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新丝缠角粽解释(五色新丝缠角粽)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农历五月正是石榴花开的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了,枝叶因此娇羞地低垂着。人们用五彩丝线包扎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在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人们过端午时的一个场景。而在科技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的现代,今天的我们过端午佳节,竟然食的是同样的粽子,在品味香糯可口的粽子时,不由得感慨历史传承的厚重与奇妙。

五色新丝缠角粽解释(五色新丝缠角粽)(1)

粽子作为端午节最重要的食品,相传是为纪念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而来。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中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而后这个仪式得以延续,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都以竹筒装米投江,以祭奠英灵。这也是我国早期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何后来的粽子又以艾叶、芦叶或箬叶等包裹呢?唐代徐坚的《初学记》中记载有这么一则奇闻:话说汉代建武年间,有个叫区曲的长沙人,在江边邂逅一士人。此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官名),对区曲说道:“得知你正要来此祭奠我,很是感激!但这些年大家所送来的祭品,都被江中的蛟龙给偷吃了。这次您如果有什么要馈赠的话,可以采些楝树的叶子来包裹,再以五彩丝线缠绕,这两样东西是蛟龙所忌惮的。”而后区同学就按那士人所说照办了,渐渐的端午包粽子用楝叶、彩丝的习惯就流传开来,只不过到了各地,因地制宜,楝叶被替换成艾叶、芦叶或箬叶等,而丝线则更是随意了。

但若要追根溯源,其实粽子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而且,最初它是作为祭祀之用的。据古籍记载,最早的粽子源于上古的祭祀习俗,当时粽子还不叫粽子,在北方,它叫角黍,在南方,它被称为筒糉。无论是角黍还是筒糉,在当时都是用来祭祀的,但是它们并不甘心只是供于庙堂之上,在魏晋南北朝的诸多古籍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角黍和筒糉除了陈列在神坛之上外,也开始走与民同乐的路线。

五色新丝缠角粽解释(五色新丝缠角粽)(2)

粽子这种舌尖上的美食,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和内涵。“粽”字的构成解释为与传“宗”有关的食物,“粽子”谐音“宗子”,也就是说吃粽子是祈求传宗接代,这样的说法不仅赋予粽子美好的寓意,也表明不忘其祭祀功能的初心。后来在粽子里包红枣、栗子、松子等都是这一说法的延伸。最著名的“九子粽”,就是用彩线将九个粽子系在一起,寓意多子多孙,唐代不少诗人都赞颂过它——“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四时花竞巧, 九子粽争新”。而到了明清两代,正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人们就从这方面做文章。包粽子时,以红枣作馅,称为枣粽,谐音“早中”,将粽子做成笔的形状,寓意“必中”,参加科考的学子们都会在考前吃上几个这样的粽子,讨个吉利。

五色新丝缠角粽解释(五色新丝缠角粽)(3)

“五月家家过端阳,咸蛋粽子与雄黄。”端午节吃粽子,插菖蒲、艾草,喝雄黄酒,是民间的传统和所爱,而文人墨客自也不能例外。

唐代诗人郑谷有“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宋代韩元吉有“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描绘的都是对粽子的喜爱之情。大文豪欧阳修在《渔家傲》中写道:“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这首词意境高雅,把端午时节粽子飘香,人们共饮菖蒲美酒的美妙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情不自禁地向往。而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却这样写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乡村农家过端午节的习俗跃然纸上。面对粽香的诱惑,奋臂投筷,大快朵颐,自然有会心之微笑。

在浓浓粽香中过端午,我们心中又多了一层对节俗所承载的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人情趣盎然,芬芳如花。

“宁品读”专栏投稿请发至shcnwx@163.com,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一经发布,稿费从优。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项 伟

编辑:廖且为、张 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