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著名女电影导演(她请36个女星拍了一部电影)
贾玲赵婷之前,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导演,一个被遗忘的天才……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张老六
这个春节,观众亲眼目睹了第一次当导演的贾玲,以一部《你好,李焕英》在有众多前辈们的棋盘中杀出重围,勇夺春节档票房冠军。
媒体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将贾玲与陈思诚等人相提并论。
鲜少强调她是“女导演”。
或许,只有不再用性别定义时,才算真正的平等。
事实上,中国电影人今时今日的性别平衡,都要归功于第一位勇士。
爬梳中国女导演漫长的脉络,我们有幸穿越时空,认识让这一切成自然的勇士:
伍锦霞导演。
▲ 伍锦霞(图片翻拍自魏时煜所著书籍《灿若锦霞》,下同)
2006年,纪录片导演魏时煜在美国旧金山一家旧货市场发现一本相册。
相册中有上百张剧照,拍摄时间横跨1928—1949年。
▲ 相册中的粤剧伶人和电影明星
经过魏时煜导演3年的漫长捡拾,相册的主人伍锦霞(Esther Eng)传奇的一生,才被拂去近一个世纪的尘埃,重现传奇光芒。
伍锦霞在旧金山出生那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时局的动荡,加上美国“排华法”的压制,作为一名华裔三代,伍锦霞生活和视野只能局限在唐人街。
但伍锦霞却能在西方歧视华人,以及女性(不论中、西方)处于社会边缘的时代背景下打破界限,成为媒体笔下“好莱坞唯一华人女导演”“中国第一个女导演”。
▲ 伍锦霞给演员讲戏
由此可见,其艺术成就之大:
伍锦霞的前半生持续十多年的电影拍摄,引领着“国防电影”和“女性电影”的风潮;
她的后半生跨界拓展餐饮业务,先后开办四间高档餐厅,被当时的《纽约时报》发明四星餐厅评级系统的食评人Craig Claiborne,定为三星食府;
她还是第一个将西方女权意识带到华语电影中导演;
在那个男女很少在公共场合有肢体接触的年代,她却可以大方地搂着两位香港男演员的肩膀合影……
她究竟如何做到这些?
这一个个神奇瞬间,首先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家庭教养。
伍锦霞的父母都是很开放的人物。
伍锦霞能迥异于其他被边缘化的女性,借由创作在影坛占一席之地,可以说与她父母的教养息息相关。
伍锦霞的父亲坚持教导孩子学中文、说中文,因此伍锦霞不仅精通中文,还擅长书法。
他还教导孩子勿忘国粹,支持伍锦霞到唐人街的中国戏院听粤剧,与粤剧演员做朋友。
这些,都使她后来能够在香港拍摄华语电影增添了绝对优势。
▲ 伍锦霞在学校里是鼓乐队领队
▲ 伍锦霞和穿盛装的华裔少女们
可以说,父亲给了伍锦霞成长过程中最大的自由和支持,让她敢于展示独立个体的存在价值。
包括她的性取向。
伍锦霞的母亲也是气度不凡。
在那个女孩子不允许读书的年纪,她常常躲在被窝读书,一辈子烟不离手。
这种我行我素、强烈自我的思想性格在孩子们的眼里非常时髦、高贵。
以至于后来伍锦霞不同时期的女友们,都尊称伍母一声“夫人”。
▲ 上图:右边伍锦霞祖父、左边祖母,左三为伍锦霞母亲,中间小孩为伍锦霞;下左图:伍锦霞之父伍于泽(前)和他的伙计们在店铺中;下右图:伍锦霞母亲(右二)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Virginia Woolf)说,一个人在开始无论多么有才能,如果外在环境得不到支持,那这才能也只会流产。
而家庭的主要引领者“父母”,他们本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养态度,恰恰是子女才能得以发挥的关键。
伍家对孩子的教育,超出了中国人一般以礼教、礼法为依归的“重道”思想。
他们更重视开放与自由,让孩子具有独特性。
伍锦霞明明是女子,伍父却培养她文士之风与爱国胸怀,并让她运用于实际。
1931年,日军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消息传遍世界,瞬间点燃了海外华人的民族意识。
一批爱国人士崛起,决定通过拍摄爱国电影,来凝聚全国人民抗战的力量。
伍锦霞的父亲伍于泽,就是其中一位。
1935年,伍于泽和友人一起成立一家电影公司。
为了强调与祖国的联系,他将电影取名为“华夏电影”。
众人集资开拍一部名叫《心恨》的爱国电影,由伍锦霞担任影片的执行制片人。
▲ 韦剑芳和导演唐棣忠(中)、演员黄悲露(左)
▲ 电影《心恨》中出现的空战镜头
父辈的信任与支持,让伍锦霞的才能在行业内大放异彩。
整部电影拍摄,前后只花了8天时间。
业内资深人士知晓后,都大为惊讶:
这个年纪不到20岁华裔小姑娘,竟能在好莱坞日落大道租到片场,为本地华埠和中国市场拍摄电影!
