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君子之道的感想(余秋雨129.生命形式)
不谄上而慢下,不厌故而敬新。 —— 王符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卢梭
我现在正在讲君子之道的第七项,叫君子有礼。君子之道的一切都要融化在行为规范里边,那么这个君子之道就成了一个生命的形态了,这个生命形态互相传染,互相敬重,这很重要。我们不要把它看成是表面的形象,好多人过去都认为形式不重要,不,这个地方,形式就非常重要。
礼是重要的生命形式我曾经给航空公司的朋友们讲过一个道理,我说航空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尽管有胜负,但是各个国家之间的信任度非常差,大家对于人类和人类之间能够沟通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点。因为到处还是废墟,到处是轰炸的遗迹,到处是恐怖的记忆。
但是谁也没想到,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航空业,航空小姐们的那些礼仪,使大家、各国的政要感觉到人类有一种通行的体态,有一种通行的微笑,有一种通行的温暖的话语。这个时候在天上飞行的那个飞机,它就成了一个个礼仪的普及体。随着一道道航线的沟通,人们就知道有这样一些礼仪,可以让大家对人类有一种更正面的认识,这里礼仪就成了一种正面的内容了。
如果讲到再晚一点的话,北京奥运会期间,我记得有媒体进行一些调查,问那些外国来的运动员和外国来的观众,你们对这次奥运会印象最好的是什么? 是比分,还是城市的保安,还是旅馆的接待,还是饮食?好多外宾留下了最好的印象,是我们志愿者的礼仪。
这些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经过极短期的训练,他们的礼仪,非常简单的礼仪,一点不复杂的礼仪,全世界都能看得懂的礼仪;他们好多外国人说,这是中国文化的简要读本,在他们身上看出来了。我当时看到这个评价的时候真是很高兴,仅仅是你的热情,你的笑容,你的非常准确无误的姿态和你的关心的表情,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就是文化本身,所以在这一点上礼仪确实非常重要。
我们中国古代这一点我觉得值得感谢了。我们有很多很多节日,一年四季有好多好多节庆,这些节庆都是礼的普及。那么这些礼仪组合在一起,一年到头有无数次的礼仪的普及的教育,而这个教育又和活动连在一起,很亲切,没有太多的让人不高兴的色彩,所以礼仪就慢慢地普及了。
这里边有一些作为君子之道的话,它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论述。《左传》里边专门讲到,君子的礼,它的高贵如果能够让人家对象也能感受到、能够传染开去的话,那就是礼。把你的高贵传给对象,让对象再传给社会,那就是礼仪。你不要看小小的礼仪,只是一些表面上是外部的表情和动作,效果如此之大,就传达高贵。
《晏子春秋》里边讲得更彻底,这不是高贵和不高贵的问题。《晏子春秋》认为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礼。这个话我听起来有一点义气的成分。人和禽兽的区别,有没有礼。这个话我能够理解,写的人一定是看到了生活当中大量的恶行、恶状的恶象、没有礼的这种怪象以后,不得不气愤地骂一句。如果无礼,那就是禽兽,他的意思就是这样,如果无礼的话,你就是禽兽,他可能看到的恶行、恶状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认为礼仪是人和禽兽的区别。
我们且不要讲这么彻底的话,把没礼的人说成是禽兽,这一点过分了,但是我很喜欢《左传》里边的一个比喻,他说,礼是人的躯干,没有礼,一个人就没法站立在大地上。这句话我很想请今天听课的朋友们记一记:
“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
礼是一个人站立起来的躯干,如果没有礼,人就无法站立在大地上。进一步推演开去,后面又讲了一句话:
“礼,国之干也”
它既然是人的躯干,那当然也是国家的躯干。这个讲得很大,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我们那么重视那么多的礼仪。
大家很可能看成是形式主义,但是《左传》告诉你,你认为形式主义的这一切,是人之躯干,国之躯干。人为什么要穿衣服?为什么那么讲究?为什么鞋子裤子都要有,那就是礼的一种简单的形态。你说我完全不讲,那你就没法站立在这个土地上,那国家也是一样,地方也是一样,都需要有礼仪来表达自己的形态,现在好多单位也是一样。
礼的最高等级礼,这种行为规范主要出自于两种态度,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帮助。我们古代的圣贤们反复讲的两个态度,一个态度叫敬,敬重人的敬,尊敬的敬;第二个叫让,就是谦让的让。请记住,如果你们要读中国古典的修养书的话,这两个字绕不开的,一个叫敬,一个是让。这我要分开来说一说,先说敬。
