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

2002年7月一部名为《K-19寡妇制造者》的电影在美国上映,这部充满玄幻的电影中的主角K-19弹道导弹核潜艇经历了极限潜深、弹道导弹导弹发射、2次核反应堆冷却系统泄漏、鱼雷舱火灾、遭美军驱逐舰监视,甚至最终差点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部看起来略带悲壮的电影中的故事情景大部分都是改编于真实,时间就发生在1961年,而那艘舷号为K-19的潜艇也是真实存在过的,它就是苏联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也是苏联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北约代号为H级(Hotel)。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1)


来自“华盛顿”和“北极星”的威胁

上世纪50年代初随着导弹技术的日臻成熟,美苏两国都意识到先天具有隐蔽性优势的潜艇将会成为有效的核打击手段。但是早期巡航导弹小型化技术不佳,无论是美国的SSM-N-8“天狮星”巡航导弹还是苏联P-5型巡航导弹,他们的重量都超过5吨,发射时需要特殊的发射架且潜艇必须浮到水面,从开始准备到成功发射都需要1小时左右时间。这些装备巡航导弹的潜艇一旦浮出水面就丧失了隐蔽性的先天优势,而且巨大的弹体即便是3000吨以上的潜艇也只能携带3-4枚。所以,比较“鸡肋”的潜艇版巡航导弹一直没有被美苏视为潜艇的唯一核打击武器,他们都在同步进行弹道导弹上潜艇的计划。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2)

SSM-N-8“天狮星”巡航导弹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3)

P-5型巡航导弹

1955年苏联首先突破了弹道导弹潜艇技术,当年9月16日1艘改装过的611型潜艇成功在水面发射1枚射程150公里的P-11ФM型弹道导弹,成为世界上第一次潜艇发射导弹的实验。随后的1958年,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的弹道导弹潜艇629型潜艇(北约G级)在远东阿穆尔共青城的199厂下水。按照计划,苏联将建造22艘629型弹道导弹潜艇,具备携带66枚弹道导弹的能力。而2年前的1957年10月4日,苏联使用R-7导弹的变种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就意味着苏联已经具备对美国本土核打击的能力。种种迹象表明,苏联在核打击领域显然比美国的优势要大,已经形成了陆、空和海全方面的对美核打击能力,此时似乎苏联人已经占据上风。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4)

629型常规弹道导弹潜艇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5)

P-11ФM型弹道导弹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6)

P-11ФM型弹道导弹进行水面发射

但是美国人也不甘落后而且干脆一步到位,就在629型常规弹道导弹潜艇交付的时候,1959年12月30日装备16枚UGM-27A“北极星A1”潜射弹道导弹的“华盛顿”号弹道导弹核潜艇也正式交付美国海军,“华盛顿”级不仅单艇装备导弹数量相当于5艘苏联629型常规弹道导弹潜艇,而且“北极星A1”射程达到2200公里且可以做到水下发射,圆概率偏差已经达到1.5公里以内。当时苏联海军装备的P-11ФM导弹不仅只能水面发射,而且还在使用需要临时加注的液体燃料,射程也只有150公里,圆概率偏差达到4公里。苏联早期在海基核打击的短暂的优势随着“华盛顿”号的出现突然间全部丧失,而且远远被美国甩在后面,苏联方面受到美国的海上核威胁突然增大,这就促使苏联加快了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发。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7)

UGM-27A“北极星A1”潜射中程弹道导弹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8)

SSBN-598“华盛顿”号下水仪式


“凑合”的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由于美国的“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使美苏两国水下战略核力量开始出现倾斜,只拥有常规弹道导弹潜艇的苏联自然不甘落后,开始加速研发弹道导弹核潜艇,毕竟常规潜艇的水下自持力和活动范围都无法与核潜艇相媲美。但是如果重新开始研发的话,那么时间周期会很久,所以还是基于现有的成熟技术进行设计,这点与美国“华盛顿”级的思路是相同的。美国“华盛顿”级就是以“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为基础增加一段长度40米的导弹舱,这样设计周期和工期都可以大大缩短。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9)

