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鸟的传说(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是2022年江苏省“爱鸟周”第六日,我们一起来认识乌鸫。
乌鸫乌鸦傻傻分不清?
在南方,乌鸫极为常见。乌鸫有时被误认为乌鸦(乌鸦有很多种),其实乌鸫比乌鸦在体形上要小得多、秀气得多,和普通鸽子差不多,而乌鸦体型粗壮。乌鸦的喙是黑的,乌鸫的喙是黄色的,这点极易区别。相较于乌鸦,黄嘴山鸦和红嘴山鸦更易和乌鸫混淆。这两种山鸦体形远大于乌鸫,并且腿都是红色,没有黄眼圈,以此可与乌鸫区分。
乌鸫有什么生活习性?
乌鸫,俗名百舌、反舌、黑鸫、黑鸟、黑山雀、牛屎、八日雀、中国黑鸫。体型略大(约29厘米),全身黑色,但嘴黄色。一年产卵两窝,每窝4-5枚卵。卵呈浅绿色而缀以淡灰色斑纹。孵卵期为12-15天,饲养雏鸟13-14天,即出窝。它是我国长江流域、华南、西南各地常见的鸟。
乌鸫眼尖,对外界反应灵敏,常在田圃或林间地上觅食,以甲虫、蝗、蚊、蝇等多种昆虫为食,冬季也吃果实及浆果,为农林益鸟。
乌鸫的鸣啭在中国无鸟能比?
乌鸫歌声嘹亮动听,和八哥一样是“效鸣高手”,善仿其他鸟鸣。画眉、燕子、黄鹂、柳莺、喜鹊乃至小鸡的叫声,它都学得惟妙惟肖,有时象笛声,有时象箫韵,韵律多变。它的叫声犹如击石,音似“鴶(jiá)——鴶——鴶——鴶”。乌鸫的鸣啭非常丰富婉转,在中国几乎无鸟能与之相比。有人在近两年的记载中发现,乌鸫的叫声有120余种变化,而极善鸣的画眉不过50余种。
乌鸫有什么故事?
从春秋早期到清代中期,乌鸫与八哥一样,被人们当作宠物鸟笼养,后来此风渐微。
在古诗词中,常能看到乌鸫身影。例如,刘禹锡的《百舌吟》中,“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辉。南方朱鸟一朝见,索寞无言蒿下飞。”王维的《听百鸫》中,“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策划统筹:王晓映 任松筠
采写:白雪
美编:杨晓珑
摄影:邹维明
编辑: 刘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