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导航(安徽省临泉县概况)

临泉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1934年9月,析阜阳县西乡设立新县,因县城濒临泉河,故名临泉县,1935年1月正式成立临泉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临泉导航?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临泉导航(安徽省临泉县概况)

临泉导航

临泉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1934年9月,析阜阳县西乡设立新县,因县城濒临泉河,故名临泉县,1935年1月正式成立临泉县。

临泉县地处安徽省西北边界,与皖豫两省9个县市区接壤,县域面积1839平方公里,人口227.2万,辖23个乡镇、5个街道、1个省级经开区、1个省级产业园、395个行政村(居、社区)。临泉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暖而多雨,冬寒而少雪,夏热而雨水充沛,秋爽而天气晴朗。

临泉文化灿烂。有姜尚故里、杂技之乡、红色足迹、中原牧场“四张名片”。全县有杂技、魔术、马戏团队1000多个,演出遍及全国各地,“肘阁”“抬阁”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临泉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畜牧养殖重地,农牧产品量大质优,每年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1/500、全省的1/30,“临泉五宝”(虎头姜、领头羊、芥菜、谭笔、贡文王)闻名遐迩。临泉特色产业突出。中能化工、文王酒业两大骨干企业分别是全国同行业百强企业和全省民营十强企业,“泉河”“文王”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建制沿革

临泉,古称沈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公元前1042年,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被封于此,建沈(子)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寝县,西部置平舆县。汉改为寖县,同时在西部置鲖阳县,在今鲖城置鲖阳侯国;永建元年(126年)封刘显为阜阳侯,置阜阳侯国;还置有平舆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褒信县置沈州,把原褒信县分为鲖阳县和沈丘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在今县东南部置高塘县,六年废,入汝阴县。贞观元年(627年)废鲖阳、沈丘两县交入汝阴县。神龙二年(706年)分汝阴复置沈丘县仍属颍州。北宋属京西北路顺昌府管辖。明初,废沈丘县,降为沈丘镇,入颍州,属凤阳府。1667年成立安徽省,沈丘镇属安徽省颍州管辖。

1914年,安徽淮北设淮泗道,临泉地方属淮泗道阜阳县。1928年废道存县,临泉仍属阜阳县。1934年9月,析阜阳县西乡设立新县,因县城濒临泉河,故名临泉县,1935年1月正式成立临泉县,驻地沈丘集,属安徽省第七专员公署。县下设三个区。民国28年(1939年),改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查区。1947-1949年分置临泉、泉南、泉阳3县和临泉市,统规豫皖苏区四地委、四专属所辖。1949年3月将临泉、泉南、泉阳3县和临泉市撤销,恢复旧临泉县界,成立新的临泉县。1952年起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71年起临泉县属安徽省阜阳地区。1996年起属安徽省阜阳市[1]。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临泉县位于黄淮平原的西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2”-115。31’00”,北纬32。34’49”-33。9’24”,东西最宽62千米,南北最长68千米,全县总面积1839平方千米。

临泉,东、东北、东南分别与颍州区、颍泉区、阜南县相邻,西、西北、西南分别与河南省的平舆县、项城市、新蔡县接壤,南与河南省的淮滨县隔洪河相望,北靠界首市和河南省的沈丘县。

折叠

气候环境

临泉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暖而多雨,冬寒而少雪,夏热而雨水充沛,秋爽而天气晴朗。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资源极为丰富。农作物有近百种,林木60余种,药用植物80余种,花卉近80种,还有其他野生植物近40种,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动物包含兽类、禽鸟、鱼虫等有百余种。

临泉境内已探明有多种地方矿藏,包括金属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是铁矿,已发现具成矿条件的铁矿床2处,埋藏深度1511-1556米,分别在油店桥和陶老,目前二者均处在调查评价阶段。非金属矿产主要是用粘土矿,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粘土资源储量2191.86万吨。另外,现已探明,临泉富含地热资源、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富含多种对人类有利的矿物质[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