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镖局机构(古代商业运输中的)
古代的镖局又被成为镖行,类似于今天的高级物流保护,最开始形成的原因是为民间的商业往来没有正规机构的保护,史记明清时期“响马,强贼之横行”,商人们迫切地需要一个保护机构,所以在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迅速,镖局也开始出现。
之后因为历史的变迁,随着镖局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其只能也不仅仅是单一的运送货物,更多的是异地汇兑,钱币押送甚至是安保服务,都有镖局的身影。古代镖局主要分为“信镖、票镖、银镖 、粮镖、物镖、人身镖”六大派系,其实说白了,镖局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行当,他们是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人身安全的机构,并从中获得利益。
一、历史上的十大镖局
中国十大镖局分别为兴隆镖局,会友镖局,成兴镖局,玉永镖局,昌隆镖局,广生镖局,同兴公镖局,源顺镖局,三盒镖局,万通镖局。其中以兴隆镖局和会友镖局最为出名。现今认为张黑五所创立的兴隆镖局是镖局机构的鼻祖。
卫聚贤在《山西票号史》中提到“考创镖局之鼻祖,乃系清乾隆时,山西人神拳无敌张黑五,开设兴隆镖局于北京前门外大街”镖局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如若遇上了劫匪,大抵都会说一声“合吾”也就是江湖黑话中“同道”的意思,在民间的说法中则是“黑五”的谐音。而晚清时期的名臣李鸿章也曾邀请过十大镖局中的会友镖局来保护自家的宅邸。
二、镖局的特殊组成与形式
镖局作为一个物流保护机构,其组成既有着一般商业机构的财政系统和管理系统;也有着自身所特有的人员结构,这也是镖局不同于传统商业机构的地方。一般来说整个镖局可以分为镖局主人,总镖头,镖头,镖师,伙计。镖局主人是整个镖局的首脑,一定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比如什么人脉广泛,心思精明,眼光独到,见闻广博,对于镖局主人而言,都只是最片面的东西罢了。
而总镖头,镖师,伙计,便是日常工作的主体,总镖头是众镖师的首领,一般都是江湖上有名的老道或者官府退下的名捕之人,武功高强,行事冷静是他们最显著的特征;镖师则是有一定武功底子,手艺颇多的人,用以辅助总镖头执行任务,往往经验老道,能独当一面的镖师可以替代总镖头的位置;伙计则是一路上负责一些杂活的人,镖局对这一类人没有太多要求,手脚利索者即可。
当时的镖局主要有三种不同形式,分别为自由组合型,武术世家型和正规商业型。自由组合型最为简单,甚至算不上镖局,只是一些习武之人为了生计所结成的小团体,其中并没有明确的分工,成员地位平等,每个人都有话语权,股份也大抵一致,虽然镖局历史发展到后期时出现了“多劳多得”的形式,但总的来说仍然比较原始。
武术世家型比起自由组合型要复杂得多,而且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脉相承,靠的是家族血脉来维系镖局的运转而非单单的一个“利”字,族内成员地位按家族辈分划分,不过后来许多家族型镖局都有了招贤纳士的举动,对于这些“外来人”,在地位划分,股份份额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雇佣关系。
正规商业型是现金认为的古代镖局最成熟的形式,也是镖局中最广泛的存在形式,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相对成熟的利益分配制度,以及比前两种镖局都强大的人员补给系统,不论是运镖的安全性,还是对客户的保障性都远高于其他两种形式的镖局。
三、生存之道
镖局的生存之道在于两方面,其一是对社会关系的处理;其二是运镖过程的保障。在对于社会关系的处理上最主要的体现就在镖局与客户之间。在于客户打交道的时候,总会周到地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不管是业务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一是怕生意做不成,二是因为能请得起镖局的多半也是些权势之人,所以在与雇佣者打交道时,镖局之人往往自觉遵守“三不”的规矩。
第一,不与其女眷接触,为的无非就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缠,让客户心里踏实;第二,不会过问托运之物是什么,古代发财的人,那些钱也大多不干净,保不齐行囊里就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一旦被曝光,便免不了麻烦;第三,不会亲口讨赏,往往生意结束后,客户都会主动犒赏运镖的人,给足“小费”,而一群武艺高强之人主动讨赏,就难免有敲诈勒索之嫌。
