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

“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

《墨菲定律:每天学点心理学》这本书中,介绍了墨菲定律等诸多的心理学定律和法则,学会运用这些人生法则,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自如。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1)

1.钥匙理论——四两也可拨千斤

每个人对外界都充满警戒,就像心中有一把无形的大锁。只有懂得他们的心、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和需要,才能打开他们的心门、与他们顺畅地交流。

2.非理性定律——巧用感情打动内心

苏格拉底曾经说:“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同,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打开别人的心扉靠的是情感上的共鸣,投其所好,从共同的情感或看法中慢慢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人看到你们之间的一致和差异并最终赞同你。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2)

3.相悦定律——用喜欢引起喜欢

相悦定律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指人与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欢,这种喜欢是相互的、互动的。如果一个人的喜欢不能够引起另一个人的热情回应,很快这份喜欢就会变冷,原本的好感也会消失。

4.首因效应——让初见你的人也对你倾心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人初次见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而且这种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能产生较强的影响且极不容易改变。

5.近因效应——更多相处换来更多新印象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交往的初期,首因效应的作用更明显,但彼此熟悉以后,近因效应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如果对方对你印象很差,不妨让自己在对方的目光中消失一段时间,然后以崭新的姿态出现,这样更容易得到对方好感。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将你的优点呈现在对方眼中,人们对你的认识也会逐渐改变。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3)

6.费斯诺定理——听取别人的,说出自己的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同和尊重,好的倾听态度是对别人的一种认可,是一种让人最舒服的恭维方式,每个人都会喜欢专心致志听自己说话的人。

7.钓鱼效应——过于好奇使你更易上当

假如某样东西能满足一个人最强烈的内心需求无论那是否是陷阱,他都很容易进入这个圈套。

“好奇害死猫”, 越是新鲜、刺激的物品和项目越有无数人为之吹嘘,越有人巧言令色,那么就应该警惕,避免吃亏上当。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4)

8.联想过于简单是一种心理误区

无论对于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应该保持一定的清醒,仔细分析偶然性在事件中的比率。

9.不随波逐流,不落入从众心理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用心去思考,坚持自己的意见,忍受孤独和内心的煎熬才可能最终获得认同。

10.晕轮效应——不要被某一方面的特征所迷惑

明明相同的一件事,却因为个人的好恶做出不同的处置,这就是“晕轮效应”导致的结果

11.不要因为他人的吹嘘引起嫉妒心

炫耀或者吹嘘常常引起他人的嫉妒,无论对于被嫉妒的人还是嫉妒他人的人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做人要低调内敛,不可轻易吹嘘炫耀,以免引起他人的心理不平衡和嫉妒报复。

12.人言可畏,别让流言侵蚀内心

虽然流言可畏,但并不是没有破解之法,只要明白流言的成因,不要轻易受它影响,别人就很难击倒你。

13.互补定律——性格互补的人相处更融洽

人们对自己缺乏的特质会有一种饥渴心理,如果交往的双方在气质、性格、能力、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且恰巧存在互补关系,则两个人不但相互吸引,而且最容易相处,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互补定律”。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5)

14.登门槛效应——由小渐大,才能逐渐施加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他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登门槛效应”或者“得寸进尺效应”。

15.权威效应——利用名人名言让对方深信不疑

权威效应是指一个人的地位越高、威信越大,他所说的话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认同,也就是所谓的“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16.布朗定律——找到心锁,打开成果沟通的大门

一旦找到打开某人心锁的钥匙,就能够用它反复打开他的心锁,而找到那把心锁则是良好沟通的开始。知道别人最在意什么,别人的意愿才能在你的把握之中。

17.邻里效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但是环境也离不开组成环境的人,想要深刻影响别人就要让自己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这样就能够让别人主动接近你、接受你的影响。

18.自己人效应——成为自己人,更易获得信任

与人交往中,想要和对方建立良好的感情和人际关系,就要强化“自己人效应”,让他人认同你并和你站在同一立场上,这样才可能更快接受和信赖你。

19.牢骚效应——做好的倾听者,让对方发泄出不满情绪

每个人对生活或者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不满,而愿意听别人抱怨的人却不多。让对方说出他们的不满,也是增进双方感情的方式之一。

