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

去年热映的二战电影《中途岛》,让笔者又想到了发生于1944年10月的美日菲律宾群岛莱特湾大海战,同为二战太平洋战场中最知名的三场海空战役,空袭珍珠港和中途岛大战已多次被美日两国拍成影视作品,而莱特湾大海战却只有在美剧《战争与回忆》及日本电影《联合舰队》。

《联合舰队》拍摄于1981年,是一部反映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旧日军海军联合舰队兴衰历程的全景式战争电影,影片采取当时各国全景式战争电影常用的双主线叙述模式,一方面表现山本五十六、宇垣缠、小泽治三郎和伊藤整一等联合舰队主要头目的运筹帷幄过程,一方面也表现了本乡和小田切这两个虚构的普通日本家庭卷入战争的经过,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战争对日本底层民众造成的伤害。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1)

虽然全片长达145分钟,但由于要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数量重大,平均分摊下来每段也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造成影片叙述过于流水账,让不懂其中典故的观众看得云里雾里,这也是绝大部分全景式战争电影的通病。所以,作为不是全片重点的莱特湾大海战,在片中的部分也只有短短几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由于联合舰队捷一号作战兵分四路的作战计划过于复杂,影片《联合舰队》对此自然也不能做到全部照顾,西村祥芝的南路舰队与清英志摩的南路补充舰队的作战经过自然被舍弃。而即使是作为影片主要描述对象的栗田健男的中央舰队,也只是拍摄了著名的“莱特湾转向”的桥段,其用义更像是在抨击栗田的懦弱避战和塑造宇垣缠回天无力的形象,因为影片编剧须崎胜弥和历史顾问丰田穰均系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日本旧军人,免不了会对栗田这个“错失战机”的重大误判表示不满和遗憾。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2)

桥段一开始,是小泽治三郎的第三舰队,为吸引美军哈尔西舰队的追击,而端坐在瑞鹤号航母舰岛指挥室里,忍受着美军战机一波接一波的空袭。该舰岛指挥室则是一个1:1的等比例场景模型,修建在神奈川县茅崎市的柳岛海岸,内部布景设施一应齐全。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3)

该片段远景由剧组专门打造的一艘1/40比例的航母模型完成拍摄,该模型内部装有小型柴油机、具备自航能力,从拍摄效果看还真像那么回事。但其他轻型航母及护航的各舰只,则没有出现在银幕中,弄得会让人以为瑞鹤号是在独单挨炸一样。但事实上小泽舰队虽然被击沉四艘航空母舰,还是保存了包括两艘航空战列舰、两艘轻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在内的大部分水面舰只。

顺带一提,影片中瑞鹤号挨炸的音效会让人很容易想起日本特摄剧《杰克奥特曼》里飞机打怪兽,这是因为影片导演松林宗惠是那部剧的特摄导演之一,估计直接把音效拿来用了。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4)

影片中的小泽治三郎,在狂轰滥炸之下仍镇定自若,遇险不惊,引诱哈尔西的计划成功后仍不急不躁地让参谋长发报给栗田健男,颇具大将风范。饰演该角色的是日本著名男星丹波哲郎,其曾在日俄作战电影《二百三高地》中饰演儿玉源太郎,又曾在电影《零战的燃烧》中饰演过山本五十六。虽然外形上不是很像小泽,但在气质的拿捏上还是比较到位的。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5)

随后镜头一转出现了栗田健男所搭乘的旗舰“大和”号战列舰,这也是一艘1/20的模型舰,由剧组向东京石川岛播磨重工船厂订造,全部采用手工打造,造价高达9000万日元,船上装有一台水冷式柴油机,可以以6节航速活动,舰上的3座三联装460mm主炮甚至可以模拟出射击时的烟火效果!影片拍摄完后模型被送给日本东武动物公园作展出之用。

当然,栗田健男一开始的旗舰是“爱宕”号重巡洋舰,但在作战之初即被美军潜艇“海鲫”号击沉,栗田本人被迫跳下船,亲自动手游到别的船上。

影片中提到,小泽发出的电报,没能送达到栗田手中,编剧用惊涛骇浪的场景来向观众暗示,似乎是恶劣的天气导致日军通信不畅。但现在一般认为,是日军远程通信设备质量太差,小泽在出发前没有及时发现瑞鹤号上的通信设备故障。不过也有人猜栗田是故意接到了但假装没收到,这当然属于事后诸葛亮的阴谋论了。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6)

