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建筑的命运(向一座建筑致敬)
何立伟我开车离开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时秋阳还高悬在灼热的空气中,缓缓的长长的斜坡,迎面走来前前后后三五成群的人,他们兴奋地说着话,打着手势,手里拿着苹果和华为,他们可能是外地人,也可能是本地人,结伴而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就像他们即将迈入的这座艺术殿堂我身后的建筑在车头的反光镜中像埃及金字塔一样庄严,通体明亮她是我,也是这座城市的人们的心头之爱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一座建筑的命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座建筑的命运
何立伟
我开车离开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时秋阳还高悬在灼热的空气中,缓缓的长长的斜坡,迎面走来前前后后三五成群的人,他们兴奋地说着话,打着手势,手里拿着苹果和华为,他们可能是外地人,也可能是本地人,结伴而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就像他们即将迈入的这座艺术殿堂。我身后的建筑在车头的反光镜中像埃及金字塔一样庄严,通体明亮。她是我,也是这座城市的人们的心头之爱。
这座名为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的建筑开馆于2017年9月16日。
五年之后的今天,她刚刚获评为“2022年度长沙市十佳文旅消费新场景”。五年来的荣耀远不止这个,她获得过“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合作单位”、“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南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以及与法国大使馆成立的国内唯一一家“中法影像艺术交流基地”等一系列从国内到国际的响亮的荣誉和美名。7月,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委托,中国美术馆就我国公共服务体系运作机制成立专项课题组,就“民营美术馆运营情况”课题,专门选定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作课题深度调研单位。一座民营影像艺术馆受到民间和官方的广泛瞩目、深切关注,必定有其不同凡响的原因。
我以为,一座城市要让人肃然起敬,让人心向往之,必需有一些了不起的公共建筑矗立在这座城市的地理与心理的空间,才能支撑起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格局和调性,在蓝天下闪烁着地域性与世界性连接与融合的文明之光。在长沙,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无疑已成为了这样的地标性的公共建筑。长沙人亲昵地称她为“谢馆”。她吸引着人流、目光、心跳和所有的节日、周末甚至夜晚,吸引着戴旅游帽的外地游客,也吸引着热爱生活和艺术的本土人群——尤其是年轻的后生和妹子。我每次到谢馆,都看到熙熙攘攘的青年男女在那里打卡,拍照,观展,然后把笑容怒放的照片九宫格发到朋友圈,让朋友们晓得,也是让世界晓得,“我在谢馆!”于是引来点赞和一波翘大姆指或微笑的表情包。长沙这几年迅速成为了国内外闻名的网红城市,无其数的人们通过各种交通工具涌入了这座洋溢着人间烟火味的又古老又时尚的新一线城市,即使疫情当前,上半年,来长沙旅游的人数也惊人地达到4414.26万人次,带动的消费指数当然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半年的旅游收入近接500个亿。潮水般涌来涌去的游客们喝茶颜悦色,吃文和友龙虾,爬岳麓山看日出云天,到桔子洲头看湘江北去,然后到谢馆打卡观展,或参加谢馆发起的洋湖公共艺术季跨界多元的人头攒动声浪震天的活动。不用说,谢馆成为了网红长沙的网红打卡地。
一座由谢子龙先生私人创建的国内目前最大的公益影像艺术空间,一座由魏春雨团队设计的获得过亚洲地区最高建筑设计大奖“2019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公共设施——文化及机构建筑类金奖”的面积一万余平米的公共建筑,在洋湖湿地,在湘江河畔,在岳麓山下,是长沙的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也是外地游客们的必到之地。她拔地而起的形体壮观、优雅、现代、庄严,拱托起艺术的神圣、崇高,也呈现出长沙的城市生活像影像胶片一样,有着巨大的宽容度与精神性。五年来,她渐渐成为了长沙人心头的骄傲之一。“我在谢馆”和“我在去谢馆的路上”,也成了长沙人或外地游客的引以为傲的口头禅。
