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古风短句经典语录(诗经里的谦谦君子)

我既然看到了你,怎能不心生欢喜?

你从诗三百中缓缓走来,

是我一眼不能忘却的归人。

虽然中间隔了很多个世纪,

君子如玉隔云端,我还是能长作相思。

君子”一词在《诗经》中共出现183次,是除了一般人称代词“彼”“其”之外出现频率最高的具体称谓。这明白无误的反映出周人对“君子”的偏爱。

《诗经》中出现的众多“君子”主要有以下几类:

周王或各国诸侯,所谓“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大雅·洞酌》);

有德行的贵族青年,是谓“显允君子,莫不令德”(《小雅.湛露》;丈夫或情人,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就是以“君子”作为丈夫的爱称;

当政者(一般有讽刺意味,如《魏风.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带兵出征的将军,这最后一种君子形象在《诗经》那为数不多的战争诗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诗经古风短句经典语录(诗经里的谦谦君子)(1)

先秦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走向统一的时代,人们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能臣良将身上,赞美他们,实际上是表达一种生活的向往。

古人赞美君子要么委婉含蓄,要么简单直白。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颇有“陌上颜如玉,公子世无双。”的感觉在里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这是《诗经》中典型赞美男子形象的诗歌。全诗三章,每章九句。

诗采用借物起兴的手法,每章均以"绿竹"起兴,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

《淇奥》反复吟颂了士大夫几个方面的优秀之处:

首先是外貌,这位官员相貌堂堂,仪表庄重,身材高大,衣服也整齐华美。看来好看的皮囊也很重要,起码第一印象得让人印象深刻。

其次是才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学问很好。

然后是行政处事的能力,至于"猗重较兮"、"善戏谑兮",突出君子的外事交际能力,诗歌从撰写文章与交际谈吐两方面,表达了这君子处理内政和处理外事的杰出能力,突出了良臣的形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歌颂了这位君子的品德高尚。"如圭如璧,宽兮绰兮",意志坚定,忠贞纯厚,心胸宽广,平易近人,的确是一位贤人。

《毛诗序》也说:《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

从内心世界到外貌装饰,从内政公文到外事交涉,这位士大夫都是当时典型的贤人良臣,获得人们的称颂,是必然的了。

可见,君子之美应该是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都具有。

诗经古风短句经典语录(诗经里的谦谦君子)(2)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在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这位苦苦怀人的女子,“既见君子”之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骤见之喜,欢欣之情,真可谓溢于言表。

难以形容,唯一唱三叹而长歌之。三章叠咏,境单纯,自可想见。

《毛诗序》曰:“《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郑笺申发之曰:“兴者,喻君子虽居乱世,不变改其节度。……鸡不为如晦而止不鸣。”

这样,“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便象征君子不改其度,“君子”则由“夫君”之君变成为德高节贞之君子了。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又让妻子如何停止思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思念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去思念吧。但这又怎能做得到呢?她是那样爱着自己的丈夫,时刻都在惦记着她。

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能以“苟无饥渴”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千百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整首诗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而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生存的呼唤中么?

在国家危难面前,有了多少离别的人,但是“君子”选择了保家卫国,哪怕是有娇妻在家等待,乱贼不平,何以为家。

可见,真正的君子是胸怀国家的人,有舍小我,为大家的情怀。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就比上面那一首显得大气,有魄力,他们身上有着建功立业的崇高抱负,他们有着意气风发的气度,他们崇德尚义,他们不嗜残杀,他们身上有着一种珍视生命的仁义。

君子最重要的是内质美,即君子要有仁德操守,简单来说就是要仁惠爱人守德不移。

《诗经》战争诗就是以温柔敦厚的“君子”作为拯救生命与平息战争的英雄。将领作为英雄所体现的就多是这一人格美,即“君子”之美。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但是君子,他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抚人或使人安定。

看来,君子不仅要有良好的心态,还要懂得为他人着想。

诗经古风短句经典语录(诗经里的谦谦君子)(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君子与佳人的故事广为流传,自古而然。

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

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君子追求伊人,把求之不得表现得淋漓尽致,原来,君子也是有儿女情长的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饰,那个衣领青青的美男子形象,总在眼前和脑海里,刻骨铭心,忧思难忘,忍受不住,去那城楼盼望,彷徨徘徊,反倒更见出心情的急迫。

这位君子,应该是一位小鲜肉,才能让人“一日不见,思之如狂。”

看来,君子是有学问的人,白丁则就难以成为君子了。

诗经古风短句经典语录(诗经里的谦谦君子)(4)

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

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

淑人君子,怀允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

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罄同音。

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钟鼓齐鸣的辉煌,掩盖不住内心的忧伤;欢乐喜庆的盛况,同样抹不去铭刻在内心深处的沉重。

遥想善良的君子,深切怀念永难忘,德行正直且无邪,美德传扬垂千秋。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

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

看了这么多款君子,君子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一定要有高尚的品格,不管是衣袂飘飘的美男子,还是做官为民的执政者,都应该具备这一特点。

诗经古风短句经典语录(诗经里的谦谦君子)(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