孟子说“有礼者,敬人”,这是孟子说的。墨子讲得更彻底,什么叫礼,敬也。一个有礼的君子,他表达出来的主要形态是对他人的尊敬,敬在这里边有一点不一样的是,他高看他人一眼,而不是西方式的平视。西方总的说来是比较平视,但是中国古代要求的敬,就是对对象高看一眼。
我们中国古代,可能在实践上有一个偏差,就是把尊敬的态度往往是交给长辈,交给亲友,交给上级,交给官员。但实际上,这里所说的君子之敬,它是有独立性的,并不一定是家族伦理和官场伦理的附属品,它是有它的独立性。一个君子,如果在偶然相遇的陌生人的身上,他也能看出值得我们尊敬的地方;即使没有看出,你也表示尊敬,那么这种尊敬就具有独立的价值。
你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一个陌生的土地,一个陌生的街道上,看到大量陌生的人,你完全不认识他们,但是你对他们也表示尊敬的话,这证明我们所说的敬具有独立的价值,而不是家庭伦理和官场伦理的附属品。我本人经常在彼此陌生的公共空间发现真君子,一旦发现就会驻足良久,想很久很久,正是他们对陌生人的尊敬,换来了我们对他们的尊敬。
我经常记得这么个事情,我当时在考察世界重大文明的时候,我们到达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山城,不认识路了,因为那儿很热闹,路又很多,山势也不平,很险峻。我们问了路边的一个老人,他想了半天给我们指了一条路。但是他后来发现自己有可能指错了,我后来听他的话讲,他觉得我们会听错他的话,他居然爬山的台阶,爬很高很高才能拦住我们绕着公路绕上来的车,他白发苍苍地拦在路当中,告诉我们,我就是刚才山下你们问我路的人,我觉得我的回答不行,我的回答有可能会让你们误会;所以我还要指一下,在这个路口你们必须这么走,否则你们会搞错。
他不认识我们是谁,我们也不认识他是谁,到最后我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我更不会知道他的名字。居然这么一个陌生人,对于外部的旅行者表示着如此的尊敬,我看到他的背影,我们也不能不对他表示尊敬。
在公共空间里边,一个不存在家族伦理和官场伦理的环境里边所表现出来的尊敬,那是礼的最高等级。这一点我们中国在礼的实践上往往有偏差,我们往往把礼作当家族伦理和官场伦理的附属品。
敬是做人的基本素养孟子,在他的书里边讲“敬人者,人恒敬之”。你只要一个人,经常敬重周围的人的话,周围的人也一定会尊重你。这个我对年轻朋友有点理解,有好多人把它看成是利益交换,觉得他对我好,所以我也要对他好,或者说他有学问,所以我要对他好,总要找到一个理由。其实不是这样的,敬人这个概念,不需要找理由。
你是对普天下生命的一种尊重,你对我们共同来到这个地球的一种生物的尊重,对这种尊重你一定会换来正向的反馈,而不仅仅是利益交换、仅仅是我生存的一个A到B、B到C的简单逻辑的置换,不是这样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学会敬。这一点后来曾国藩在这方面也讲了很多,敬,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一个素养。
“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曾国藩
曾国藩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听我的大学老师讲叶圣陶先生,叶圣陶先生后来做了教育部副部长,他年纪已经很大了。我的老师当时很年轻,因为他们同班同学有叶圣陶先生的家里边的人,他们去看望他。一批儿孙辈的小伙子去看望一个老人,老人又是高官,不仅高官又是一个比较著名的作家,那他会怎么样呢?
我老师说,只要他接待的人,他一定送到大门口,这么一个高官,他一定送到大门口,而且把两手举起来作揖,深深地作揖。这一点我很感动,他非常地讲究礼仪,这是我们一代文化人的一个优点。这个不分年龄也不分理由,也不见得你们的吵吵嚷嚷谈话使他得到多少教育,不是,他就是礼。
还有譬如我也看到材料,蔡元培先生当时做北大校长的时候,他要请好多观点不同的名教授到北大来,才能够组织中国最佳的一个教育机构。但是大家知道吗?那个时候第一教授少,名教授更少,而且名教授多数都是怪脾气。蔡元培校长每到要发工资的时节,他完全按照古礼,不让你们这些名教授到财务科门口去排队领工资,不是,绝对不能。他总是用他的马车,来到教授的住宅前。
教授知道校长亲自来奉送薪水了。但是他们两个不谈薪水,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人的一个传下来的好习惯,不谈薪水。他们只是互相问身体,互相说,教授,我前不久看到杂志上有你的一篇论文,这里边有三个要点……就这个过程当中,蔡先生的秘书已经把一包薪俸交给了这个教授的太太或者教授的儿子,等于这样。好,马车声又响了,他又离开了,到另外一个教授家去了。这就是蔡先生他们所选择的礼仪。
蔡元培时代是北大的巅峰
由此我想到我们这些人是不是在生活当中,也能增加一点点我们过去很不在乎的礼。就像我们在奥运会的时候一样,就像我们航空小姐在飞机上做的一样,增加一点礼,让我们的形象更美,让我们的态度更好,让世界和我们的关系由于礼仪,组结的更加和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