20.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地认识你自己

每个人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它非常空洞,仍有人认为这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实际上,这是由人容易接受周围环境暗示的心理决定的。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6)

21.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你想飞,就要相信自己能飞

“鼓励与赞美能够使白痴变成天才,批评与谩骂会使天才变成白痴。”

想要使周围的人或者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就要给他无限的期待和赞许,给予他“你必将前程远大”的暗示,这种暗示能够创造奇迹,使被期待者向着你期待的方向发展。

22.韦奇定理——用心理暗示让对方动摇内心

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

23.投射效应——当对方与自己相像时,不妨推己及人

投射效应是一种认知倾向,它是指人们常常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的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从而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都投射到他人身上的认知倾向。

24.反弹琵琶术——对有逆反心理的人要突破常规对待

反弹着琵琶,其艺术效果让人叹为观止,远远胜于普通的现象,人们把这一效果运用到批评领域当中,果然比严厉的批评更加令人接受和心悦诚服,因此被称为“反弹琵琶效应”,意思即把原本要批评的过错不予直接批评,而是充分肯定或表扬其长处,使之进行反省,进而认识错误,改正过错的现象。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7)

25.过度理由效应——不给出足够的外部理由可助你达成所愿

人们总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以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并且一旦找到看似合理的外部原因,就很少能够继续深思下去,这就是过度理由效应。

26.踢猫效应——别被坏情绪传染,保留一些理智

一个人心情不好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所以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强弱组成的关系依次传递,由金字塔的顶端一直扩散到最底层。

27.以退为进——当对方放松下来你反而能够掌握优势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打好时间差,等到对方心理放松、疲惫的时候,再加以进攻,反而能占上风。

28.蓝斯登原则——没看清出路之前,别盲目跳进去

美国管理学家曾提出蓝斯登原则,即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下来时你可能摔倒。这就是提醒人们,一定要看得长远,既要向前看,不做后悔之事,又要向后看,为别人留好后路,也就是为自己留好后路,保持进退有度,不做于事无补的仇恨之举,最终达到成功。

29.交往适度定律——对别人过度示好,反而降低了自己的价值

中国古语曾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在人际交往中切不可过度投资,否则引来的可能不是对方的感激和亲近,而是对方的厌烦和疏远。

30.蔡戈尼效应——找到正确的做事驱动力而不是靠欲望维持

蔡戈尼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如果一件事情尚未完成,人们就会有进行下去的动力;如果工作已经完成,或是想要完成某件事的动力已经得到满足,人们通常就会把这件事情忘记。

31.手表定律——目标清晰明确,否则你将陷入混乱

只有一只手表,你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只或以上的手表,并不能给你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心里面必须只有明确的目标,才有成功的可能。人生想要成功就必须在某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否则想要同时达到几个目标,或者挑选几种不同的价值观或原则,你的生活就会陷入一片混乱。

32.奥卡姆剃刀定律——化繁为简,反而可以轻松自如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做事情想要出奇制胜,就应该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处理事情时,如果能够把握事情的本质,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事情就能顺利完成。为人处事方面也是如此,讲究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8)

33.霍布森选择效应——固定选择是圈套,不如及时跳出来

当你意识到某条路很可能是错误的时候,就要把以往的选择基础拿出来看一看,审视自己是否落入了一个设限选择的怪圈,只有跳出这个怪圈,才能发现更多有效的方法,走上正确的道路。

34.反木桶原理——别盯着短板,用长处去做事

一个木桶能够盛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来决定的。反木桶原理则更新奇、更有用。反木桶原理的定义是: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往往能够成为自己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优势。

35.草船借箭——将他人射来的箭变成你的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借助某种“势”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

36.托利得定理——用宽容之心对待不同的想法

“看一个人的智力是否上乘,只看其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这个定理强调的是思想可以相反或者有某种混乱之处,但行为方式却一定要一致。

37.南风效应——温暖比寒冷更容易让人接受

严厉的批评、刚硬的劝谏往往没有委婉含蓄的暗示、滴水穿石的影响更加有效。巧妙的回旋、委婉的攻势,往往能够让人更容易接受,尤其是那些素来耿直有余、柔韧不足的人更要学会以柔克刚的技巧。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9)

