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汉源大事记(汉源四十年雅安市汉源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
汉源九双环线(摄影 冉闯)
四川新闻网雅安12月30日讯(袁洋)40年如歌岁月,勤劳进取的雅安市汉源县人民用智慧和汗水不断奏响改革发展的强音,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足印。
1979年2月,中共汉源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1981年3月,全县实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推动全县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7年1月,汉源县乡镇企业第一厂——汉源铁合金厂投产运行,全县冶炼工业实现零的突破。
1994年5月,汉源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汉源县糖酒有限总公司”成立。
2004年3月,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建设开工。
2005年8月,新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启动。
2006年6月,乌斯河铅锌矿产权以8.62亿元成功拍卖,创全省乃至全国铅锌矿矿业权拍卖最高纪录。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汉源成为重灾县。
2009年8月,新县城黎兴物资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住宅区启动搬迁,为新县城第一家职工搬迁入住单位。
2009年12月,瀑布沟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2010年12月,湖北省援建项目整体移交仪式在新县城体育馆举行。
2012年3月,2012四川花卉生态旅游节暨首届阳光汉源梨花生态旅游节在九襄镇开幕。
2012年12月,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工业园区。
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7.0级地震,汉源受灾。
2017年6月,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县城。
2018年2月,中央文明办正式确定汉源为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
……
改革开放40年,汉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85亿元,是1978年的37倍,年均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118元,是1985年的48.8倍,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2元,是1986年的38.4倍,年均增长12.5%。
落后的老县城,基础设施落后,晴天一城灰,雨天一城泥。
建好的新县城依山傍湖,随势而行,县城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上档升级;行道树木绿树成荫,建筑边坡绿化美化,县城一年四季鲜花怒放;学校单位、公共场合,文化氛围深厚;卫生创建,干净整洁;文明创建,新风蔚然……
汉源县大田乡新中村(摄影 姜锦)
农业农村焕发活力
近年来,汉源县依托突出的自然资源条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抢抓发展机遇,努力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激发小农生产新活力,走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农业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通过实施农村公路、农田水利、产业发展大会战,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建成66万亩“532”特色产业基地,建成“4 N”百里果蔬长廊等产业环线300多公里,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四好村”161个、幸福美丽新村175个,成功纳入全省首批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农民从向土地“要产量”转变为向土地“要品质”“要效益”,把穷山恶水变成了金山银山,汉源实现了传统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
201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5.98亿元,是1978年的8.7倍,年均增长5.7%。
汉源县富庄镇苹果丰收(摄影 冉闯)
乡村旅游康养事业发展迅速
汉源县轿顶山、汉源湖、大峡谷“一山一湖一谷”等旅游景区日益成熟,九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森林小镇、花海果乡,双溪申沟桃园,同心村樱桃溪谷等乡村旅游景点打造和康养迅速发展,仅2017年,来汉康养游客441.4万人,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是2001年的44倍,全县近13万农民融入乡村旅游产业链。
社会事业上新台阶
汉源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上了新的台阶。2018年,汉源教育质量迈入全市第一梯队;县中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医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顺利接受验收,县医院开通网络门诊常态化开展远程会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汉源一中、二中分别创建为“全国绿化示范单位”“全国节约型示范学校”,体育公园被评为AA级旅游景区。
湖北省援建的汉源县第二中学(摄影 陈勇)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汉源社会经济建设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三农”工作先进县、农民增收先进县、现代农业示范县、现代农业重点县、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旅游强县、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入选全省十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带动脱贫攻坚工作培训会、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会、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会相继选点汉源召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