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最火的一句话 之哪吒之魔童降世历史上的哪吒究竟是何方神圣

今年暑期档,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最大的黑马。本宫相信大部分人已经看过了,没看过人也从各路新闻知道了,这部电影票房大卖进入内地票房榜前十,这火箭一般的增长速度真是让本宫惊叹不已。 最重要的是,它的口碑只升不降,在豆瓣的评分更是高达8.6分,相比同期上映的电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最火的一句话 之哪吒之魔童降世历史上的哪吒究竟是何方神圣(1)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最火的一句话 之哪吒之魔童降世历史上的哪吒究竟是何方神圣(2)

从大圣、白蛇再到现在哪吒的上映,让大家对国产3D动画有了新的希望,可以说哪吒是国漫的又一个巅峰力作。当然这也离不开背后工作人员辛苦的付出,镜头的设计,节奏的把控等等方面都是工作人员辛苦付出的结果。 如今小哪吒成绩这么好,票房这么高,网友们戏称这是“一京一吒”。看这情况也颇有当年战狼上映时的气势。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最火的一句话 之哪吒之魔童降世历史上的哪吒究竟是何方神圣(3)

相比起大家所熟知的小哪吒的故事,这部电影版则是抛开以往的旧观念,重新建立起故事线。

天地灵气孕育出了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混元珠兴风作浪,于是原始天尊将它封印起来提炼成了灵珠和魔丸。并告诉太乙真人,让他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三儿子身上,取名为哪吒,以造福百姓。然而小哪吒的降生当然没有那么顺利,千算万算还是出了幺蛾子,坏人作祟,灵珠被掉包,使得哪吒变成了人见人怕的魔童。最坑爹的设定就是魔丸将会在三年后遭遇天雷,真是个可怜的小哪吒。

同时这版小哪吒的形象也是与之前大不相同。大大的烟熏妆,邪魅的笑容,狂放不羁的性格, 小的时候是小呆萌,长大了就变成了小魔王,这版“丑”帅的哪吒没让人心生厌恶,反而赢得了无数人的心。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最火的一句话 之哪吒之魔童降世历史上的哪吒究竟是何方神圣(4)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最火的一句话 之哪吒之魔童降世历史上的哪吒究竟是何方神圣(5)

说起来关于哪吒的动画片、电影、故事已经出现很多了,大部分的哪吒都是「割肉还父,剔骨还母」,这部影片对于哪吒故事的改编也是对旧版很大的颠覆了。那历史上的哪吒究竟是怎样一个存在呢?

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传说人物,也是道教的护法神。大家尊称为尊称太子爷三太子善胜童子。

哪吒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起初是西域佛教的一位神祇。他的名字——哪吒,也是由梵语Nalakūvara或Nalakūbala音译而来。隋唐五代时期,佛教盛行,哪吒的故事也逐渐传入中国,被人所熟知。

被神化后的哪吒,成了佛教的护法神,还是位能参透佛理、能使三界安宁的巨神。这样一个设定苏炸天的哪吒,却有着非常怪异的外表。他外表凶恶,三头六臂,一双恶眼。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最火的一句话 之哪吒之魔童降世历史上的哪吒究竟是何方神圣(6)

北宋时期,苏辙专门写了一首诗来diss哪吒:

北方天王有狂了,只知拜佛不拜父。

佛知其愚难教语,宝塔令父左右举。

儿来见佛头辄俯,且与拜父略相似。

佛如优昙难值遇,见者闻道出生死。

嗟尔何为独如此,业果已定磨不去。

佛灭到今千万祀,只在江湖挽船处。

到了元代,哪吒的故事变得更加大众化、完整化了。元朝时哪吒主要还是负责降妖伏魔,并多以佛教中凶恶的形象出现,但有向道教神形象发展的趋势。

在明代,儒家是官方盖章的统治思想,而在民间,道教盛行,佛教也盛行。儒释道三家思想互相吸收融合,也互相斗争。因而可以说,《西游记》中的哪吒,是一个道佛融合的神仙。

哪吒形象的另一次大转变,则发生在《封神演义》。作者加入了自己的现象,创造了一个新的哪吒形象。在出身上,封神给哪吒的身世加了新的设定,哪吒成了道教的灵珠子,下世为姜子牙先行官,灭商兴周。封神描述灵珠下世后,从肉团出生,手戴金镯,红绫裹肚。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倒是把这个形象还原得很好。

《封神演义》出版后,哪吒神已经完成了主要的演化过程,成了一个完全的道教神。但普通老百姓心里的哪吒,仍旧是个多版本组合的哪吒。

一千个人心目中,可以有一千个哪吒。

或许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大家心目中的哪吒又有了新的模样。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最火的一句话 之哪吒之魔童降世历史上的哪吒究竟是何方神圣(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