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电影功勋(谍战之功勋无名亦英雄)

作为资深的谍战谜,从上个世纪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到新世纪后的《黎明之前》《暗算》、《剑蝶》再到火遍大江南北的《潜伏》,经典的如《悬崖》、《红色》《特殊使命》,以及柳云龙的《风筝》,几乎都被刷了几遍。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来自六哥柳云龙的代表作品之一《功勋》。

一直以来抗战剧都是屏幕的主角,最上个世纪的《小宾张嘎》《烈火金刚》到近几年的《亮剑》,这其中为大家诟病最多的就是那些抗日神剧,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在抗战剧中谍战剧是比较引人注目也是比较引起关注的类别之一,而谍战剧围绕国民党、共产党和小日本三方的剧目为最。《功勋》则是中共、苏共与日本谍报机关之间展开得一种特殊较量,因此此类题材相对较少,第一篇谍战剧的观感就由此而展开。

谍战电影功勋(谍战之功勋无名亦英雄)(1)

谍海沉浮,魂断二战终结地

先从情节说起,《功勋》的故事情节看似曲折反复,其实很简单。一个潜伏在苏联20多年的日本特工高桥浩被苏联捕获,并在偶然间发现中共特工廖飞与其长相高度相似酷似孪生兄弟,于是将计就计实施了所谓的雪崩计划。廖飞以高桥浩的身份潜入日特情报机关,并利用与情报局长的特殊关系源源不断输送情报给苏军。最终在多方协助下成功完成任务,成功的将日军的军队重心转移到东线,而为苏军从西线进攻赢得了先机。为苏军进攻东北打垮关东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期间,他的爱人卓越牺牲了,他的假女友也死了,他的上级也牺牲了,也包括国民党的特工。故事的叙述方式是插叙,将廖飞学习模仿高桥浩的过程不断重复,将中间的雪崩计划的由来通过插叙展示出来。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大致情节。

当然从故事的真实性与严谨性来说,编剧的确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将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写的脾气暴躁只知道骂人,现实中的他却是一个有名的儒将,待人谦和却又战功显赫。再比如把东林要塞描述成影响大局的关键,把丸一大炮当成一招制敌的砝码都是编剧异想天开之谈,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会对此很有意见,因此在故事的严谨性还是存在明显的缺陷。

从人物故事来说,抛开几个主角先不说,几个配角演的都很不错,比如饰演板垣的波多江青,饰演黑木茨的陆鹏,饰演捷普洛夫的俄罗斯演员其实都很不错,将所在人物的心理与精神状态刻画的比较到位。说一下两位主角,一个是饰演廖飞的柳云龙,一个是饰演其爱人的李小冉。六哥柳云龙从暗算开始就一直比较欣赏他的演技,冷峻机智的外表下有一个温暖与善良的心。细节的刻画,人物心理的还原还是表现得比较到位。并且一人分饰两个角色,要表现出不同,又要演出相同。李小冉饰演的卓越是一个经历了爱人“失而复得”转身投入敌后最前沿的一个女强人,最后时刻光荣牺牲了。整体表演还算不错,与男主的整体协作还比较和谐。如果非要说下其中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个是情节内容的编排对其表现的影响减分,另外一个她的形象跨度很大,从一个播音员到护士再到医生角色的转变还是可以再提升的。现实中这种短时间内角色几乎不可能转换成功,不过这个是故事。

谍战电影功勋(谍战之功勋无名亦英雄)(2)

血洒疆场,无名英雄建功勋

廖飞是否有原型已经无从考究,但是抗战8年,有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都为民族的存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功勋》则从谍战这个层面,揭示了当时斗争的残酷性。他们比正面战场的英雄们所做出的的牺牲,可能还要多。

致敬那些为了民族战争中牺牲的中苏谍报战线的英雄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功勋,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也才有了你我今天幸福的生活。现实中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太多无名英雄牺牲在了黎明前夜,他们不该被忘记。

《功勋》为我们展示了那个特殊年代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和平年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如何建立功勋?就像我们儿时的梦想成为超人拯救地球。在经历了社会种种不公平,社会把棱角磨平之时,还有多少人还记得儿时的梦想。其实在我看来,每个人终其一生应该有这样一次机会,哪怕就是突破自我的一次尝试,就像保尔柯察金说过的那样: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或许我们不需要这么崇高,为了解放全人类而奋斗,但是至少我们回首往事,没有太多遗憾,为曾经的梦想奋斗过,无憾足矣。

谍战电影功勋(谍战之功勋无名亦英雄)(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