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媛的5次婚姻(因被俘与丈夫分离)

1

1935年的遵义,革命的烽火红透了半边天。两颗年轻的心,在这里心心相印。

时年22岁的王泉媛,过早承受了人生的凄苦,

她本姓欧阳,却从了夫家的姓,11岁就做了童养媳,17岁圆房,原以为一生就这么交代了。

那一年,敖城暴动让她找到了革命的信仰,义无反顾加入了共青团。

她是一个聪明果敢、有勇有谋的女子,在革命队伍里,她得到了最好的成长。

女生和女生有共情的本能,妇女工作她完成得尤为出色,几年后,光荣入党。

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征途比二万五千里长征更加艰险,也是王泉媛人生的第一次考验。

雪山草地,高山大河,能经历的总要走过一遭。

遵义会议给革命的道路点燃了明灯,也让她认识了那个命中注定的人。

她的心,不安分地萌动了。

漫漫长征路,她青春洋溢的脸庞,多了许多成熟感。对于男女之情,她毫无预料。

白天,她和战友们一起做宣传,发动群众。

夜晚,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眼前心里,都是那个高大挺拔的身影。

王首道这个名字,从那时起刻骨铭心。

和她一起负责妇女工作的蔡畅和金维映两位大姐,看出了她的心事,热忱为她牵线搭桥。

在两位知心的大姐面前,她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长征出发前,她的丈夫王照斗暴病死去,虽然她并不接受这段婚姻,到底一夜夫妻百日恩,也让她痛苦,因为她从此无家可归。

在遵义的每一天,王泉媛都试图用工作掩盖内心的想法,只是到了夜晚,总免不了孤枕难眠。

王泉媛的5次婚姻(因被俘与丈夫分离)(1)

图 | 晚年的王泉媛

2

离开遵义的前一天晚上,一道“紧急通知”传达到了她的宿舍。

蔡大姐和金大姐要主持一个重要会议,让她必须来参加。

王泉媛懵懵懂懂,跟着两位领导来到了王首道的住处。打开门时,四目相对,两个人都愣住了。

王首道看见年轻美丽的王泉媛,也不免脸红心跳。

两位大姐见他们这样,都忍不住笑了。

“你们两个,看来都有了那份意思,今天晚上你们就好好聊聊。”

两个人都低下了头,那样保守的年代,爱情还是一个说不出口的词,即使革命队伍是被新时代新思想洗礼过的,对自由恋爱、自主婚姻持鼓励态度。

革命事业面前,个人问题永远要让位。组织上不准在长征期间恋爱,更不批准结婚。

蔡畅和金维映要留给他们独处的空间,就走了出去,关上房门。

王泉媛的5次婚姻(因被俘与丈夫分离)(2)

图 | 王首道

荧荧的灯光里,两颗炽烈的心抑止不住激动。

部队明天就要开拔,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花前月下的浪漫,但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唯有趁眼前的良宵,倾诉心事。

他们面对面坐着,保持着一种理智的距离。

王首道先站起了身,拉开抽屉,拿出了一枝乌黑锃亮的小手枪:

“听说你枪法非常好,缺一枝好枪,这枝枪就送给你了。”

王泉媛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她觉得这是他送给她的新婚礼物,她却没有任何礼物可以送给他。

“首长。”她怯生生地叫着,红扑扑的脸儿格外美丽动人。

“不要叫我首长,咱们是同志,不用搞上下级那一套。”

“那,我应该叫你什么?”

“随你叫什么都行,今晚上,咱们就成为一家人了。”

“我们老家有个习惯,结婚时,新娘要送给新郎一双亲手做的千层底布鞋。穿上这样一双鞋,无论天涯海角,都能回到亲人身边来。”

“那好啊,你就把这双鞋给我吧。”王首道依然笑容满满。

王泉媛急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工作忙得脚不点地,又没什么准备,她哪里有时间和材料做这双鞋?