“华盛顿”级侧面剪影 中部导弹舱是以“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为基础增加的

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以627型攻击型核潜艇(北约N级)为基础,与629型常规弹道导弹潜艇的导弹布局进行融合,其外型、动力、电子设备和主要结构特点都与627型几乎完全相同。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弹道导弹仍然在指挥围壳内,围壳内安装3具弹道导弹发射筒,所以相比于627型来说它的指挥围壳更长,排水量也由627型的4096吨增加至5000吨。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10)

627型指挥围壳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11)

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指挥围壳 可以看到比627型更长

从外形上来看,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依旧还是采用传统的常规型艇型,这点与它的原型627型攻击型核潜艇近似水滴形有所不同,因为658型考虑到存在水面导弹发射的可能性,所以还是偏向了水面航行更为稳定的常规艇型。全艇分为10个舱室,从前开始分别为鱼雷舱、居住舱和蓄电池舱、中央指挥舱、导弹舱、柴油发电机和辅机舱、反应堆舱、主机舱、经航电机舱、辅机厨房和住舱、尾鱼雷舱和住舱。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12)

627型攻击型核潜艇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13)

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动力系统,658型传承了627型的核动力系统,采用2台VM-A型压水反应堆,单台热功率70MW,驱动2台GTZA-60-D/DМ型蒸汽轮机。另外配备2台ПГ-116型经航电机作为备用机组(单台功率450马力),使用2组112块28CM-1型蓄电池为经航电机水下航行供电,水面航行由柴油机驱动。全艇电力系统为M-820柴油机驱动2台ДГ-400型直流发电机组。由于658型的排水量比627型要大1000吨左右,且艇型由近似水滴形改为常规艇型,所以其水下航速也由30节下降至25节。其中反应堆功率80%时航速23.8节,100%功率时达到25节水下航速。

总的来说,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就是基于627型攻击型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弹道导弹潜艇技术而临时组合的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但在“拼凑”的同时也尽量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比如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是苏联第一代敷设消声瓦的潜艇,因此在他的下水仪式上也出现了香槟未能击碎的“凶兆”。另外全艇采用更为安静的电动液压系统、反应堆舱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等等


武器系统和P-13潜射弹道导弹

658型常规武器系统为艇艏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和艇艉4具400毫米鱼雷发射管,使用“列宁格勒-658”鱼雷射击指挥仪对鱼雷射击参数进行解算。其中艇艏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备弹16枚,发射SET-65型反潜鱼雷和53-65K型反舰鱼雷。艇艉400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名为МГ-14水声对抗鱼雷,用于模拟本艇噪音吸引对方水声鱼雷攻击,从而保护潜艇,随后被МГ-24水声对抗鱼雷所取代。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14)

全艇最为关键的就是弹道导弹发射系统,在指挥围壳内部署3具潜射弹道导弹发射装置,用于发射P-13型潜射中程弹道导弹。P-13潜射弹道导弹是由马季耶夫火箭设计局设计的单级液体燃料潜射中程弹道导弹,起飞重量13.6吨,最大射程560公里,可携带1枚100万吨级热核弹头,是苏联第一代实用化的潜艇用弹道导弹。但P-13不具备水下发射能力,只能浮出水面发射,这点在电影《K-19寡妇制造者》有很好的的体现。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15)

629型常规弹道导弹潜艇的导弹发射筒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16)

P-13型弹道导弹

由于P-13的射程问题以及只能在水面发射的弱点,所以此时的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生存能力非常弱,想要打击美国本土只能无限靠近美国海岸,自然就成了反潜机的靶子。所以随后苏联又研制了P-21型潜射中程弹道导弹,起飞重量上升至19.8吨,射程也提升至1450公里,这样其隐蔽性打击范围都有一定的提升。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17)