而且,除了导演、编剧、监制是中国人外,摄影师、录音师等技术人员,请的都是好莱坞专业人士。
所以该片,是真正中美演职员合作的成果。
▲ 当时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享誉北美电影史的传奇摄影师黄宗霑(右一),亲自为伍锦霞指导技术
伍锦霞一生只为华人观众拍电影,似乎从没考虑过美国观众。
当时《美国周刊》宣传这部“首部彩色华语声片”时,称它为“关于中国战争的震动灵魂的史诗”。
伍锦霞用她所熟知的海外华人情感,和她拥有的浓厚中国文化根底,将一个在唐人街生活的华人,与危难的祖国联系在一起。
主人公跨越太平洋救国的情节,以及声响效果、彩色胶片等技术,在当时都非常震撼人心。
▲《心恨》剧组合影,伍锦霞第二排第五个
而在此之前,伍锦霞从未受过任何专业训练。
她的所有电影知识,都来源于她读书期间到戏院票房兼职售票,看的上千部电影。
伍锦霞能成为先行者的第二个原因,与战争有关。
战争有时会赋予女性特殊地位与责任。
1936年,21岁的伍锦霞开始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带着《心恨》前往香港放映。
▲ 伍锦霞拍摄的香港街景照片
当时中日之间的局部战争已持续几年,全国人民抗战情绪高涨。
伍锦霞因为能说流利粤语,还能用中文写作,又带来一部爱国电影《心恨》(后改为《铁血芳魂》),几乎立刻被媒体拥戴为爱国华侨。
伍锦霞的爱国是人所共知的。
她一到香港,就对媒体表达自己“欲提倡祖国艺术于彼邦”的拍电影愿望。
可贵的是,不久之后,她就将愿望付诸于行动。
到香港第二年,她就拍出另一部爱国电影《民族女英雄》。
▲ 《民族女英雄》男主角为红遍港粤南洋,戏路很宽的邝山笑扮演
同年7月,卢沟桥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伍锦霞拍摄的《民族女英雄》,意义就变得非常重大。
此片被公认为“救国运动的前奏”。
它所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呐喊,大大鼓舞了民心士气。
我们应该认识到,伍锦霞是拍摄“国防电影”的先驱人物之一。
因为真正的“国防电影”题材,要到1937—1938年上海沦陷,沪上电影人南下到香港,才成为华语电影的主流。
而《民族女英雄》不仅是国防电影,同时也是颂扬中国女性的影片。
它将女性为国家出力的方式,从《铁血芳魂》中女性牺牲个人幸福的层面,提升到女子也可以参军,与男子一同作战。
比起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讲述侠肝义胆的爱国女性,整整早了70余年。
年轻的伍锦霞,用老道的讲故事方式,提醒着海内外所有华人,勇敢面对日军侵略祖国的严峻事实。
▲《民族女英雄》之后,同为华侨的大观公司老板赵树荣(右一)对伍锦霞大为欣赏,即邀请她成为大观导演。
此后,她接连执导了“爱情伦理喜剧”《十万情人》、“爱情悲剧片”《妒风花雨》、“奇情悲喜剧”《一夜夫妻》。
▲《一夜夫妻》的宣传画页
她的作品在香港备受追捧,每逢新片上映,上千人排队购票。
伍锦霞就像神童一样的存在。
香港报纸杂志对她又敬又畏。
编辑们都用非常喜爱的语气写她,称她为“中国第一位女导演”,字里行间饱含骄傲。
连提及她与女演员之间的关系,也只限于“密友”“姐妹”称呼。
▲ 伍锦霞女友之一韦剑芳,也是《心恨》和《民族女英雄》的女主角
从不用“同志”等字眼,行文毫无敌意,亦无“绯闻”意味。
▲ 伍锦霞与女友之一林小妹
伍锦霞不仅引领了中国女导演的漫长脉络,还是女性电影最早的贡献者之一。
1939年,伍锦霞执导全女性演出的电影《女人世界》。
影片中36个女性角色,分别来自社会不同阶层,她们性格迥异,但面对保守的社会环境,均面临着大同小异的困境。
这部电影,让伍锦霞被誉为“最早将女权主义带入电影中”的华裔女导演。
▲ 伍锦霞在片场导演
《女人世界》应该是伍锦霞最抱负的不凡之作。
仅是宣传,就达8个月之久。
在伍锦霞看来,女性不但可担起半边天,有时甚至可担起整个天空。
她镜头下的女性角色,斗志与野心并存,理智与能干兼具。
原本在世人眼里狭隘化与边缘化的女性,被她推到了主流传媒的舞台上去。
这在香港电影史中,非常罕见。
当别人拍“历史由男性肩负,仗由男人来打”的战争片时,她拍出《民族女英雄》这样独树一帜的挑战。
当别人拍女性题材,结论总是“婚姻才是女人最大的幸福”时,她的女性电影,从不敦促女性去做贤妻良母。
各行各业的女性,在她的电影里没有褒此贬彼,而是都需要面对真实生活的挑战。
▲ 伍锦霞很受女性朋友的欢迎
伍锦霞这样凌厉的创意,在当时被形容为“魄力惊人”。
她本人,更是“女中丈夫”!
