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什么都有苦味(人为啥能吃出苦味来)
酸甜苦咸鲜,包含人生百味。味觉是人类感受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人嗜酸、有人嗜甜,有人嗜鲜,有人嗜咸,唯独苦味,似乎是人不太想让人接近的一种味道,强烈的苦味甚至会让人身体不适,就连苦字组词,苦难、苦涩等关联词也给人不太美好的印象,那么人类又是如何感受到苦这种味道的呢?
独特的味觉受体(tasr)家族
苦味、甜味和鲜味都是由G蛋白偶联受体(GPCR)转导的,而苦味的感知主要由味觉受体的第二家族成员(TAS2R)介导,目前已知的TAS2R有25种【1】,其编码基因位于基因组染色体的5p15、7q31、12p13。
tas2r38是目前研究相对明确的苦味受体编码基因,TAS2R38基因3个位点上的核苷酸多态性可以造成T2R38第49、262和296位点氨基酸残基的不同,导致个体感知苯硫脲(PTC,尝味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试剂)能力的差异。T2R38有两种单体型最为常见,分别是PAV和AVI,也是由这两种单体型构成三种基因型,其中,PAV/PAV基因型的个体对苦味剂感受最强,称为味觉灵敏者,AVI/AVI基因型的个体对苦味剂感受最弱,称为味盲者,PAV/AVI基因型处于两者之间,亚洲人群有PAV和AVI两种单体型,处于灵敏者和味盲者之间,我国味盲者的比例在5%-23%。【2】
味觉受体不仅分布在口腔
感受苦味的细胞不仅分布在味蕾,还分布于呼吸道、咽鼓管、膀胱、大脑、乳腺、心脏、肠道、胰腺、尿道及睾丸等部位,分布在这些部位的化学感官细胞可以通过表达味觉受体,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参与机体固有免疫、葡萄糖转运代谢、平滑肌收缩、钙磷代谢等生理活动,也可以识别细菌等微生物,通过合成抗菌肽等物质,调控所在部位微生物的生长定植,维持机体微生物的平衡,所以,其是极有应用前景的药物靶标。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的刘志杰教授和华甜研究员联合在《Science》杂志表题为“tructural basis for strychnine activation of human bitter taste receptor TAS2R46”的论文,此次研究用冷冻电镜首次解析了苦味受体TAS2R46与G蛋白的复合物结构,揭开了苦味受体神秘的结构面纱。【3】
马钱子是一种中药,含有毒的苦生物碱马钱子碱,可以激活苦味受体TAS2R46与g蛋白gustducin(Ggust)的信号通路。本次研究还发现TAS2R46独特的折叠特征结构。TAS2R46的细胞外部分是动态的,而细胞内部分更静态,复合物miniGas/gust的α5螺旋与细胞质亦形成了疏水和极性相互作用以及氢键作用力。揭示了氨基酸W883和E265在马钱子碱与TAS2R46结合过程中的作用,并解析了其单体状态到马钱子碱结合态转变的相关特征,确定了新的“拨动开关”氨基酸Y241被用于TAS2R46激活,这些特征标明TAS2R46可能具有不同的配体识别和活化过程。
TAS2R:巨大的药物靶标开发潜力
苦味受体TAS2R一直以来都备受研究者们青睐。南京大学医学谢思静副教授课题组在《Stem 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论文“TAS2R supports odont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 in the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该研究首次发现哺乳类动物感知苦味的受体(TAS2R)在人牙髓组织中存在表达,并参与调控人牙髓干细胞(hDPSC)向牙本质方向分化,这可能成为早期牙髓炎保守治疗的新靶点。【4】
此外,根据报道,家族成员之一小鼠苦味受体2型成员138(TAS2R138,人类TAS2R38「T2R38」的同源物)与各种生理和疾病状况有关,包括先天免疫、肥胖和囊性纤维化。【5】
蛋白结构决定功能,本研究首次揭示苦味受体的3D结构,为进一步探索其他苦味受体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将有助于未来针对苦味受体的候选药物开发及其治疗应用。
END
参考资料:
【1】Jaggupilli A & R Howard.Bitter taste receptors: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bi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J].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16 Aug;77(Pt B):184-96.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995065/
【2】陆洋宇,席苒珲等.味觉受体信号转导机制及对微生物的调控[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7 Oct,35(5),549-554
【3】刘志杰,华甜等.Structural basis for strychnine activation of human bitter taste receptor TAS2R46[J].Science,2022 Sep,377(6612);1298-1304.
https://www.science.org/doi/pdf/10.1126/science.abo1633
【4】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902880/
【5】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083514/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