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爱情语录(金庸说情深不寿)

《琅琊榜》里有个情节,国舅言阙对着看透自己的梅长苏说:“过慧易夭,苏先生这么聪明,真的不怕折寿?”你这家伙这么聪明,难道不怕早死吗?

金庸爱情语录(金庸说情深不寿)(1)

据《知乎》上有些专门研究这个话题的人说,过于聪慧的人,的确会因为大脑消耗了过多的能量而导致身体其他机能的损伤,比如,霍金坐在轮椅上思考整个宇宙的事儿,于是身体就瘦小枯干的不行不行的,并且列举了小孩子小时候能快速学习和记住一些事情,而长大后,大脑为了保护人本身,切断了一些机能的神经连接,于是,用进废退,人们越长大,记忆力衰退,越来越笨,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聪明,这是人机体的自我保护,变笨是为了活得更久,毕竟,聪明,太费能量了。

金庸爱情语录(金庸说情深不寿)(2)

天才们死得早的例子太多了,比如贾谊、曹植、王勃、李贺、李煜、纳兰性德,徐志摩、海子……再比如张雨生,张国荣,洛桑……不是病终就是意外,反正是早早就去了天国。要去细思这些早逝的人们给人类留下的精神资产,真心觉得“过慧易夭”大有道理,他们太聪慧了,上天安排让他们早早离开了人世。

后来翻查“过慧易夭”的来历,竟然查不出出处来,只在金庸大师的《书剑恩仇录》第八回“千军岳峙围千顷,万马潮汹动万乘”里隐约有这样的句子:

“玉色晶莹,在月光下发出淡淡柔光,陈家洛谢了接过,触手生温,原来是一块异常珍贵的暖玉。玉上以金丝嵌着四行细篆铭文‘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乾隆皇帝送给红花会首领一块玉石,并让他将来送给他的意中人,作为定情之物。

到《书剑恩仇录》第十九回“心伤殿隅星初落,魂断城头日已昏”一节,这块玉从香香公主身上跌下,乾隆再次拾起,金庸再次提到这几句铭文:

“乾隆一拿上手,不觉变色,只见正是自己在海宁海塘上送给陈家洛的那块温玉,上面用金丝嵌着‘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四句铭文。他给陈家洛时曾说要他将来赠给意中人作为定情之物……”

金庸爱情语录(金庸说情深不寿)(3)

香香公主出场时17岁,死的时候18岁,但一爱陈家洛,一往而情深,最终,终致情深不“寿”,我们当然深信,她的爱是恒久而坚贞的,这也是陈家洛不为众多金庸迷原谅的原因,他出卖了自己的爱情,赔上了自己的爱人,江山与美人,也算是英雄们的一个人生难题。

显然,金庸对这几句话很是看重,大概也包含了他对人生、感情、地位、强权、君子等概念的思辨。

乾隆最终为情所迷也怒到不能做“谦谦君子”,摔了这块温玉,砸碎了镜子。

金庸其实是想说,就算如乾隆这样的皇帝,天下的女子恨不得都能得到,但对于情迷之人,也终于有不能自持的时节。

四句铭文的含义很清楚:

过于沉迷和执着的感情不会持续长久,过于突出的人势必会受到屈辱,君子应该如玉一般的温润沉稳,含蓄坚毅不张扬。想必不是在情场里打过滚的金庸老先生是体会不到情到痴处的痛苦的,由此想到他对夏梦的迷醉,由此再深思到终于镜花水月。

关于“情深不寿”这个词,由于饱含哲理,并且大部分痴情人都心碎于这样的情致,大家都想着,一定是孔孟老庄这样的大贤才有的悟道之语,可后来查遍各种典籍均无所获,甚至把此难题贴于网上,征集出处,但最终依然无解,后来则被称为“武侠与国文的一个绝题”。要说资料相近的,大概是《国风·秦风·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或者《易经》第十五卦中有“谦谦君子”,但都只是说了君子的形态,没有说感情深浅与维系时间长短的内容,说到底,情深不寿的话,并无出处。

我们暂时把这个典故记在金庸老人的名下,是他的人生智慧的结晶。

金庸爱情语录(金庸说情深不寿)(4)

情深不寿近来越来越为成熟的人接受。

用情太深,情就不容易保持长久,就像刀子太锋利就会容易折断。用情太深的人就容易活不长久,就像你的生命是一根弦,如果时刻紧紧的绷直,很快就会断开。

感情太耗费精气神了,爱一个人毕竟是力气活。

其实,再由此扩展到为人处世来说,就是要给自己留有余地,爱对方七分,爱自己两分,剩下一分给理智,这不是自私,而是为了使感情保持长久的正常姿态,爱太过,对方也受压力过大,喘不过气来。

还有更合适的理解,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人,不是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