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电影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长津湖里没讲的4件事)

#我和祖国在一起#

长津湖电影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长津湖里没讲的4件事)(1)

转载自 朝文社(ailishi777)

01

吃草根的战士

说到长津湖畔零下三十五度酷寒里,那些穿着单衣发起冲锋的志愿军战士。

好些后人都在痛惜他们“缺棉衣”。但在许多亲历者们的记忆里,当时比缺棉衣更严重的,是缺粮。

缺到什么地步?

以当时志愿军某军的后勤报告为例:从长津湖战场到后方,就算军部所有汽车都用上,也只能做到五天往返一次,运来68万斤食物。

可这五天里,一个军的食物消耗量却高达85万斤。

“光是部队每天吃饭,都无法保证”。

这还是在一路顺利,没有遇到美机轰炸的情况下。

更多的情况是,大量的粮食物资被炸毁在路上。

27军45辆汽车,第一次运输就被炸毁39辆。

有时从后方起运两三万斤粮食,能平安到前线的,不过两三千斤。

所以在长津湖战役总攻前,“缺粮”成了严重威胁。

《长津湖》电影里“易烊千玺啃土豆”的一幕让人动容。

但能吃上土豆的部队,都算是条件相当好的。

当时即使是师首长,大多也只能分到两个土豆。

有的师三两天都没有粮食送到,有的即将担任主攻任务的连队,断粮竟长达一个星期。

饥寒交迫的战士们只能用刺刀挖掘冻土,挖出草根充饥…

长津湖电影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长津湖里没讲的4件事)(2)

但是,在前线采访的志愿军记者却亲眼见证,即使在啃草根的情况下,战士们仍然斗争昂扬。

在战斗的间隙,战士们会兴冲冲的讨论着“仗打完了祖国富强了会是什么样”。

有的年轻战士憧憬着将来家里“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天天过年一样”的日子。

热烈的憧憬之后,就是寒风呼啸里,一场无比残酷的战斗。

多少可爱的战士,就是满怀着这样的热望,在缺衣少食的困境下,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展开一场场殊死拼杀。

他们之中很多人,都长眠在这片战场上。

02

拉不上阵地的大炮

电影《长津湖》里,七连神准的迫击炮,叫吴京扮演的“伍连长”兴奋到“喊爹”。

不少观众却大惑不解:怎么我军只能用迫击炮,大炮哪去了?

其实,长津湖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们,当时更是“盼大炮”。

虽然好些“历史票友”常说我军在长津湖“以多打少”。

但在长津湖的新兴里、柳潭里等地,遭到我军压缩的美军,数量却超出我军预估的四五倍,火力更是绝对优势。

长津湖电影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长津湖里没讲的4件事)(3)

就以新兴里战场为例,美军往往在夜战里收缩阵地,天亮后迅速对我军发起反冲锋,每一次反冲锋,他们都会先以强大火力掩护步兵冲锋,一旦步兵被我军击溃,其坦克就会正面佯动,主力绕到我军侧翼攻击。

哪怕我军在夜战里突破了敌阵地,美军士兵也会趁夜潜伏,然后在我军背后疯狂反扑。

志愿军在进攻新兴里一栋房子时,就遭到了美军这种“难缠”打法,反复攻击五次才肃清残敌。

在这种拉锯战般的煎熬里,如果有大炮,仗就好打多了。

可新兴里战场上的27军参战各部,总共才27门大炮,每一门炮在进入阵地前,都常遭到美军飞机的轮番轰炸扫射,有的大炮就算抵达作战位置,在长津湖的冰天雪地里,也难以拉上阵地。

在缺少机械化装备的情况下,想把一门炮拉上阵地,就要动用16匹马。

于是少数好不容易上了阵地的大炮,才打了七八发炮弹,新兴里残敌就已逃窜。

更让人痛心的是,比起电影里“美国飞机扫射七连”的一幕来,美国歼击机对我军重炮部队的扫射却更凶残。

新兴里战场上的我军炮兵刚撤出阵地,立刻被美国飞机盯上,16架美国飞机对我军炮兵进行了近四个小时的疯狂扫射,全炮团仅战马就损失87匹。

前线记者记载:“死人和死马躺满了山谷中的雪地…炮团还没有全部投入战斗,就损失了一个营的战斗力。”