王首道赶忙掏出手帕,为她拭泪,

“就是不穿你做的千层底,这辈子,我也不会离开你,咱们是两口子。”

王泉媛感动地投进他的怀抱,此时的幸福只属于两个人。

东方发白的时候,军号吹响,两个人的美好便戛然而止。

王泉媛的眼泪,挽留不住他匆匆的脚步。

王泉媛的5次婚姻(因被俘与丈夫分离)(3)

图 | 年青时的王首道

3

半年后,王泉媛跟随卫生部到达两河口的驻地,就接到通讯员送来的信,王首道正在这里。

她兴奋地奔到了他住的木楼前,投进了他的怀抱。

这是他们婚后第一次相聚,虽然短暂,却是他们此生最幸福的时光。

古人尚且感叹良宵苦短,天亮后,他还是要把她送回卫生部驻地。

一路上虽然时有碰面,却再也不能依偎他的胸膛。

那一夜,就成了一世的诀别,她承诺给他做的那双千层底,也从此遥遥无期。

第二年,王泉媛调往红二方面军,担任了西路军妇女先锋团的团长。

刚在陕北立住脚跟的红军,决定挥师西进,打通河西走廊,把革命的红旗插到甘肃腹地祁连山脉。

西北三省是以凶残好色闻名的军阀马步芳的地盘,马家回民军素以强悍闻名,西路军要想进军,谈何容易?

从1936年10月,到1937年3月,西路军浴血奋战,终因马家军兵强马壮,我军在指挥路线上又出现了错误,苦战数月,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两万余人只剩下5000多,且一半以上是伤员。

马家军装备精良的骑兵师还在猛扑,红军已不能再战。领导要求王泉媛率领的妇女独立团掩护部队突围,保障剩余的战士突围。

组织的命令就是使命,王泉媛义无反顾,她与政委吴富莲,组织独立团的姐妹们,以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的进攻。独立团女战士虽多数未受过作战训练,尽管有些犹豫,却从未退缩。

1937年4月,妇女先锋团在临泽县被马鸿逵部包围,敌军发现对方都是女人,喜出望外,像饿狼一样蜂拥而上……

妇女先锋团全线瓦解,千余名女战士在战斗中献出了生命。在与敌军周旋了一个多月后,王泉媛与吴富莲、李开芬等五名女战士也落入敌军之手。

自古女战士被俘,便如待宰羔羊,成为敌人的战利品。王泉媛、吴富莲都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即使被俘,想的也只是如何活下来,即使被杀害,也落得个青史留名。

王泉媛的5次婚姻(因被俘与丈夫分离)(4)

图 | 八路军女战士

4

1984年,倪萍主演的电影《祁连山的回声》,就是以妇女先锋团的真实事迹为题材,倪萍饰演的吴姐,是王泉媛与吴富莲的结合体。

妇女先锋团被俘后,王泉媛与吴富莲就分开了。

王泉媛无法知道,与她生死与共的政委,被押到了关押政治犯的秦城监狱,在狱中绝食自尽。

马步芳亲自来巡视这些女俘,想要从她们嘴里得到他想要的信息。

王泉媛宁死不屈,其余的战士也死不松口。马步芳认为杀了她们也无益,就把她们作为奖品赏给了有功将士。

马步青是马步芳的堂弟,骑兵师的师长。王泉媛优先被分到了他手里。

伤痕累累蓬头垢面,掩不住王泉媛天然的美貌。马步青一时兽欲难填,提出要她做姨太太。

马步青的正室太太自然是不能同意的,除了女人的心思,还有阶级之间的隔绝。

为了打消马步青的色欲,马太太把王泉媛收在膝下做了干女儿。

只要活下去,就能够逃脱魔掌,王泉媛不再挣扎,而是假意顺承。

王泉媛的5次婚姻(因被俘与丈夫分离)(5)

图 | 马步芳(左)马步青(右)

马步青的兽欲无法达成,自然心生怨恨,把王泉媛赏给了手下的工兵营营长马进昌。马进昌把王泉媛带回家,就威逼利诱,要她做妾。

王泉媛不怕死,更不愿向仇敌低头就范。

如果她选择就此死去,就再也见不到王首道,也不能还他那双千层底了。

“营长若是想和我成亲,就要答应我一件事。”

马进昌一心想得到她,忙问她到底要什么。

“既是做姨太太,身边总该有个使唤丫头,和我一起来的有个叫王秀英的,我只要她。”

