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值得尊敬的亡国之君(历代亡国之君除了年纪小的)

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侯景之乱(13)

萧正表首鼠两端,但侯景很高兴;又有一个萧姓宗室过来给自己捧场,看来自己的前途柳暗花明啊!侯景当即以“皇帝”萧正德的名义赏了萧正表一个南郡王的头衔;稳住这家伙先。

从侯到王,萧正表不知道该高兴该是该郁闷;不过,这货眼睛一转,想起一事儿;干脆,借这个机会,咱南兖州走一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萧正表一脸真诚的跟侯景说,既然来都来了;这么着,我也不能干看着不是,我这就带兵去守欧阳(今江苏仪征东),帮着咱看住东线的梁军,给您和我哥献上一份投名状。

这好事儿,侯景巴不得呢;当下就同意了。萧正表带着本部兵马晓行夜宿来到欧阳。

这儿要说一句,这会儿萧正表叛变,可谁都不知道呢,所以萧正表对外谎称他从北徐州南下救驾到欧阳休整。

那位说了,这厮为啥挑中了欧阳(现在的江苏仪征)?

历史上值得尊敬的亡国之君(历代亡国之君除了年纪小的)(1)

翻翻地图,欧阳在建康以东,而南兖州又在欧阳以东;萧正表戳在这儿,表面上是防南兖州方面的梁军西进,其实如前所述,萧正表早就盯上南兖州这块肥肉,他想利用这个机会吞掉南兖州刺史萧会理。

可能是为了要减少损失,萧正表没有强攻;而是选择了找内应的办法;他派人秘密联系了萧会理的部下、广陵令刘询,想买通刘询做内鬼,找机会帮他做掉萧会理。

不过这次,萧正表有够白痴,干这种事情,怎么着事先也得摸摸底,看看人刘询啥态度。萧正表没有,直接派人拎着一袋子现金就去了;张嘴就是,说吧,卖了萧会理,How much?

How你奶奶个攥儿,刘询是萧会理的铁杆儿,怎么可能吃你这一套?现金一揣,刘询掉头就找萧会理去了;前因后果一说,萧会理大怒。

萧会理本来就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勤王诏,正准备率军西进建康救驾;没想到他这位叔儿不仅叛变投敌,甚至还想吃掉他;那就别怪少爷我不讲情分了。萧会理派刘询带上一千多人佯装同意,打着内应的旗号连夜奔袭欧阳,揪住毫无准备的萧正表一顿暴打。

萧正表这顿打挨得可是忒结实了,部队损失不说,带来的辎重全部归了萧会理。萧正表一边大骂刘询,你这个骗子,一边儿抱头鼠窜,逃回了钟离。

而打跑了萧正表,萧会理略一准备,带着部队向西开进,去救他的皇爷爷。

历史上值得尊敬的亡国之君(历代亡国之君除了年纪小的)(2)

在萧会理西进的同时,湘东王萧绎也没闲着,因为荆州是西线重镇,萧绎没敢离开,而是派世子萧方等率一万荆州兵顺江东下去救驾。

史籍记载,萧方等小伙子人不错,能文能武;而且也没有官三代的架子;每次上战场,萧方等都会带头儿冲锋,以身作则,因此深得荆州军上下的爱戴(“方等有俊才,善骑射,每战,亲犯矢石,以死节自任。”)。

可怜天下父母心,萧绎也是如此,儿子虽说能打,但毕竟要面对的是战场上骨灰级的对手侯景;萧绎有些不放心。随后萧绎又加派了心腹、竟陵太守王僧辩率水军一万从水路东下,既为萧方等的预备队,同时也为后者押运粮草。

梁朝各路援军纷纷向建康城集结,这对身处绝境的萧衍来说本来是件好事情,但这会儿萧衍却丝毫高兴不起来。

肿么呢?

敢情就在援军还在跑路时,建康宫城中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都官尚书羊侃因连日血战,积劳成疾,最后医治无效,以身殉国,享年54岁,过早的离开了我们。

这个节骨眼儿上,羊侃突然去世;消息传开,宫城内外简直冰火两重天;城里人觉得,这特么天要塌了,因此一个个儿如丧考妣;而城外侯景得知羊侃去世后,兴奋的差点没疯掉,咬了咬舌头,嗯,疼!看来这事儿是真的。哈哈,老萧头儿,羊侃没了,看你还能撑多久!