就是在这遭到敌人凶残反扑,且得不到重火力支援的情况下,我军硬是将新兴里的敌人包了饺子,成建制歼灭敌第七师31团全部和32团一个营以及榴弹营全部。

长津湖电影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长津湖里没讲的4件事)(4)

被我军缴获的北极熊团团旗

03

用尿把枪栓滋热

长津湖血战里,中美双方打红了眼,激烈的战斗不止在电影中的新兴里。

比如被我军压制在柳潭里的美陆战一师第七团和第五团,也对我军柳潭里的两个高地展开疯狂反扑。

特别是1282高地的争夺战,高地在一天里反复易手,最终在天亮时被我军守住。

参战的27军3连全连232人,最后仅剩32人。

该连副连长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敌人的火力太强了……冲锋的时候,千万别喊,别出声,悄悄打。”

而这,也是抗美援朝战争早期,多少烈士以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

长津湖电影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长津湖里没讲的4件事)(5)

杨根思

在下碣隅里东南角1071.1高地争夺战里,28岁的杨根思拉响炸药包,与四十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当天下午,美国陆战一师为增援下碣隅里的美军,又派出了一支装备精良的特遣队。

这支特遣队也很快与我军交上火。

可此时的志愿军,已经严重困难,一位参战老兵回忆说:“零下二三十度的酷寒里,志愿军战士的枪栓都已经冻到拉不开,作战时竟然要用尿把枪栓滋热。”

但就是这样的困境下,志愿军依然勇猛进攻,叫特遣队陷入分割包围。

最后,经过两名美国被俘军官的喊话,在这处被美国人称为“活地狱溪谷”的战场上,40名“特遣队”残兵向我军缴械投降。

与其说,他们是被同胞劝降,不如说,是倒在我军坚韧的意志面前。

04

抢不到的物资

每当说起抗美援朝早期,我军的困难处境,也常有人大惑不解:没有吃没有穿,我们可以从美军手里缴获嘛。

事实是,从美军手里抢吃抢喝,比从美军手里缴枪还困难。

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一位亲历朝鲜战争前线的老记者,就在其回忆录里感慨说,上世纪50年代美军的供应水平,比八九十年代人民解放军的供应水平还要好。

每次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堆积如山的,都是美军的牛肉罐头、猪肉罐头、奶粉等物资。

可是这些诱人的物资,大多到不了志愿军战士手中。

因为美军飞机很快就会杀来,狂轰滥炸,许多物资就这么眼睁睁被炸没。

长津湖电影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长津湖里没讲的4件事)(6)

美军的机械化部队

甚至,我军在长津湖战役里缴获的大量美军汽车、坦克等装备,由于当时部队缺少会驾驶的战士,也只能白白扔在原地,眼睁睁看着被美军炸得精光。

特别让我军战士愤怒的是,美军撤走时,也常将仓库搬得精光,搬不走的物资他们宁可炸掉烧掉。

长津湖战役尾声阶段,88师收复朝鲜兴南港时,部队刚接近港口,美军就把所有物资统统引爆。

“看着冲天大火,指战员都摊倒在雪地上”。

这“快速炸物资”的操作,也让美军在回忆朝鲜战争时无比自豪。

很多美军还因此立功。

单是仓皇逃出的美国陆战一师,就因此获得了87枚勋章。

可在长津湖战役之前,美国人并不是这么想。

比如,当陆战一师被围的消息传来时,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军陆战队司令特文宁只是轻松的说“我真为那些中国佬感到惋惜”。

而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前,美联社记者也嘲笑说“中国太大了,又穷又乱。”

而就是这样一个让他们满怀蔑视的国家,在一场长津湖血战后,竟然让他们有逃出生天的庆幸,让他们会为捡一条命,多炸掉一些物资连呼幸运。

美国女记者希金斯讽刺说:“他们(美军)如果再受到一次打击,究竟还有没有再次逃脱的力量”。

长津湖电影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长津湖里没讲的4件事)(7)

看懂这样的对比,相信每个人都会明白,一场抗美援朝战争,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当得起我们沉甸甸的敬意。

参考资料:孙佑杰《鸭绿江,告诉你》、罗学蓬《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王树增《远东:朝鲜战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