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端午节在五月初五呢(五月初五原来是毒月)
中国的很多节日,大多都来自于“周天下”文化的周礼所提倡鼓励的风俗传统孔子虽然是宋人后裔,但是在精神上却是一个投诚者,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文化在孔子的表达下,原则是“思无邪”,标准则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为什么端午节在五月初五呢?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端午节在五月初五呢
中国的很多节日,大多都来自于“周天下”文化的周礼所提倡鼓励的风俗传统。孔子虽然是宋人后裔,但是在精神上却是一个投诚者,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文化在孔子的表达下,原则是“思无邪”,标准则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作为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性法则,这些优良的品德如何传承下去成为了民众面前重要的话题。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商鞅为了取信于人,以百金徙木立信,真乃营销高手。有些时候,形式还是很重要的,节日就是承载内容的表现形式。
端午节即是国人的一大节日,时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他在书中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
可是我们一提到端午节,想到的就是纪念屈原。这是这个节日各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中不可缺少的故事。故事本身也是形式,它主要想通过故事这个载体向人们传递价值文化取向方面的精神内核。西晋距离屈原所处的战国中期,已经过了500多年,端午纪念屈原的风俗怎么会时隔这么久才始见书载呢?所以,近代有学者考据成癖,有《端午考》,说屈原在历史是否存在存疑。
韩国人做事没有瞻前顾后,在2005年就利索地就把江陵端午祭给申遗了,而且还成功了。消息传来,举国大哗,后来湖北省代表中国也去申遗了,结果也成功了。其实,韩国人也不是欺世盗名,他们在申遗的时候就说“端午节源自中国”的话,到了韩国发展流传开来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其实也可算作中华文化圈的文化输出吧,我们动辄质疑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圈里的韩国还在认真对待。这也算是给中国人以警醒,后来各地文物、风俗等保护传承工作就开展起来了。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得韩国的很多地名都与湖北的地名一样呢?像襄阳、江陵、汉江、丹阳等等。这里面的原因也很有意思,以后另外再开一篇专门说这个事。
说回到端午的事来。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古代民间流传,农历五月昼长夜短、阳盛阴衰,且常年多发疾疫,是一个“有毒”的月份。 五月初五,是毒月中的毒日,称为“端午”。其实,古人们通过生活经验来判断五月份容易发生疾病,是有着科学依据的。昼长夜短,阴阳旺衰,细菌病毒在天气转暖的时候开始活跃起来。以往换季的时候,经常会发生流感等疾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的很多小病,在古代就是绝症。古人们因此发明了很多办法,来保健身体,增强免疫力。
在端午这天,人们希望对方身体安康,因此互祝端午安康。 所以,端午节是一个保健的节日,如果祝福端午快乐,就要叫人笑话了。
怎么能够保健呢?
五月份(农历)是毒月,在此期间如果夫妻同住,容易导致“元气大伤”。眼不见心为净,严于律己的古人以防自己冲动误事,便有了五月送老婆回娘家住的习俗,俗称“归宁”。五月初一,出家的女儿臂系彩丝带,胸戴红绒花,盛装隆重回娘家。因此端午节在古代也被称为“女儿节”。
此外,端午节时,古人还会饮雄黄酒。雄黄酒性温,能够驱除蚊虫、预防疾病,对抗五月份的毒性,因此在民间很是流行。《白蛇传》中白素贞饮雄黄酒后显出蛇身原形的故事,正是在侧面反映了这个端午习俗。
但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雄黄的化学成分是硫化砷,本身具备一些毒性。在加热等条件下,硫化砷会转变成氧化砷(砒霜)。所以,雄黄酒虽好,也不可多饮。
以前的端午节,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他们都有挂艾草,这也是出于保健的目的。艾叶中的挥发油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艾叶的香味成分(挥发油)挥发出来后,不仅能有效地阻止蚊虫靠近,还能有效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能够预防和治疗流感。同时,艾叶还有一定的增强免疫作用。
端午节如果只是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健康,那就缺少趣味性,难以起到全民动员的作用。所以,端午节还开设了娱乐项目。
古人好射柳,就是一帮人手持弓箭,对着事先约定的柳树放箭,先将柳树射断者为胜。 这项活动最早源于宫廷,是为夏日天旱的祈雨之礼。金元朝时期尚武,射柳也发展为端午的热门娱乐项目。古代娱乐设施有限,即使身为贵族,过端午只能在柳树身上找乐子。
现在的端午,有了更多丰富的形式,划龙舟、吃粽子这都已经是基本配置了。除此之外,端午节还在此之上有了政治上的升华意义,因为这个节日与纪念屈原联系到了一起。
屈原是楚国人,司马迁对其推崇备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后来屈原被其他人嫉妒进谗,三人成虎,他被放逐到长沙。后来听闻楚王客死秦国,楚都被攻破,深感国破家亡的屈原做《怀沙》,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之死,与周初“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类似,都有爱国主义的精神意义,然而屈原尤为可惜,因为屈原还是一个诗人、文学家。他开启了除了《诗经》之外的新的体裁,被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可见其文学素养之高深。现在读屈原的文章,不禁为屈原的想象、辞藻赞叹,这得是什么样阅历的人才能写的出来?三国时的曹植一篇《洛神赋》已经让人叹为观止,屈原所做,岂止一篇?
屈原听闻国破家亡,既有死志,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这个渔父决然不是普通人物,他能说出这么有见地的话来,可见其通达人性,是一个隐士高人。只可惜他没有劝住屈原,或者他可能认为,如果劝住了,那也就不是屈原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价值理念不同,都是光明磊落之人。古人轻死重义,看重气节,有豪杰风,所谓“去留肝胆两昆仑”。
屈原去世后,其忠而见谤,信而见疑,却初心不改,忠君爱国,尤其他不肯随波逐流的高洁气质,与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价值观不谋而合,也是肉食者们对普通民众的期望,其爱国主义的精神,成为朝野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得到了社会的大力提倡与弘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