P-21型潜射中程弹道导弹

其实从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武器系统就能看出美苏潜艇核导弹技术的差距。“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在6800吨的情况下可携带16枚潜射弹道导弹,相当于每一枚导弹的消耗吨位为425吨,但658型的这一数字却达到1666吨。从导弹的角度来看,同样是13吨级的弹道导弹,美国“北极星A1”的射程达到2200公里且采用反应速度更快的固体燃料,圆概率偏差为1千米左右。但苏联P-13型弹道导弹却只有540公里射程,圆概率偏差高达4公里。由于其使用的TG-02型液体燃料稳定性相对较差,一般都是在发射前临时加注,所以反应时间比较长,也限制了其作战能力,658型装备的3枚导弹全部发射出去需要消耗12分钟时间。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18)

K-19首次试射P-13弹道导弹


K-19寡妇制造者

文章最开始我们提到了《K-19寡妇制造者》这部电影,之所以有“寡妇制造者”的绰号是因为他的命运太过坎坷,因为多次非战斗型事故造成大量艇员和技术工人殉职。由于身负苏联海基战略核力量的重任,所以从建造开始的进度就很紧张,难免带来很多施工和质量问题。从1959年开工开始计算,这艘潜艇在建造过程中就有9名工人死亡,而在K-19首航之前艇上医生又出车祸死亡。1961年4月7日,K-19在首航中发生左侧反应堆一回路冷却管因制造质量问题泄漏,反应堆丧失冷却能力开始急剧升温,最后艇员和核反应堆部门利用艇上淡水重新建立了一条临时冷却系统,但由于艇上缺乏有效的防辐射服,进入核反应堆的艇员全部遭遇高能辐射,其他艇员也因为含有辐射的蒸汽蔓延或多或少吸收不一部分辐射。其中直接进入反应堆的8名艇员很快死于急性放射性疾病,另有14人因严重的射线病在2年内死亡,还有大量的艇员在随后的很多年内相继出现胸痛,麻木,癌症和肾衰竭甚至白血病。出于保密的原因,官方诊断不是“放射病”而是“精神衰弱综合症。此次事故也让K-19获得了“广岛”的外号,但也因为苏联官兵的果断和英勇成功避免了核反应堆融化和艇上核弹头潜在的核爆炸的危险,将一次可能因为误会爆发的世界大战扼杀在摇篮中。因此苏联最后一代领导人在2006年时建议为K-19全体艇员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19)

这是K-19首次试射导弹结束后艇员的一张合照 但这也是首批艇员最后一张 接下来就是核反应堆冷却泄漏问题

但对K-19来说这次事故仅仅是个开始。1969年11月15日,K-19在巴伦支海与跟踪它的美国海军SSN-615“小鲨鱼”号攻击型核潜艇相撞,艇艏声呐系统几乎完全报废,但好在没有人员伤亡。1972年2月24日,K-19在北大西洋纽芬兰岛东北600海里处潜航状态发生第9舱火灾,直到3月18日全体艇员才全部获救,但这次事故还是导致28名艇员死亡,第5、第8和第9舱几乎完全损毁。直到1972年8月才完成维修前往科拉半岛,但11月15日在前往科拉半岛过程中第6舱又发生油漆和滑油火灾,没有人员伤亡。1982年8月15日,电气短路导致2名水手严重烧伤,其中1人在5天后死亡。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20)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21)

到1990年4月19日K-19退役时,有超过60人因为非战斗事故死亡,因此获得“寡妇制造者”的绰号,这个问题可能从当时K-19下水时香槟没有撞破就有了隐约的暗示。

苏联核潜艇简介 带核导弹的旅馆(22)

2003年报废的K-19

结语

658型战略核潜艇先后建造8艘,除K-145之外其他7艘都经过现代化升级以携带更强大的弹道导弹。与美国的初代“华盛顿”相比,658型除了水下航速之外在核打击方面还是不怎样的,但这总归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使苏联的潜艇有能力从海上接近美国本土并实施核威胁,也为之后研发携带12枚潜射导弹的667型战略核潜艇做出了铺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