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做事毛躁(用灵魂做事不香么)

《论语》学而第一中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全力,意思是为人办事,要尽自己所能,竭尽全力把事情做好。放到今天,就我们面对工作的态度来说,就是要带着思想去工作。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打工打成了麻木的状态,每天是按部就班,机械地完成成任务。殊不知,这样的工作状态,有诸多不利,于工作本身没有起色,越简单越容易出错;于老板而言,看不到你存在的价值,可有可无地随时可被替代;而最重要的是,于自己,个人能力得不到提高,体验不到工作带来的表达自己的成就感。

一个人做事毛躁(用灵魂做事不香么)(1)

一、工作越简单越容易出错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越是简单如流水线似的机械工作越容易出错。我就深有体会,之前我的工作一直是很单一的重复性很大,大家都知道,规模比较大的上市公司岗位是很细化地,每个岗位负责的工作就如生产一款产品的不同道工序,比如包装,贴条码等。

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慢慢就容易习得简单的不假思索的工作模式,工作中每天所做的事情,基本就如同骑自行车一样无意识的进行。公司内外,我们要对接的人都很少,工作流程也简单。然而正是因为这么简单的工作模式,导致了用脑思考得少,偶尔有同事还会因为“粗心”把出口货物运错目的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其实,无论工作复杂还是简单,我们都要带着思想去工作,工作不是简单的执行命名,而是想想如何把工作做好,是否能达到的想要的结果。

一个人做事毛躁(用灵魂做事不香么)(2)

二、弱化存在感,影响人际关系

因为习惯于简单思维,不带思想的工作,导致工作中出错的频率就更高,被领导或者老板关注到的频率也高,在遇到经济不景气时期,公司裁员,大部分老板就更容易想到出错率比较高的员工,对吧?从而弱化了你所在岗位的存在价值,随时都有被替换的可能。

由于平时习惯了简单机械的工作, 遇到工作内容临时的变动,比如单位同事休产假啥的,多余的工作内容需要分配个其余的人等这些不确定因素,我们就比较容易产生排斥情绪,不愿动脑思考接纳关于自己工作之外的那部分事情,这很正常,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固有的简单思维模式,要做出改变就比较困难一些,需要重新让大脑神经元之间发生连接。

这样的情况其实常有发生的,也常因为某些工作不能均衡量化,容易引起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微妙关系的尴尬。进而影响人际关系。

一个人做事毛躁(用灵魂做事不香么)(3)

三、个人能力得不到提高

说到个人能力,有许多方面,想象力、记忆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号召能力,适应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具备,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带着灵魂去做事,慢慢磨练出来的。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即来自日常的思维,又需要交流和历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会使人产生更多的想法,不断深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认知。

相反,我们要是不带着思想工作,每天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第,固步自封,不尝试改变,给自己设限,个人能力也被我们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即便机会从我们面前经过,我们也很难有能力抓住。曾经我常问自己,假如我从现在这家单位出去,我还会做什么?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因为我会的太少,不会的太多。我需要走出自己的井底,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于是在临近不惑之年,我选择跳出了让我“舒服”了十多年的前单位,重新找寻一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对当时的我来说,都具有挑战性的单位重新开始,开始是痛苦的,刚去单位的那段时间,加班是常事,面对种类繁多且无规律的产品,纷繁复杂的数据,还有新单位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有时为了确认一个数据,和不同部门的人确认好几遍,和同一家客户的好几个不同的人联系,开始心生抱怨,不自觉地和之前的工作比较,后悔辞职。

但是我清楚自己为什么跳槽,不能选择再回到舒适区,我让自己静下心来,理清思路,经过不断地努力,摸索方法,没过多久我就适应了新的工作,随着业务的壮大,我不断总结反思,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我的能力也逐步得到了提高,能驾轻就熟的处理许多事情,成就感满满。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曾说过:“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也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也就是说,工作就是充实自我,表达自我,成就自我,是需要人们用灵魂去做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