马进昌欣喜若狂,强忍了一夜,第二天从军营回来,就把王秀英给她带了回来。

当晚,马进昌灌了两杯黄汤,恶狼一样扑向了王泉媛。

王泉媛奋力反抗,一脚把他从床上踢了下去。马家住的是西北土楼,她打开窗户就往下跳。

大院里都是回子兵卒,她想要逃跑是不可能的,没跑多远就被抓了回去。马进昌恼羞成怒,打得她死去活来。

一个姓穆的副官看不下去了,劝说马进昌:她好歹是马师长的干女儿。

就凭这一层身份,马进昌没有再难为过她。

在马家过了一年多暗无天日的生活,直到1939年3月,马进昌带兵外出修路,他的太太或许出于善良,放走了王泉媛和王秀英。

为了安全,她们女扮男装。历尽艰险,终于找到了兰州的八路军办事处。

组织上对于重要的同志被俘,会组织营救。但是对于她这样的弱女子,脱离队伍只要达到三年,就不再属于党。

她日夜思念着的王首道,从此不再属于她,被命运推向另外一个未知的女人的怀抱。

拿着办事处人员给她发的五块大洋的路费,她感觉整个世界都把她抛弃了。

王泉媛对党一片赤诚,九死一生,却换来这样的结局。

王秀英留在兰州嫁了人,重新归于平凡。王泉媛的路,又在何方?

王泉媛的5次婚姻(因被俘与丈夫分离)(6)

图 | 八路军女战士

5

沿着长征走来的路,王泉媛一路乞讨,又是三年时间,才回到老家敖城。

当她出现在亲人面前时,形容消瘦,衣衫褴褛,就连母亲都不认识她了。

1948年,经人介绍,她嫁到了泰和县。第三任丈夫刘高华,是革命烈士的后代,两人在一起过着平静的生活。

土地改革成功了,新中国成立了,王泉媛重新开始工作。人到中年,依然干劲十足。

1962年春节后,朱德、康克清夫妇重返井冈山,康克清始终记挂着那个与她一起过草地的江西小妹。

阔别27年,她们相拥痛哭,王泉媛的苦日子也到头了。由于老领导的关照,她到市里做了敬老院院长。

尊老爱幼是一体化的,即使自己也是孤寡老人,王泉媛全心全意照顾敬老院的每一位老人,还收养下了六个孤儿,把他们抚养成人。

1981年,她还参加了全国第五届妇女代表大会。

1982年夏天,王泉媛来到北京找康克清,希望恢复党籍。康克清一面为她跑前跑后,一面通知王首道来与她相见。

王首道当时已经是全国政协副主席,身份的差距并没有让他们的距离疏远。

她向他求证,当年有人说她在延安留下一封信,信中说:她要离开党组织,和他断绝一切关系,永远不回延安。

王首道大吃一惊,他真的不知道,他在延安等了她三年,没有等到她,于是组织又为他介绍了一位妻子。他以为,是她不要他了。

王泉媛的5次婚姻(因被俘与丈夫分离)(7)

图 | 王泉媛再见王首道时拍下的合影

错的不是他,也不是她,是那个荒唐的年代,是不可逆转的命运。

1994年,王泉媛回到了她曾战斗过的河西走廊,又专程去了北京。

年迈的王首道,已经病卧在床,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希望能再与她见上一面。

这临终一面的相见,只有他们两个人。王首道的妻子和女儿,都非常理解,没有打扰他们。

这一次,她做好了千层底的黑布鞋,带在身边,就是为了能够还给他一场夫妻的情分。

王首道接过这双迟到了60年的鞋,这一生便再无遗憾。

两年后,王首道病逝,王泉媛在老家得到噩耗,大病一场。

余生,她还要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即使没有力气再工作,也要用自己的人生,教育后辈,泽及整个社会。

2009年4月5日,96岁的王泉媛在泰和县人民医院病逝,葬礼极其风光,王首道的女儿也专程赶来送别。

细数王泉媛一生的坎坷,她走过万里长征路,征战到西北祁连山,九死一生,即使失去党籍,也没有忘记了初心。革命的意志,早已深入骨髓。

哪怕活的是许多人几辈子的艰难,却也有属于她自己的精彩。

王泉媛的5次婚姻(因被俘与丈夫分离)(8)

图 | 王泉媛与家人合影

王泉媛的5次婚姻(因被俘与丈夫分离)(9)

图 | 王首道

文 | 慕容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