38.狄伦多定律——问题未发生前,先把矛盾消除

狄伦多定律的含义是指一个团体中所发生的激烈冲突,往往是因为面子问题引起的。如果能够在矛盾发生以前就给别人留足面子,就能减少或不会发生冲突,从而将冲突消解于无形。

39.阿伦森效应——委婉周旋,让你更快得到所想

阿伦森效应是指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40.改宗效应——人们更喜爱那些在自己的影响下改变观点的人

一个问题对某人来说非常重要的时候,如果能够在这个问题上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同意者。

得到一个坚持原则的人的称赞和认同,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性,一旦得到,心里就会格外珍惜,成就感会比较强。

41.威严效应——威严、少语、沉稳的人更容易被欣赏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学识、能力、品质相同的情况下,威严、少语沉稳的人比大大咧咧、多语而好动者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尊敬,也更容易被人欣赏,被提拔的机会也比较多,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威严效应。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10)

42.贝勃定律——时机对了,小事也能变得很重要

想要让一件小事在对方的心里变得非常有份量,就要谨慎地选择这件“小事”,选择对方没有感受过的或很少感受的“刺激”去刺激对方,才可能有成效。想要别人追随你,就要做别人很少做的事,积累稀缺的“品德”,才能让众人对你刮目相看。

43.激将效应——使点激将法让对方按你的想法去做

俗语说“树怕剥皮,人怕激气”,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逆反心,如果能够刺激对方的自尊心,激起对方不服输的情绪,就能够将一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来,从而让对方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事。

44.白璧微瑕效应——暴露一些小缺点让你更受欢迎

白璧微瑕效应常常被称为“犯错误效应”,即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的人人际吸引力更高,但这个错误也并非所有人犯都有效,而是对一个能力非凡的人而言,他能够犯错误,才能让人觉得亲切,才能更有吸引力。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11)

45.别太快透露目标,小心被反噬

不要轻易透露和强调自己的最终目标,有时候,并不用真正将目标隐藏起来,只要自己的行为方式变得更符合或迷惑人们的心理,就能够有效防止人们产生逆反心理,使结果离预期目标原来越远。

46.禁果逆反心理——吊足胃口让事情更有吸引力

人们常常认为,禁果格外香甜,越是禁止尝试的欲望反而越强烈。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可以适度禁止人们做某件事,而完全不必给出合理的理由,吊吊人们的胃口反而更容易促使人们去做某些本来不喜欢做的事。

47.动机适度定律——别轻易暴露真实动机才能成就事业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如果我们做某件事的动机过强,一定要做成某件事,因为自己的慎重就会引起旁观者甚至对手的注意,他们就有可能千方百计进行阻拦和反对;而如果自己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虽然成竹在胸但是轻松自然,别人就可能因为你的态度而产生迷惑,这种反对就会相对减轻。

48.遮蔽效应——别被一时的表现所蒙蔽

这种遮蔽效应表现在,当发生某件事时,人们对此的反应会与真实的情况有所差别,人们的知觉往往会被某些心理学效应或者某些人的表面表现“遮蔽”。

49.互惠关系定律——让对方得到足够好处,关系才能长远

心理学上的互惠关系定律由心理学家霍斯曼提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交换,而这种交换跟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那些交换原则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自己所得到的多于自己所付出的,但通常付出与得到只有对等才能使这种关系维持下去。用俗语表达就是“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12)

50.特里法则——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也没有办法担当大任

“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因为正视错误的人将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事实却证明,人们更钦佩一个敢于主动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人,因为当普通人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的时候,就会对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担当责任的人格外尊敬。

51.路径依赖原理——让他人认同你,他们才会一直追随你

人们一旦做出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人们不能够轻易走出去。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为之常。”意思是保持一种习惯就会形成一种天性,塑造一种好的习惯就等于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52.墨菲定律——墨菲定理告诉我们,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墨菲定律的内容并不复杂,它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要学会接受错误,并不断从中吸取经验。而且,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不愿意接受的结果上面,而把出现概率相同的满意的结果视为理所当然而忽略掉。

5 个可以拯救你生命的心理学事实(读懂52条心理学法则)(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