四、镖局的精神特质
镖局的精神特质大多体现于他们的工作中,这些精神也反映着古代镖局最真实的样貌。“以和为贵”。镖局之所以得以完好无损地把镖车运送到目的地,在很大程度上所依仗的不是一身好强的武艺,而是“以和为贵”的待人精神。镖行中有苦老话“三分保平安”,所谓“三分”就是三分带笑,三分让理。
经验丰富的镖师都是以谦和的面目示人,不管是行车时还是住店时,只要与人发生矛盾冲突,第一解决方式绝对不是以武力,而是礼让三分,尽量采用“化干戈为玉帛”的方式解决。比如路上的一些“地头蛇”,虽然有着相当规模的势力,但往往不会像一般强盗一样劫财,却喜欢争强斗勇,为的不过争一个面子,这时候发生冲突,最划不来的就是镖师一方,这种精神,也是镖师们行走镖路的护身符。
“忠实守信”。对镖师们而言,“和”不仅是护镖的一种手段,更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但当货物或者雇主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总会站在第一位,对他们而言这是职责所在,是原则问题,也是一个镖局立世最根本的东西,一旦与雇主签订镖单,就形成了合同关系,他们就成为了镖车与再来威胁的一道屏障,根据明清时期相关文献的记载,这一精神也始终贯穿着镖局的历史。
“先礼后兵”。虽然镖师们都倾向于以非武力的方式解决问题,但这也只是护镖的一种手段,倘若保护镖车与自身安全不可兼得,那么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施展自己的家当,明末清初的魏禧之这样形容镖师“善骑射,用骏马小箭,箭曰“鸡眼”,马曰“游龙”,往来飞驰,分毫命中。巨商大贾常募捐款以护重赀,彼与俱则竖红标,故曰“标兵”,贼不敢伺。”可见时人对镖局的信任,以及镖师们高超的武艺和“不惧武”的精神特质。
五、镖局的兴起与落寞镖局兴起于明朝,在清朝时期发展到巅峰,其间存在500多年的历史。镖局的前身是标客,是富商和权势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花钱培养的保镖、门客,这些人便是早期的标客,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确切的记载则是出现在明朝嘉靖年后。
此时这些标客并未组成专门的商业组织,长久以来都以门客的形式生活在他人的世界里,直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商人进行长途贸易时,需要有人能保护自己以及财务的安全,使得一些落魄的习武之人和传统标客有了生存的门路,随着近代工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崛起与社会治安的动荡不安,他们的业务逐渐扩大,镖局也因此兴起。
然而伴随着清朝的灭亡,大量的新式事物涌入中国,镖局行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1921年,随着会友镖局宣布解散,中国的镖局历史画上了句号。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镖局从巅峰到沉寂也不过一百多年时间,为何?原因有三,其一,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让交通更加便捷,南北联系更加简单,镖局的低效率运输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其二,西洋枪支的使用,让一贯以武术行走天下的镖师窘迫不堪,虽然鸦片战争以后,镖师们率先使用枪支,但与武术不同的是,枪支是有门路,有钱就可以拿到的东西,也就是说普通人也可以拥有与镖师一样的战斗力,这让原先体术上的差距大大缩小。其三,鸦片战争以后,各大城市都出现了正规警察管理治安,商业往来也不再需要镖局的保护,财产的流通可以通过银行的汇率转化实现,镖局的生存空间早就被压缩地所剩无几。
六、总结值得一提的是,会友镖局在解散时,能拿出手的仅有一碗面条,这是镖局末期最真实的写照,但不管它的结果如何,镖局在我国历史上都是现象级的存在,也为现今许多物流安保公司提供了借鉴的典范。
参考文献:
1、《真实的镖局》朱江明
2、《镖局的变迁》王茂
3、《古代镖局的起源及兴盛》陈宝良
4、《山西票号史》卫聚贤
5、《从社会生态看清代民间镖局》王尔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