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野鸡尾巴多长(8块骨骼化石揭开真相)

据报道,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环境咨询机构杜德克的考古学家劳卡斯·巴顿,和他的科研团队一起,通过最新的线粒体基因测序技术,发现曾经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距今大约7500年左右的古人类生活遗址中的鸟骨,并不是家鸡,它们仍然是野生动物。

真正的野鸡尾巴多长(8块骨骼化石揭开真相)(1)

8块鸟类骨骼化石之谜

在我国甘肃省,这里有一个来自于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遗址,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8鸟类的骨骼化石,在2015年的时候,曾经国际上普遍认为,这些鸟类可能是家鸡的骨头,也将达尔文此前有关家鸡起源时间的猜想,足足提前了3000余年。

不过,这次最新的研究却否认了它们作为地球上第一批家鸡的身份,也让家鸡的起源问题再次扑朔迷离起来。

说起来,我国北方地区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起源之一,大约在1万多年前,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就已经开始了。

真正的野鸡尾巴多长(8块骨骼化石揭开真相)(2)

伴随着农业的出现,畜牧业也随之兴起。通过研究,在我国黄河流域,大约在9000多年之前,就已经有家猪出现了,同时,因为很多考古遗址中也都发现了鸟类的遗骸,它们大量出现在人类的生活区之中,这也让人们认为,我国北方或许也是家鸡的起源地。

但是,这却与达尔文的推论完全相悖。在达尔文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达尔文认为,家鸡是起源于印度的,大约在4200多年前,家鸡就已经在印度出现了,并且认为中国家鸡是从印度传入的。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本生活在印度的家鸡,是如何来到我国的呢?而且在我国历史上,商朝时期就有家鸡的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部的养鸡业就已经十分发达了,显然,说印度是家鸡的起源地,这并不靠谱。

真正的野鸡尾巴多长(8块骨骼化石揭开真相)(3)

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三门峡地区,一处距今4400年左右的古人类生活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家鸡的骨骼,而在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屈家岭遗址中,也找到了陶鸡的装饰品,这些证据都表明,我国的鸡并不是外来的,而是我国先民自己驯化的。

那么,我国勤劳的古代先民,又是如何驯化野鸡,让它们成为如今地球上最受欢迎的家禽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真正的野鸡尾巴多长(8块骨骼化石揭开真相)(4)

研究认为:野鸡曾和人类一起生活

参与这次线粒体基因测序研究的考古学家劳卡斯·巴顿表示,原本被认为是最早家鸡骨骼的野鸡,很可能是曾经和人类一起生活,在漫长的时间里,最终被人类驯化。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都知道,家鸡最喜欢的食物,就是各种谷物,野鸡也是如此。当人类展开了原始农业生产后,它们便开始长久的和人类生活在一起,当然,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充足的食物。

其实,在动物的驯化过程中,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此前考古学家也曾经通过研究发现,野猫被驯化成为宠物的原因,就是当人类开始农业生产后,会吸引很多啮齿类动物前来偷吃粮食,而啮齿类动物是野猫最喜欢的食物,所以,它们也开始和人类生活在一起。

真正的野鸡尾巴多长(8块骨骼化石揭开真相)(5)

劳卡斯·巴顿表示,当野鸡愿意和人类生活在一起后,人类驯化野鸡的第一步也就正式开始了。因为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野鸡在和人类的密切互动中,也会产生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这个时候,野鸡也就更愿意被人类驯化,毕竟这对于它们来说,也并没有什么损失。

当然,人类和野鸡之间的饲养和被驯化关系,应该是从人类开始吃野鸡产下的鸡蛋,将野鸡作为重要的肉食来源开始的,人类对于野鸡的驯养,也让野鸡获得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充足的食物。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远古时期,当古人类学会了农耕,他们是否愿意将自己辛苦种植出的粮食分给野鸡吃,毕竟在如今,很多地区的人对于鸟类偷吃粮食,都是非常反感的,他们会用稻草人、防护网等阻止鸟类偷食。

真正的野鸡尾巴多长(8块骨骼化石揭开真相)(6)

劳卡斯·巴顿认为,虽然家鸡早已成为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不过事实上,有关家鸡的起源,还是存在很多谜团的,这次否认了中国北方7500年前的家鸡骨骼,虽然看上去又添加了新的谜团,但是也找到了破解的突破口。

未来考古学家也将在地球上其他古人类遗址中,去寻找是否有野鸡和人类一同生活的痕迹,来梳理出野鸡进化成家鸡的完成演化史。

资料来源

《科技日报》8月19日文章《线粒体基因测序表明 7500年前野鸡没有被驯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