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最经典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唐朝可以说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段时光,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都是其他朝代所难以匹敌的。每当提到唐朝之时,唐诗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确实,诗歌作为一个文化的分支,在唐朝发展到了最高峰。后世虽然也涌现出了无数的优秀诗人,但是却始终难以与唐朝的盛况相提并论。

李贺的最经典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1)

唐朝时出现的杰出诗人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在开元年间时,更是出现了浪漫豪放的诗仙李白,心怀天下的诗圣杜甫等让人惊艳的诗人们。而在开元年间之后,一场安史之乱揉碎了大唐的美梦和繁华,唐朝从此一蹶不振,唐诗也从高峰走向冷却的边缘。盛唐之后虽然同样有许多杰出的诗人,但是却始终没能再度达到开元年间时的巅峰,到了中唐,虽然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掀起了唐诗的有一个高峰,却无法与盛唐相比。直到中晚唐时期,一位天才诗人的出现,诗风如李白一样浪漫恣意,才让整个诗词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位诗人就是被后世之人称之为“诗鬼”的李贺,他也是一位大家都很熟悉也非常喜欢的诗人。李贺的出身说高贵也高贵,但其实也很普通,他出生于一个已经落寞的王族世家,他的祖先乃是李渊的叔叔“郑王”李亮。其中涌现出了很多的历史名人,他们都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劳,但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李贺这一代早就已经不复往日光彩。

李贺的最经典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2)

就连武则天在清除李唐皇室排除异己之时,甚至连他这一支都已经忘记,或许这也就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吧。而李贺所在的这一支传到他父亲的这一代时,生活条件更是困顿不堪,关于这一点,李贺在自己的诗文中也曾经写过:“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

不过落魄虽落魄,但是该有的一些社会关系还是有的,比如说杜甫就是李贺父亲的表兄。公元790年,李贺出生了,这个孩子的相貌异于常人,有点像传说中的鬼魅,似乎也暗示了他的命运一样。在他5岁那年,李贺的父亲问他未来想做什么,年纪小小的他脱口而出想做诗人,这样他的父亲十分发愁。

李贺的最经典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3)

毕竟当时的诗歌发展已经不如曾经,有李白杜甫那样的前辈在,后人在想要崭露头角似乎很难,更何况是他这样一个生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呢。但是事情的发展就是让人难以预料,在李贺7岁那年,正逢韩愈、皇甫湜这两位文学大家到访,李贺却抬笔就做出了一首《高轩过》,自此之后神童之名就此叫开。

而他也从那之后走上诗人之路,他每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骑着自己那匹小马,带着书童到处游荡,灵感来了就将诗文誊写在纸上,递给书童。就这样一首首让人拍案叫绝的诗文问世了,也向世人展露了他那丝毫不输于李白、杜甫等人的惊世才华。

李贺的最经典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4)

李贺的诗文总是带有一丝丝阴森诡异,有很多都是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和神怪的感叹,而出现最多的字眼也大多都是“朽”“老”“死”等,可若是联系他全篇的诗文,却偏偏给人一种想象奇谲、蓬勃生机之感。

李贺写下了太多的经典佳作,而最有名的便是那句:“袁南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文出自《金铜仙人辞汉歌》,全诗如下: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首诗是以魏明帝曹叡将长安城的铜人承露盘迁走的历史故事为背景,讽刺当时朝政的现状以及对国运的担忧。或许是因为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实在是太过惊艳,所以直至唐朝灭亡,也仍旧未有人能引用此句入诗。

李贺的最经典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5)

直到百年后的宋朝,文坛盟主欧阳修盯上了李贺的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惊艳的诗文才有了后续,他在《减字木兰花》中道:“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而后,又有孙洙在《何满子·秋怨》中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等。再出名一些的,就是石延年赠给友人的对联:“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

李贺的最经典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6)

不过这句诗文并没有就此走入尾声,真正令人拍案叫绝的还是1949年时,毛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那句豪情万丈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或许李贺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诗文会被这么多的文人墨客所重新诠释!虽然他的生命很短暂,但是想来这也算作是另一种方式的永生吧!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