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黄鹤杯剧本征文揭晓 2022小谷杯征文003

2022“小谷杯”征文003:心往姑苏

◎甘佳雨

虽不似长安那样历史悠久而闻名,但是那烟雨苏州,却仿佛是天堂古城。晴时满树花升,雨天一池涟漪。微风穿过指尖,手捧墨香的文,我仿佛也跟着来到了那里——姑苏。自从读过墨香写的文,姑苏就镌刻在我的脑中。青石板路,执伞走过细雨朦胧,屋檐落水入新泥,如电影般, 出现在我的梦中。不知从何时起总梦往姑苏。

当读到“小居听雨远山雾蒙,江山风月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时,姑苏的一切美景跃然纸上。晨雾还未褪去,水气又盛的姑苏白茫的雾色勾勒出山的轮廓,她坐姿端正,与平常不同,像个少女。读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荠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时,古巷中炊烟袅袅,背着竹篓的人家,牵着梳羊角辫的孩童,好像都在对我微笑。连低垂的杨柳都在随风而舞。

记得每当我烦躁时,脑海中就会浮想那古色古香的铺子,悠长的街巷,青瓦白墙的民居那若隐若现的小桥,迎风飞扬的柳枝。无处不透着尘俗的静, 一种超凡的静,一种夹杂着梦的静,我那浮躁的心也随之平静了下来。

现在想想,姑苏不似云梦般烟雨蝉颂,也不似清河那样气势宏大, 但我爱它,如那不得归乡的游子,对它神之向往和眷恋,期望着,与姑苏的会面。

书中有言: “昨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波逐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照江城。”我才知道,原来姑苏也有属于它的回忆。那时也许有前车之覆,后车可鉴,但六代君臣依然重覆吴亡的历史悲剧。那时夫差可悯,姑苏的水怕是数着不多了。

最美的是书中所绘姑苏的流水斜晖。回首繁华,幻想在姑苏的青石板上踏步走,看那千山万岩,联想到“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的青春追求,看作者笔下那红衣追梦少年。

算算,如今也该到姑苏的春天了,初雨已下,那光秃秃的桃树不知何时冒出了花骨来。等这桃花盛开,等那梦中地方绽放了初春,桃花初乍之时,我梦中地方似也不远了。是时候背上行囊,背上心底最纯净的梦想,向未来勇敢大踏步走了!

像墨香笔下的红衣少年一般,执一壶天子笑,逍遥前往姑苏了。

(本文获初中组一等奖,作者系寺村镇中学205班学生;指导老师:黄凤琼)

【相关链接】郑小谷(1801~1872年)也叫郑献甫,民间习惯称之小谷、郑小谷,广西象州县寺村镇大井村委白石村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著名教育家、经学家、诗人,广西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壮族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素有“岭南才子”“两粤宗师”之称。

2022黄鹤杯剧本征文揭晓 2022小谷杯征文003(1)

郑小谷像(廖才兴∕摄)

为更好地传承弘扬小谷文化,促进象州多出作品多出人才,增强文化自信,繁荣象州文化。象州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象州县教育体育局、象州县作家协会和象州县小谷广告传媒中心,于4月起面向全县中小学生,组织开展象州县2022年“小谷杯”文学比赛,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截止5月15日,本次征文共收到作品369篇,其中高中组20篇,初中组69篇,小学组280篇。根据《象州县文艺作品评比规则(暂行)》的规定,聘请广西作家、来宾作家担任评委,进行双匿名评审,共评出一、二、三等奖作品112篇,其中高中组7篇,初中组21篇,小学组84篇。在此,我们将连续发布此次征文比赛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