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最新版(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

又是一年寒假时,除了放松,不妨也让孩子学习一下经典古诗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言简意丰,纯净美好,这就是古诗的魅力。小编特意汇总适合小学生的100首古诗,这个寒假,跟孩子一起来背古诗词吧!

100首古诗,几乎都是我们小时候背过的,你现在还记得几首呢?

注意:一、二年级:背1-40首,

三、四年级:背1-70首,(12月17日更新)

五、六年级:背1--100首(12月21日更新)

本来准备100首古诗全部放出来的,但是原有诗词没有注释、译文,担心孩子读起来会觉得干巴巴的没有兴趣,所以准备搜集一些资料把古诗的注释和译文整理出来。希望各位谅解~~~

学习固然重要,但要记得劳逸结合哦~

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最新版(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1)

  • 一 去 二 三 里,

  • 烟 村 四 五 家。

  • 亭 台 六 七 座,

  • 八 九 十 枝 花。

  • 又名 山村咏怀。

    [译文]

    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2、咏 鹅

    (唐)骆宾王

    • 鹅 鹅 鹅,

    • 曲 项 向 天 歌。

    • 白 毛 浮 绿 水,

    • 红 掌 拨 清 波。

    【注释】

    ①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②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

    ③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④拨:划动,拨开。

    【译文】

    鹅呀,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3、画

    • 远 看 山 有 色,

    • 近 听 水 无 声,

    • 春 去 花 还 在,

    • 人 来 鸟 不 惊。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

    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

    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是描写、赞颂画艺高超,这幅画中的事物如同真的一样。


    4、画 鸡

    唐 寅

    • 头上红冠不用裁,

    • 满身雪白走将来。

    • 平生不敢轻言语,

    • 一叫千门万户开。

    【注释】

    1、唐寅(1470—1522),字伯虎,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明朝诗人。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作诗画画都很精通,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著有《六如居士集》。《画鸡》是一首题在画上的诗

    2、裁:剪裁、制作

    3、走将来:走过来

    【译文】

    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


    5、静 夜 思

    (唐)李白

    • 床 前 明 月 光,

    • 疑 是 地 上 霜。

    • 举 头 望 明 月,

    • 低 头 思 故 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6、悯 农

    李绅

    •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译文】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7、春 晓

    (唐)孟浩然

    • 春 眠 不 觉 晓,

    • 处 处 闻 啼 鸟。

    • 夜 来 风 雨 声,

    • 花 落 知 多 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8、村 居

    高 鼎

    • 草长莺飞二月天,

    • 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

    • 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9、所 见

    袁 枚

    • 牧 童 骑 黄 牛,

    • 歌 声 振 林 樾。

    • 意 欲 捕 鸣 蝉,

    • 忽 然 闭 口 立。

    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10、小 池

    (宋)杨万里

    • 泉眼无声惜细流,

    • 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

    •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11、赠刘景文

    (宋)苏轼

    •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

    •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12 、山行

    (唐)杜牧

    • 远上寒山石径斜,

    • 白云深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石子的小路。

    5.斜:此字读xiá ,为倾斜的意思。

    6.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7.车:轿子。

    8.坐:因为。

    9.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13、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 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14、赠汪伦

    (唐)李白

    • 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15、草

    (唐)白居易

    • 离 离 原 上 草,

    • 一 岁 一 枯 荣。

    • 野 火 烧 不 尽,

    • 春 风 吹 又 生。

    【注释】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16、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 篱落疏疏一径深,

    • 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

    • 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篱:篱笆。

    ②疏疏:稀疏。

    ③径:小路。

    ④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⑤急走:奔跑。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17、敕勒歌

    北朝乐府

    • 敕勒川,阴山下,

    • 天似穹庐,

    • 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18、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 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19、绝句

    (唐)杜甫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3]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0、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 甫

    • 黄师塔前江水东,

    • 春光懒困倚微风。

    • 桃花一簇开无主,

    • 可爱深红爱浅红?

