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详细介绍(静静的顿河为何如此迷人)

【搜索下载华舆APP,浏览世界各个国家媒体的新闻资讯,且无需翻译】

华舆讯 据龙报网报道,“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静静的顿河,你的流水为何这样浑?”伴随着这首流传在顿河流域的古老的哥萨克歌谣,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巨著的戏剧史诗、8小时时长的鸿篇巨制《静静的顿河》近日登陆中国,先后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巡演。话剧《静静的顿河》首演于2013年5月,曾于2017年4月赴哈尔滨演出,当时也是该剧在中国的首次亮相。此次该剧受邀参加首届驱动戏剧邀请展,到京沪两地巡演,一经开票就引起广泛关注。

诺贝尔文学奖巨著终现舞台 俄大师级导演实力搬演鸿篇巨制

综合北京中国日报网、上海《新民晚报》、北京海外网等报道,话剧《静静的顿河》改编自苏联作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历时14年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故事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的动荡年代,哥萨克民族历经波折的生活、顽强的斗争与伟大而悲剧性的爱情故事。

该剧由俄罗斯知名戏剧导演格里高利·科兹洛夫执导,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演出。演出时长约8小时,共四幕。“《静静的顿河》最初版本是24个小时,现在8个小时的版本已经是最精华的部分。”科兹洛夫说,《静静的顿河》是一部讲述苦难的史诗,但贯穿始终的则是恣意的青春、狂野的生命和哥萨克人用歌声、欢笑、呼喊的生命状态和不屈意志。

话剧《静静的顿河》剧照。(图片来自北京中国日报网)

青春恣意、生命狂野 原汁原味呈现俄罗斯风情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讲述苦难的史诗,但该剧贯穿始终的则是恣意的青春、狂野的生命和哥萨克人用歌声、欢笑、呼喊,甚至打架斗殴来表达痛苦、不平、苦闷的生命状态,他们永远都在用笑、用唱、用舞来表现面对痛苦绝境时的不屈意志。

故事该从何说起?鞑靼人的农场里,梅列霍夫大家族的小儿子格里高利·梅列霍夫帅气果敢,却偏偏爱上了邻居斯捷潘·阿斯塔霍夫的妻子阿克西妮娅……这段青年人荒唐却真挚的爱情,眼看难以收场,却随着战争的到来变得微不足道。

俄罗斯哥萨克人数百年的生活方式被摧毁,看似牢固的家庭纽带被打破,意识形态的差异让一家之亲的人们站在了“不同的队列”……长达8小时的话剧没有波澜起伏的铺垫,没有惊心动魄地爆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始终是最平凡却充满着喜怒哀乐的鲜活的生活场景,却又恰恰是亲眼目睹了幸福一点一滴地被摧毁,让人深刻体会了现实的残酷。

看着热闹繁盛的村庄慢慢凋零,看着人丁兴旺的家族逐个覆灭,看着这些曾经亲如兄弟的哥萨克们被卷入历史的洪流……政权的更迭、信仰的崩塌、战争的侵袭,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斗争、流血、牺牲,直到向着彼此举起战刀和步枪,直到焚烧彼此的房屋或将彼此的亲人屠戮。当那热闹的一幕幕闪回时,人们顿然醒悟,那被摧毁的不也正是自己的家园和最亲的人。

8小时的“顿河”就像一把钝刀,苦难的生活犹如温水煮青蛙,它将美好一点一滴地剜去,直到结尾谢幕时,才让人惊觉,那热闹了整个镇的人们,除去男主角格里高利,都已是穿着白衣已经死去的人,要知道,这里曾有着最美的村庄、最鲜亮的姑娘,最善良勇敢的哥萨克……

据介绍,该剧舞美朴素无华,一景到底:以麦草、秸秆和木头为主背景,其中栅栏代表着乡村的宁静,窗棂代表着哥萨克传统的厚重,以田园诗般的景象,描画哥萨克人的生活方式。

获赞“这就是俄罗斯” 该剧明年将在中国多地巡回演出

“这就是俄罗斯!全世界独一份儿的俄罗斯的东西!”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也感叹,此剧最值得称颂的当属民族化地演绎,它让作品“从沉重的土地上飞翔起来”:“我们的话剧有时更多依附于情节,但他们却用了很多民族歌舞,只要能唱的就一定去唱,带来巨大能量。

据主办方透露,该剧引发的火爆观剧热潮才刚刚开启,明年话剧《静静的顿河》将在中国内地多个一线城市展开大规模巡回演出。

哥本哈根详细介绍(静静的顿河为何如此迷人)(1)

从飞机上俯瞰顿河。(图片来自北京海外网)

静静的顿河为何如此迷人?哥萨克有何来历?

顿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三大河流,源起中俄罗斯丘陵,注入亚速海的塔甘罗格湾。顿河蜿蜒曲折,全河落差约190米。顿河河床比降不大,使顿河水得以从容、平静地流淌,故人们把顿河叫做“静静的顿河”。

顿河之所以享有盛名,也正因为俄罗斯文坛上一部不朽的巨著《静静的顿河》。小说作者肖洛霍夫1965年凭借《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唯一一位既得过斯大林奖金、又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静静的顿河》生动地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俄国内战争结束那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沿岸生活的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

对于哥萨克人,外界评价不一。

19世纪的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指出,”哥萨克创造了俄罗斯“。俄总统普京亦认为,”无论古代的俄罗斯,或是现代的俄罗斯,如果没有哥萨克是无法想象的。“

那么,哥萨克人究竟有什么气质,他们的故事竟会如此轰动?

事实上,哥萨克人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生活在东欧大草原的游牧社群,他们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公元15至16世纪,一些斯拉夫人因不堪忍受地主贵族的压榨和沙皇政府的迫害残酷压迫,被迫逃亡出走。苏联解体后,他们仍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地方性群体,而且相当稳固、独具特色、充满魅力。

明明是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为何要讲述并不平静的故事呢?正如肖洛霍夫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感言:“我们生活在不平静的年代。地球上没有一个民族希望战争,但是仍存在着把整个的民族抛进点火的力量。”肖洛霍夫希望借用静静的顿河,“帮助人们变得更好些,心灵更纯洁,唤起对人的爱,唤起积极为人道主义和人类进步的理想而斗争的意向”。

无论顿河沿岸何等喧嚣,何等纷争,何等辉煌,静静的顿河,由历史的深处而来,流在永恒的大地上,流在永恒的人心上,流向永恒的历史的远方。(原标题:静静的顿河为何如此迷人?哥萨克的故事从中国巡演说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龙报网

【浏览世界各个国家媒体的新闻资讯,且无需翻译】

苹果手机:►「链接」

华为手机:►「链接」

小米手机:►华舆-小米应用商店

vivo手机:►【华舆】 - vivo应用商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