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修高速(我在明港修高速)

作者李小重

明港,因滨临明河曾通衢达海而得名。地名凡带“港”字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沿海、沿江之地,像香港、连云港……然而,我所说的明港只是隶属于信阳市平桥区面积仅167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万的一个豫南小镇。

一个城市修高速(我在明港修高速)(1)

2016年,因工作需要我被河南交投集团指派筹备息邢高速。扛鼎这项省级脱贫攻坚的重大交通工程,作为负责人的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但又为能接受这样的任务凭添一份完全来自职业上的满足。

说起修高速,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毕业后被分配到省交通设计院,后来又担任过高速公路项目总监,以项目公司“掌门人”的身份带领团队也承建了四五条高速,夸张点说跟修路架桥打了近半个世纪的交道。坊间还给我起了个外号“救火队长”,无非是说哪里有困难、哪里有“摆不平”的事儿我就出现在哪里。这些想必都是同事间善意的玩笑,充其量算是俗话说的“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我即将踏上明港这块土地的时候,本能地想到将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将来,还是感受到一丝紧张和激动。

那一刻,我意识到人生经历中将会有了个绕不开的地方——明港。

一个城市修高速(我在明港修高速)(2)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同前期工作组的伙伴们一道,兜里揣着还残存着“余温”的设计图纸,用脚板一步步丈量线路可能要经过的每寸土地,驻足于桥梁可能跨越的大小河流……仿佛要把这一切都深深印刻进脑海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找到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我几乎走遍了息县、正阳以及明港镇的大街小巷,同时也感受到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这条路的企盼,领略了豫南大地淮河之滨的豫韵楚风。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通过各方面综合比较,又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落脚在明港镇一个废弃了13年的针管厂作为息邢高速建设的“大本营”,后来的实践证明有飞机场、高铁站的明港镇,的确是公司本部设置的明智选择。

荒草丛生但仍显露着“乡镇企业”当年曾经辉煌的老针管厂,从我们一脚踏进它的大门这个时刻就意味着有了新的“主人”。我带领着前期筹备的几个工作人员除草、平地、盖临建、通水电……经过两个多月没日没夜的付出和努力,终于一间间像模像样的办公室、明厨亮灶的伙房、快捷酒店标准的集体宿舍、简易的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从布满蜘蛛网的三层小楼里恢复了、从曾经机器轰鸣的车间里“冒”出来了……这里也正式成为了我们“息邢人”的“家”。

那一刻,我已经喜欢上了这座豫南小镇——明港。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7年,息邢高速的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人员也陆续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奔赴到高速公路主线、绿化、房建、机电等建设一线。

此时的我,压力不早不晚也随之如约而来,开会、协调、加班、熬夜、早起成为生活常态。有时候心里烦了,也会想这么累还不如找个清闲的工作,看看报纸喝喝茶……,但这些想法一冒出来就被叫停了,上级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我,那就意味着要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就是要修好这条扶贫路、乡村振兴路,给信阳和驻马店老区人民有个交代,别无选择。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于是每一处设计、每一份合同、每一个节点、每一次任务,我都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镂尘吹影,穷工极态,力争做到尽善尽美,无愧于心。

坐落在明港镇的“指挥中心”,每天也变得异常忙碌。一个个“指令”从这里发出,一次次质安检查从这里出发,一幕幕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从这里的监控室里尽收眼底……

经过建设者们3年日日夜夜的奋战,终于到了息邢高速通车的那一天。从息县到邢集,无人机空中俯瞰,有一条飘逸的“玉带”沿着淮河逶迤而来,横亘在豫韵楚风之中,把息县、正阳、邢集串起来了。

一个城市修高速(我在明港修高速)(3)

2019年12月31日24时,明港镇息邢高速运维中心的大厅里人头攒动,所有参建者代表也都屏息凝神,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就要停止。当新年钟声敲响,外表平静的我通过大屏幕向8个收费站、2个路产大队的全体员工庄严宣布:息邢高速通车了!其实我内心已经波涛汹涌,见证着平坦宽阔的息邢高速公路通车,回想着大家经历的不易和艰辛,感慨万千,一时不能自己,因为这是一条“拉”出来的路、一条“吹”出来的路。然而能为明港镇乃至沿线父老乡亲做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我内心更多的是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那一刻,我已经深爱上了为之奋斗4年的第二故乡——明港。

年深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时间定格在2022年火热的7月,经过两年半的“建管合一”模式管理,息邢高速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单从纯粹的建设程序的角度讲,宣告着我在明港修高速日子的结束。当我行车在荣获了“国家优质工程奖”的息邢高速上,路边的一个个路牌、一株株苗木、一座座桥梁立交,好像是当年的一群建设者,有的人等着我们发奖状;有的人似乎倾诉着什么。我的内心有欣喜,更多的是感伤。与其说,经过共同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它的建设使命,就像自己养的孩子正在 “谈婚论嫁”为之欣喜;毋宁说,很多朝夕相处的参建者,一起栉风沐雨的“战友们”,从此就要再次各奔东西,去建设又一条条高速公路,心生诸多感伤之情。

一个城市修高速(我在明港修高速)(4)

此时的明港,四通八达,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有着“中原名邑”“中原第一镇”等美誉,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多出入口的建制镇。我能作为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目睹这座小镇日新月异的变化,甚感荣幸。

那一刻,我已经渐渐与这里的生活融为一体并感恩这片土地——明港。

屈指算来,如今,我已经在明港镇生活了将近7年。那天,闲逛到明港的楚国故都城阳城遗址——据说“亡羊补牢”这句富有哲理、妇孺皆知的成语就出自城阳城。附近的居民在唱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当听到“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时,一直不太喜欢热闹的我,那一刻忽然入了迷。我突然感到,发生在明港的一切往事都那么的熟悉,那么亲切,仿佛我在这曾是楚王都城的地方生活了很久很久……

没有沙滩海浪,也没有椰林海鸥,但这个叫明港的小镇依然将我轻轻地揽入怀中。我感激脚下踏着的这块乐土,也感恩这片土地上如我父老乡亲一般的人们。

(作者为省劳模、河南淮信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