程,截至目前,已经建成4个公共厕所、9个联户厕,近150户农户完成厕所改造,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投入49万元,对1处排放不达标的养猪场、2处养鸡场进行拆除,对污染的池塘进行治理,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建成一个森林公园,建设若干排水管网;积极推进村庄绿化,植树近3000棵。

建设红光村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宣传墙,为贫困户免费安装网络电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对废弃的原红光小学教学楼进行维修改造,建成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内设农家书屋、农民夜校、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留守儿童活动室等,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输血”“造血”齐上阵

因户施策扶真贫

“扶真贫”是实打实的行动。扶贫要扶对人,让那些真正贫困的群众受益受惠。邱爱明夫妻都是残疾人,没有多少文化,因残致贫,平时在外面打点零工糊口,但因为人太老实、性格懦弱,大部分时间拿不到应有的劳动所得,一家人温饱都难以维持。县、乡驻村干部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考虑到邱爱明身体残疾,无法从事强体力类工种,村里为其量身提供公益性岗位(巡河员 环卫岗),每月能拿到2150元固定工资收入;通过协调教育部门,免除其孩子上幼儿园的学费,为邱爱明一家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活困难。

生活条件好了,人也变得阳光起来。邱爱明也知道感恩政府,干起活来不怕苦不怕累,整天不停手地在村道、广场上保洁,见人呵呵笑,每次遇到驻点的郭国文书记,老远就伸出手来握手。

云梦县属于“插花”贫困地区,贫困户大都是因病、因残、孤寡以及智商问题,缺乏一技之长而导致生活困难,仅邱聂村五保户就有24户,共27人。为了彻底解决这些老人的后顾之忧,城关镇统筹安排,在村里集中建设幸福院,将这些五保户迁入幸福院进行统一照顾。

为了解决村集体经费来源,扶贫工作队多方协调,在幸福院房顶建成了光伏村级电站并实现并网发电。截至2019年4月16日,电站运行近两年,总发电量77,688千瓦时,既解决了幸福院自身的照明用电,还为邱聂村集体创收提供了稳定来源。

产业帮扶得人心

自主“造血”真脱贫

“真脱贫”是努力的结果。有了“真扶贫”“扶真贫”的前期耕耘,才能收获“真脱贫”的美好与甘甜。是否脱贫致富,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到底有没有改善,是否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老百姓满意了、“说好”了,这就是“真脱贫”。

在云梦县倒店乡,记者在乡党委书记左雅琴陪同下参观了该乡的扶贫产业——十月农场。据介绍,十月农场是扶贫工作队引进的有机蔬菜种植销售市场主体,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农民耕地500亩,主要从事有机蔬菜种植、网络销售、会员销售等,农产品设置了二维码追溯、全生长流程监控,确保了农产品的生态有机身份。截至目前,十月农场日常经营惠及农工80户,固定为贫困农工提供8个~10个岗位,每年支付的人工工资达180万元左右。

在云梦县曾店镇人和村,扶贫模式主要是产业扶贫,聘请水产专家,培训指导村民进行“稻虾共作”,自我脱贫。曾店镇党委书记陈刚带领记者一行采访了该镇引进的市场主体老板鲁小星。鲁小星从事的是“稻蛙间作”。据介绍,在稻田里养殖青蛙,青蛙的产量相比单纯养殖青蛙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而且水稻不用使用农药,害虫被青蛙吃掉了,青蛙排出的粪便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每亩生产成品蛙3500斤,市场价格在18元~28元;水稻亩产400斤左右,这种有机绿色大米销售价格每斤40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记者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稻蛙间作”车间。只见蓝天白云下,一大片“天罗地网”罩着50多亩农田,田垄上几名农工手持一端绑有小网兜的竹竿,清理着水洼里的青苔,据说是以免蝌蚪误入其中被裹缠而死。这些农工就是市场主体雇请的贫困村民,每月领取固定报酬,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在孝感市委宣传部驻点的扶贫农场——云梦县富饶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记者见到了“高大上”的果蔬品种,这里的农产品走高端路线,附加值非常高。比如,鲁甜一号网纹瓜、黄小帅西瓜、红小帅西瓜,每亩经济效益达3万元。农艺师自豪地说:“我们不追求产量,每株瓜藤上限制只长两个西瓜,多的除掉,以确保产品口味。我们合作社的冰菜在北京卖100元一斤,自带咸味,不加调料,价值高有价值高的原因呢!”记者半信半疑地折了一段冰菜放到嘴里,吃起来咯吱咯吱响,略带咸味,口感确实不错,适合做凉拌菜。

据介绍,该合作社投资150万元,聘请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蔬菜创新团队专家佟二键进行技术指导。目前已建成蔬菜大棚40座,拟流转土地500亩,除了支付土地流转费外,还雇请村民到合作社务工,惠及贫困户18户,共26人。合作社按每小时10元的薪酬雇请困难村民干活,工资月结,基本解决了贫困村民的生活困难。

在沙河乡重点贫困村石羊村,记者了解到,该村登记在册贫困户54户,共119人,在县、镇、村三级扶贫干部的努力下,2018年10月通过了孝感市、省扶贫工作组检查验收,5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

据沙河乡党委负责人介绍,石羊村54户贫困户,每一户致贫原因都不一样。该乡充分发挥“五位一体”扶贫模式,针对各种各样的致贫因素,实施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扶贫、产业扶贫、计生奖励等,让每一户贫困户有期盼、有奔头。