随后镜头转向大和舰桥内的指挥室,栗田健男正和一班幕僚紧张得留意着周边情况。借第二舰队参谋长小柳富次之口,向观众介绍了栗田舰队的现状:“连日作战情况下舰队折损超过一半。”即指在经过前哨战、锡布延海战和萨马岛海战三次交战后,栗田健男手中只剩下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其实损失的船也并非全部被击沉,比如高雄号重巡洋舰被重创后,栗田就分拨出两艘驱逐舰护送其返回文莱。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7)

这时栗田接到一个影响其之后行动的电报,马尼拉日军来电称在萨马岛东北发现一支美军航母大型编队,正位于栗田舰队的后方,当然事后证实该舰队纯属子虚乌有。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8)

经过一番讨论,第二舰队的参谋们建议放弃突入莱特湾,改去迎击威胁较大的美军航母编队。那么他们为什么会置既定计划于不顾,而临时改变计划呢?原来第二舰队司令部始终对捷一号作战持消极态度,认为出击莱特湾意义不大,与其消灭一些已经卸载完人员和物资的空登陆船,倒不如凭借大炮巨舰去干他几艘美军航母。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9)

当然最好拍板作决定的还是栗田健男本人,传统说法认为,让栗田本人作出放弃突击莱特湾的原因,主要在于从“爱宕”跳水逃生,消耗了其大量体力,再加上三天三夜的紧张航行,他全程都未合眼,都影响到了他的正确判断。甚至还有人揣测,栗田是一个“有人性”的将领,为了让大家活着回去才这么干的。

实际上,促使栗田下决定的,无外乎那个虚报敌情的电报,以及萨马岛海战中日军虚报战绩击沉美军航母四艘,让他觉得已经够本了,足以代替突击莱特湾的战果。两个因素结合下来,栗田只是做了日本海军将领最为常见的临场判断。

影片中饰演栗田健男的是时年64岁日本男星安部彻,比莱特湾海战中的栗田健男还要大9岁,两人在气质外形上倒也比较符合,更难能可贵的是安部彻那深陷的双眼还真演出了那种“三天没合眼”的糟糕精神状态。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10)

在得知舰队掉头北返后,同在大和舰上的战列舰第一战队司令宇恒缠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要求栗田执行原计划,但被栗田拒绝。看到这里想必无数昭和男儿会在屏幕前痛哭:栗田你真坏我军国大业,宇恒才是帝国支柱,呜呜呜……究竟宇恒有没有这样激烈反对,笔者没看过其日记,就不得而知了,而且转了一圈发现网上似乎也没人说自己看过。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11)

影片中饰演宇恒缠的是46岁的日本男星高桥幸治,不过那会宇恒已经54岁了,所以这个人物看上去明显显得年轻,不过气质上和宇恒的人设倒也蛮符合,有种强势的感觉,毕竟他曾出演过69年大河剧《天与地》中的武田信玄。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12)

1/20的自动模型舰,真的非常壮观,据说该模型的拍摄都在海边而非在摄影棚中完成,可惜的是2004年该模型毁于一场风暴,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二战莱特湾海战纪录片(浅谈二战老电影联合舰队中的莱特湾大海战)(13)

桥段末尾,影片以栗田舰队的路线图交代了捷一号作战的结局,并以及其惋惜的旁白口气说:“突入莱特岛的机会就此丧失!”说得好像突入莱特岛就能给帝国续命几年似的,事实上栗田就算全军突入莱特岛,也就打掉几艘运输船而已,代价则是在美军舰队包抄下和西村、志摩舰队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也幸亏栗田等走的快,最后滞留在那里的野分号驱逐舰就被赶来的美军舰队抓住给打掉了。

以管窥豹,从这桥段不难看出,虽然电影《联合舰队》部分表现了日本普通家庭在战争中的惨痛遭遇,但其本质还是一部“反战败”影片,在重复着“如果不这样打说不定不会输甚至还能改变历史呢”这样的陈词滥调,为了在观众中引起共鸣,甚至还自动省略了栗田舰队在萨马岛海战中的糟糕表现及两个分舰队全灭的惨状,和粉饰太平、虚报战绩的旧日本海军真有的一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