    [注释]

    (1)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江边独步--独自散步。

    (2)塔:墓地。

    (3)一簇:一丛,无--没有。

    (4)主:主人。

    (5)后两句意为:这一丛盛开的无主的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译文]

    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懒困。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呢。


    21、咏 柳

    (唐)贺知章

    • 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2、江 雪

    柳宗元

    • 千 山 鸟 飞 绝,

    • 万 径 人 踪 灭。

    • 孤 舟 蓑 笠 翁,

    • 独 钓 寒 江 雪。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23、春日

    朱熹

    • 胜日寻芳泗水滨,

    • 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

    •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4、池上

    (唐)白居易

    • 小 娃 撑 小 艇,

    • 偷 采 白 莲 回。

    • 不 解 藏 踪 迹,

    • 浮 萍 一 道 开。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25、清明

    (唐)杜牧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6、寻隐者不遇

    贾 岛

    • 松 下 问 童 子,

    • 言 师 采 药 去。

    • 只 在 此 山 中,

    • 云 深 不 知 处。

    【注释】

    ①寻:寻访。

    ②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③不遇:没有见到。

    ④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⑤言:回答,说。

    ⑥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⑦处:地方。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

    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27、题临安邸

    林升

    • 山外青山楼外楼,

    • 西湖歌舞几时休。

    •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⑴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dǐ):旅店。

    ⑵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⑶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⑷直:简直。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译文】

    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28、江南

    (汉乐府民歌)

    • 江 南 可 采 莲,

    • 莲 叶 何 田 田,

    • 鱼 戏 莲 叶 间。

    • 鱼 戏 莲 叶 东,

    • 鱼 戏 莲 叶 西,

    • 鱼 戏 莲 叶 南,

    • 鱼 戏 莲 叶 北。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29、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 离 离 原 上 草,

    • 一 岁 一 枯 荣。

    • 野 火 烧 不 尽,

    • 春 风 吹 又 生。

    • 远 芳 侵 古 道,

    • 晴 翠 接 荒 城。

    • 又 送 王 孙 去,

    • 萋 萋 满 别 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0、凉州词

    (唐)王之涣

    • 黄河远上白云间,

    • 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31、乐游原

    (唐)李商隐

    • 向 晚 意 不 适,

    • 驱 车 登 古 原。

    • 夕 阳 无 限 好,

    • 只 是 近 黄 昏。

    【注释】

    ⑴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⑵向晚:傍晚。不适:不悦, 不快。

    ⑶古原:指乐游原。

    ⑷近:快要。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3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 生 当 作 人 杰,

    • 死 亦 为 鬼 雄。

    • 至 今 思 项 羽,

    • 不 肯 过 江 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33.悯农

    李绅

    • 春 种 一 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 农 夫 犹 饿 死。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犹:仍然。

    ⑹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34.绝句

    (唐)杜甫

    • 迟 日 江 山 丽,

    • 春 风 花 草 香。

    • 泥 融 飞 燕 子,

    • 沙 暖 睡 鸳 鸯。

    注释

    ⑴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⑵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⑶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35、古朗月行

    (唐)李白

    • 小 时 不 识 月,

    • 呼 作 白 玉 盘。

    • 又 疑 瑶 台 镜,

    • 飞 在 青 云 端。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36、塞下曲

    卢纶

    • 月 黑 雁 飞 高,

    • 单 于 夜 遁 逃。

    • 欲 将 轻 骑 逐,

    • 大 雪 满 弓 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37、登 鹳 雀 楼

    (唐)王之涣

    • 白 日 依 山 尽,

    • 黄 河 入 海 流。

    • 欲 穷 千 里 目,

    • 更 上 一 层 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38、秋夕

    (唐)杜牧

    • 银烛秋光冷画屏,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⑷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⑸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39、乡村四月

    翁卷

    • 绿遍山原白满川,

    • 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4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意:一、二年级:背1-40首,

    三、四年级:背1-70首,(12月17日更新)

    五、六年级:背1--100首(12月21日更新)

    如果有译文不正确的可以评论留言告诉小编,小编跪键盘减鸡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