扶贫工作队组织“能人”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先后成立了石羊湖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云梦县云潜三丰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优质稻,统一提供种子和技术扶持,政府每亩给予种植户50元的种子补贴,通过种植优质稻,每亩增收300元左右,打破了之前种田不赚钱的悖论。

“稻虾共作”对田间管理要求比较高,鉴于此,合作社统一养殖、统一管理,聘请困难村民帮合作社干活,每天给予100元薪酬,保障村民在农闲时也有收入。

村民喻奉武患有丙肝,因病致贫,仅2018年就花费医药费55,161元。云梦县人民医院利用自身优势,对落实“四位一体”政策给予报销后的剩余部分,由医院扶贫基金兜底。这笔基金由医院全体职工捐款设立,专门用于贫困家庭无法报销的医疗费用兜底。喻奉武实际上一分钱都不用花,充分享受了医疗保障。

在沙河乡有一种植物,可以用来制作扫帚,当地房前屋后、闲置旱地都能生长。村民几乎人人都会制作扫帚,自用或者卖给城里的杂货店。合作社每年组织年老体弱村民种植,收割后制成扫帚,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帮忙销售出去,为这些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考虑到喻奉武的身体状况,合作社引导其种植“铁扫帚”。2018年,喻奉武共制作扫帚4000余把,合作社全部收购,喻奉武获得销售收入4000余元,基本解决了生活困难。喻奉武每次遇到扶贫工作队队员,都会充满感激地说:“你们是我的再生父母,没有你们的帮助,估计我的坟上草都长很高了。”

村民孟想东,儿子去世,儿媳妇改嫁,孙女跟着他们老两口生活,而他们又没有收入来源。扶贫工作队帮助他们申请了低保,又介绍他们到保洁公司做清洁,每月有2400元的固定收入。孙女读书,政府每年给予1250元的教育补贴,县人民医院院长褚瑰翔每年个人捐赠1000元用于其孙女的教育,使孟想东一家彻底走出阴影。

在清明河乡,国家的扶贫政策在这里落地生根。

落实教育扶贫。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县直工作队员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进行调查摸底,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并督促教育部门及时足额发放各类生活补贴、助学补贴和助学贷款。目前,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享受各类教育补贴的达85人。全乡通过摸底调查,新增3名学生享受“雨露计划”,8名学生获得“助学宝”补助。

落实医疗扶贫。实行政府买单,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交纳农合基金和大病保险基金,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大病救助、大病补充保险全覆盖,并享受“四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抓好慢性病认定“三个一批”等工作,全乡通过筛查疑似慢性病195人,已办卡102人,对符合慢性病患者实行全员办证。

落实危房改造。对危房户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优先安排危房改造指标,争取危房改造资金,对特别困难的家庭,改造资金不足部分由乡统筹资金进行兜底。2018年完成危房改造13户,改造资金23.8万元;2019年3户正加紧改造,绝不让一户贫困户居住在危房中。

落实安全饮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安装自来水,目前享受自来水免费政策的贫困户达198户。

落实兜底扶贫。对家庭无劳力、无收入的贫困家庭实行五保、低保兜底,对重度残疾人实行残疾补贴发放全覆盖。

落实残疾人办证。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26人全部办证。

落实社会扶贫网对接工作。目前,全乡完成物品工作对接170条、资金对接70条,为贫困户解决一些物品及资金需求;爱心人士注册5000多人,为贫困户排忧解难。

免费为贫困户安装宽带219户,让贫困户了解各种扶贫政策,丰富文化生活。

产业扶贫方面,充分发挥桂花蔬菜、盛景银杏带动作用,全乡苗木果蔬、优质油菜、黄瓤西瓜等产业基地初见规模,成立了14个专业合作社,培育了26个家庭农场,两个扶贫农场流转土地1800多亩,带动70多户贫困户就近务工;同时,以光伏产业为突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0万元,建成大份村光伏发电站增容,已并网发电,稳定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

充分发挥建筑老板多、信息渠道广的优势,以劳务输出为引擎,实现贫困人口打工致富,带动200多贫困人口到东北、内蒙古、广东等地务工,每人每年至少实现打工收入2万元以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扶贫攻坚、脱贫摘帽已经进入冲刺阶段,越往后将会越困难。

为了抓落实,云梦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成立高规格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党政主职亲自挂帅,将脱贫攻坚拿在手上、盯紧抓实;从县直单位抽调得力干部,组建了45人规模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另设5名专项督查人员,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建立了高效运转的组织架构。

云梦县紧紧围绕产业扶贫“管长远”、医疗扶贫“强体魄”、教育扶贫“斩传递”、社会救助“兜穷底”、危房改造“住好家”等政策重点,强化扶贫政策落实,压实各方责任;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的限期脱贫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的工作落实机制,县“四大家”领导分片包保乡镇、村的督战督查、驻点同责工作机制,率先垂范落实周四扶贫工作日制度。

乡镇(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抓党建、促脱贫上,保证每月有20天时间跟农民在一起开展工作,遍访辖区贫困户。乡镇班子成员对所联系村脱贫攻坚工作负兜底责任。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与所有成员单位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年底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考核;重点围绕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每月对职能部门加强监管督办。

与此同时,云梦县以10·17扶贫日为契机,把10月份定为扶贫宣传月,在县电视台推出“精准扶贫在行动”“扶贫故事”等专栏,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模范家庭”“我脱贫我光荣”创评活动,号召贫困户自力更生、自强不息。

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增强群众脱贫信心和能力,分析致贫原因,转变思维方式,引导群众“愿脱贫”“会脱贫”,引导他们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正确观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