1939年二战正式爆发,“心系祖国”的伍锦霞在父母再三催促下,不得不离开香港。
一年后,她在美国摄制的一部《金门女》,受到好莱坞百年行业杂志《综艺》的好评。
▲《金门女》在戏院门口的广告
这部影片结合了时政,剧情加入了在美国民间为抗战阶段的中国募捐的“一碗饭运动”。
谁能想得到,只有三个月大的李小龙,也在《金门女》中客串了几个“女主角”镜头。
该片是李小龙银幕生涯名副其实的“处女作”。
▲ 三个月大的李小龙
1961年,伍锦霞与胡鹏(《黄飞鸿》的导演)合作,完成了她的收山之作《纽约碎尸案》。
伍锦霞负责纽约部分拍摄,胡鹏负责香港部分拍摄。
这部影片,成为电影史上最早的中外合拍片。
▲ 1947年胡鹏赠与伍锦霞的照片
这期间,伍锦霞还成立了“银光公司”,开设中央戏院。
1940年代至1960年代,她几乎包揽了整个美洲的华语电影发行市场。
年仅25岁,她就已经是“全面电影人”——身兼导演、监制、编剧以及发行商。
伍锦霞成为电影史上一个特殊的章节,还与她对影艺界伶人的尊重与照顾有关。
当时因为电影的兴起,粤剧随之衰落,很多旅美的粤剧演员没有生计。
▲ 旅美粤剧班
为了照顾这些伶人,伍锦霞先后开设了“宝宝”“汉宫”等餐厅。
殊不知,这个无心之举又让她成为另一领域的璀璨之星。
▲ 伍锦霞在“宝宝”餐厅前
餐厅里只有十张桌子,却坐满明星,成日排队不停。
八卦鼻祖沃尔特·温切尔这样为伍锦霞画龙点睛:
“田纳西·威廉斯、马龙·白兰度和其他名人,经常聚集于第2大道和第58街伍锦霞开的中餐馆内……”
其他名人因此恨不得也能出现在这样的八卦版面。
▲ 1960年代,得了四届亚洲影后的林黛小姐(左),到纽约时拜会伍锦霞
伍锦霞义薄云天,为人大方。
但凡来拜会的人,她都热情招待。
“没钱的人,她就给钱;没饭吃的,随时来,三餐在她那里不用愁。”
到了1961年,她已是曼哈顿成功的餐饮界人士。
无数的电影明星和粤剧伶人来拜会过她,那些男女演员的照片,时不时在《纽约时报》登出。
▲《纽约时报》中伍锦霞招待客人的照片
伍锦霞一生特立独行,中性打扮,影坛中人以“霞哥”相称。
引领华语电影走向世界影坛,她功不可没。
父母的教养,战争的催化,伍锦霞本身的过人天赋……
种种天时、地利、人和,都造就了中国第一个胆色过人、意气风发的女电影导演。
可惜她的11部影片作品,大部分已散失,只留下两个剧本、若干剧照以及一些影片评论。
她本人也被遗忘在电影史上的缝隙中。
“如果伍锦霞生活在今天,她毫无疑问会被当成是跨民族电影、女性主义电影、反战电影制作的先驱人物。”
1970年,年仅55岁的伍锦霞因病离世。一生未婚。
作为受歧视的华人,她的讣告竟能出现在《纽约时报》这样的大报纸上面:
“伍锦霞,唐人街中餐馆的东主,曾经在香港监制和导演电影,并把中国剧团带到美国……享年55岁。”
因为伍锦霞的首开先河,从此中国女导演就没中断过,先后出现了许鞍华、张艾嘉、赵薇、刘若英、贾玲等电影人。
女性是谁?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女性可能扮演N种身份。
但女性,也是“她自己”。
伍锦霞一生身体力行,跨越种族、文化和性别的框架“做自己”,毫无忧虑与恐惧。
这位“敢为天下先”、为女性以及电影史画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传奇女子,值得被铭记与世代传唱。
全文转载自世界华人周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