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是一种不祥之鸟吗(从神鸟到不祥之鸟)
今天一提起乌鸦,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是一种不祥之鸟。但是您知道吗,乌鸦的形象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丑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乌鸦甚至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视为是一种祥瑞之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呢?这里面的原因可就有意思了。
一、神鸟
古代,尤其是在上古时期,鸟类一向是各个部落的图腾,很受人们崇敬,《山海经》中就曾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在上古人眼中,太阳每天都是由乌鸦背负运行的,给大地和人民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因此上古时期的人们,极为崇拜乌鸦,认为遇到乌鸦是吉兆。给您说,不光遇到乌鸦是吉兆,就连梦到乌鸦也是大吉大利。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宋昭公,就曾梦见一片乌鸦,醒来之后他大喜,说这是好事即将到来的预兆。说来也是巧了,不久之后,宋国的军队在一次战斗中果然大获全胜,乌鸦是吉兆的这种说法,也传的越来越广,百姓纷纷视乌鸦为吉鸟。估计您要问了,为什么是乌鸦被视为神鸟,而不是麻雀、喜鹊等其它鸟呢?
据传是这样,在文明刚刚发展的时候,古人常把太阳视为至高无上的神明居所,而人们在观察太阳时,发现周围有黑云、太阳中有黑子的现象。小黑点具体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但因为是出现在太阳上,再加上人们又很崇拜鸟类,于是,“阳乌”“金乌”就成了太阳的代名词,乌鸦也就成了一种神鸟,甚至是备受敬仰。商朝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阳乌载日画像石
二、孝鸟
不过到了汉代,乌鸦身上的神鸟光环开始逐渐消失,这时候的乌鸦不再被视为神鸟,而是被视为孝鸟或者慈鸟。《说文·乌部》有言:“乌,孝鸟也。”《广雅·释鸟》也说:“慈鸟,乌也。”为什么此时的乌鸦成了孝鸟呢?
一方面,是到了汉代,社会进步了发展了,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迷信太阳神,乌鸦被神话的程度也就自然不如从前;另外一点,就是乌鸦身上的一种习性--反哺,赋予了它新的象征意义。众所周知,儒学是汉代的社会主流思想,而孝是儒家核心文化之一,所以,汉朝是一个信奉“以孝治天下”的朝代,前有汉文帝为母尝汤药,后有汉景帝服侍母亲养病,皇帝都带头成了大孝子,百姓们自然是纷纷效仿。
不少文人墨客,甚至用乌鸦反哺来表达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之情,还留下了不少佳作。你像李密就曾在《陈情表》一文中,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来表达自己要孝顺祖母,不愿出来做官的决心。
三、晦气恶鸟
您要问了,既然乌鸦给人们的印象一直不错,那为何后来成了晦气之鸟呢?这个,就要说宋朝了。从宋朝开始,乌鸦的形象发生了大反转,彻底被黑化。原来,宋朝人喜欢白色,不喜欢黑色,以皇帝为首的上层阶级都将白色、紫色这样的颜色看作是大吉之色。虽然乌鸦种类多,颜色也不相同,但是在我国,比较常见的还是黑色。
在这种情况下,漆黑的乌鸦就不受人们喜欢了;其次,跟乌鸦的一个习性喜食腐肉有关。有朋友可能知道,乌鸦的嗅觉很灵敏,喜食腐肉,哪里有腐肉,就有乌鸦。而腐肉,在宋朝人眼里常常跟死亡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乌鸦也就与死亡、不祥联系在了一起。人类畏惧死亡,因而也厌恶乌鸦;最后一点,地理环境,也是造成乌鸦被黑化的一大原因。
在宋代,原本一开始,是南方人厌恶乌鸦喜欢喜鹊,北方人则恰巧相反。但是,靖康之耻后,随着北方的汉人们纷纷南迁,再加上南宋王朝建立后,南方文化日渐繁荣,乌鸦是恶鸟、代表不祥等观念,也逐渐影响到了北方南迁过去的百姓。久而久之,乌鸦是恶鸟的这种观念就彻底占了上风。
其实,乌鸦“身份”的演变,从某种角度说,也折射出了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思考。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可以破除这种迷信和成见,去客观地看待。
延伸阅读
乌鸦其实是一种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鸟类。首先,乌鸦是“一夫一妻”制的典范,它们严格遵守终身一夫一妻,多栖息于林木和山崖上,在黑色的羽毛下尽显纯洁和坚贞。其次,乌鸦十分孝顺,幼鸟长大之后不会离开父母,而会对父母进行照顾,称为“乌鸦反哺”。
再次,乌鸦是一种极为聪明的鸟,智力居鸟类首位,是当之无愧的鸟中“状元”。为了达到目的,它们往往会开动脑筋想出许多办法,除了小学课本里大家熟知的《乌鸦喝水》外,它们还会将坚果扔到马路中间,让汽车轧碎后再飞去取食。最后,它们以昆虫、腐肉等为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益鸟。
乌鸦喜群栖,集群性强,一群可达几万只。群居在树林中或田野间,为森林草原鸟类,主要在地上觅食,步态稳重。除少数种类外,常结群营巢,并在秋冬季节混群游荡。杂食性,吃谷物、浆果、昆虫、腐肉及其他鸟类的蛋。
很多种类喜食腐肉,并对秧苗和谷物有一定害处。但在繁殖期间,主要取食小型脊椎动物、蝗虫、蝼蛄、金龟甲以及蛾类幼虫,有益于农。此外,因喜腐食和啄食农业垃圾,能消除动物尸体等对环境的污染,起着净化环境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