这座昂首屹立的怀着“还中国影像艺术一座殿堂级的艺术馆”初心的公共建筑,集影像收藏、学术研究、展览展示和公共教育四大板块于一体,构建着中国最丰富的历史摄影馆藏系统,她的一万多件馆藏影像作品,由中国早期历史影像收藏、现当代影像艺术作品收藏、和影像器材收藏三大部分构成,影像内容则包含了达盖尔、锡板、蛋白、立体照片、玻璃底片、银盐等等多材质多形式的历史演化,通过一系列具有国内和国际最高水准的影像艺术展事和活动,谢馆俨然成为了高强度现代生活下普遍有着焦虑与困惑的人们的一处精神治愈地。影像艺术给人美的享受,也给人灵魂的抚慰、心境的提升。
为了影像艺术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谢馆成立了学术委员会,由中央美院教授王璜生任首届主席,其他四位委员:顾铮、曹庆晖、郑慧华、赫拉尔多.莫斯克拉,都是国际国内权威的影评家和策展人。
我参观过谢馆的几乎全部的展览。从罗伯特·卡帕到费利斯·比托,菲利普·拉梅特,从朱宪民到解海龙、梅生,那些彩色的和黑白的影像,那些最具影像艺术史意义的摄影家和他们的作品,树立起国际的和中国的摄影艺术审美高度,也展现出一座民营艺术馆的博大的视野和高迈的情怀。那些千分之一秒快门的瞬间艺术,凝固了永恒的人性的光芒和时代的表情。每一次的观展,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精神的唤起。五年来,谢馆举办的这样的展事,已达59次之多。谢馆举办的每一次影展,其实都是一次功德的施与,她让艺术和人性的光辉普度众生。
当“中法新视觉艺术展”、“当历史回归彩色”、“典藏中国”、“青年艺术计划”这样一些深具学术性又引发大众话题性的展事在谢馆展开,她引起了国内所有影像艺术机构同行们的侧目和敬意。当她以“影像艺术 城市客厅”的自身定位展开一系列跨界活动,打造着“洋湖公共艺术季”、“艺术馆跨年夜”、“XPM湖畔集市”、“天台音乐会”、“XPM夜间剧场”等全新品牌和全新消费场景,她完全超越了艺术的沙龙性,成为了艺术融入长沙的城市日常生活的精神集市。只要不是闭馆休息,谢馆日日都是节日,充满了闹声、笑声、手机快门声,充满着神圣的庄严也充满着轻盈的喜悦。一座公共建筑在尽其所能地创造着一种以艺术和审美为内蕴的全新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这便是人们喜爱她的原因。
同时,谢馆作为公益艺术机构,尽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自觉,五年来举办了大大小小1000余场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王璜生先生就给长沙市民讲过公共课:“从《中国人本》项目分享中国影像收藏”,复旦大学教授顾铮先生也讲过“哈佛大学博物馆的影像艺术收藏发展”讲座,他们把学术普及给普通的民众,开拓着人们的文化视野。在1000余场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也有幸地参与过其中的一场。我在师大艺术学院讲的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的体会:“影像无处不在”。
谢馆与时俱进地更新着自己的艺术方向,拓宽着自己的新的可能,从重点关注具有艺术史意义的经典影像扩展到当代艺术影像的时尚性与潮流性,自2019年3月举办“夏永康·越轨”展开始,谢馆尝试着引入自带流量的时尚潮流摄影展览,并成功获得凯迪拉克、博世家电、保时捷等一线商业品牌的认同与赞助。“青年艺术计划”则持续为青年艺术家提供艺术创作、展出、出版和艺术驻留等机会,扶植、助力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发展。今年7月,“青年艺术计划”项目的“屏幕织法”,被评为“长沙市2021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外宣品”。谢馆的舞台的腾挪空间变得越来越大了,一切皆有了可能性。
如今,谢馆与美国、法国、荷兰、德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展开了国际影像艺术项目交流合作,接待过众多的国际文化交流大使,国际顶流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她迎进来又走出去。她已有资格和国际影像艺术平等对话。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成立五年了,馆长卢妮女士跟我说,谢馆五年的成长,何老师你是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我想想也真是,从魏春雨团队拿出最初的设计方案进行小范围讨论,到谢馆落成我为她写下“谢子龙影像艺术馆馆记”刻在馆内前坪草地的石头上,到参加她几乎所有的展事和活动,我的确亲历、见证并参与了她的整个五年的成长历程。我很欣慰,也很骄傲。
不长不短的五年,谢馆在我心中伟岸地矗立了起来。她是一座了不起的建筑。她属于我们亲爱的长沙,也属于中国和世界。
属于艺术,也属于生活,属于众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