公元548年12月11日,也就是羊侃去世仅过了3天;侯景便再次指挥叛军,对宫城发起了猛攻。

这次,侯景豁出去了,反正老羊死了;没人再给我添乱了!

为了这次攻城,侯景可是下足了本钱;他让人打造了许多攻城工具,比如高大的攻城车,每辆战车有二十个轮子,由几百个叛军推着撞门(“侯景大造攻具,陈于阙前,大车高数丈,一车二十轮。”)。

历史上值得尊敬的亡国之君(历代亡国之君除了年纪小的)(3)

宫城的城门可不比一般的城门,坚硬度非常高,叛军推着车子撞了好几回,宫城纹丝没动。

侯景气急败坏,撞不开你是吧;好!儿郎们,停止进攻,都去找柴火,我特么还就不信了;烧也给你烧开;这把大火应该很大,史载,城门楼子都被烧毁了(“侯景以火车焚台城东南楼。”)!

可是,当大火熄灭之后,叛军全傻眼了;眼前的城门楼子是烧没了,可在他们眼前却又屹立一座新的城楼;叛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材官吴景有巧思,于城内构地为楼,火才灭,新楼即立,贼以为神。”)。敢情人家吴景,你骚你的,我干我的;趁着火焰冲天,浓烟滚滚,遮蔽了叛军视线;吴景带着守军在被烧着的城门楼儿后面以最快的速度重新建造了一座新楼。

侯景有些气急败坏了,他让手下叛军继续放火,当然这次不是烧楼,而是吸引梁军的注意力。借着浓烟四散的时候,让叛军在城下挖地道,试图通过这条渠道杀进城去。

别说,人吴景真不白给;侯景这点儿小伎俩被他猜了出来;你以为就你会挖地道;呵呵了我就;来,一起挖。吴景派人把宫城地下挖了个乱七八糟,谁进去谁晕菜;等叛军挖通到城下时,三绕两绕,直接进入懵逼状态;随后吴景一声令下,城内守军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火把,一通儿招呼;这会儿可是大冬天,叛军身着棉衣,那玩意儿粘火儿就着;叛军被烧的焦头烂额,大败而归;不仅如此,梁军趁势反击,还把侯景费挺大力气打造的攻城战具烧了不少(“吴景于城内更筑迂城,状如却月以拟之,兼掷火,焚其攻具,贼乃退走。”)。

侯景生生被气笑了;城里是真硬啊;死了羊侃,来个吴景!

侯景不是个轻易服输的人,反正这货这会儿也没退路了,索性丢他妈、顶硬上、几大就几大!

侯景下令,在城外再堆一座土山,准备再次强攻。

这次侯景又错了,城里可不止一位吴景,且有那比吴景心‘黑’的主儿;比如太子詹事柳津。

柳津对付侯景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利用之前叛军挖进来的地道,咱加工一下,反向挖出去,目标——叛军刚堆起来的土山。

一番手刨脚蹬之后,效果显现出来了——

侯景拎着鞭子监督叛军堆山;土山刚刚堆到与城头持平的高度,山上的叛军就觉得脚下地动山摇,没等山上和山脚下的叛军明白过来,土山就轰然倒塌,砸死了许多叛军(“景土山稍逼城楼,柳津命作地道以取其土,外山崩,压贼且尽。”)。

侯景欲哭无泪啊;到这会儿,叛军主力围住建康攻城36计使了个遍,两个多月了,死活就是进不去。

这日子,还得多久才特么到头儿啊!

记得以前看《百家讲坛》,蒙曼老师讲唐玄宗李隆基;有一句话她说的特别到位,李隆基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活的时间太长了!其实,这话放在萧衍身上也特别合适!

历朝历代,亡国之君,除了年纪小小的;基本上都是祖宗造孽,报应在子孙身上;典型儿的就是崇祯皇帝;列祖列宗不务正业,把好端端的天下弄的妖魔遍地,到了他手里,他倒是想励精图治,可惜大明已经是癌症晚期,无可救药了。

可是,像李隆基、萧衍这样儿的主儿,应该说,这就叫现世报;人还活着,可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造的孽,报应在自己身上。

眼下,萧衍要面对的就是这个局面。

本来,侯景几次强攻,均无功而返;可以说不出意外,侯景耗不下去了;可是,或许是上天真的厌弃了萧衍,就在侯景再次攻击失利,行将放弃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城中又出叛徒了!

太子洗马元孟恭奉命率军出城反击侯景,可元孟恭刚一出城,就带着亲信左右狂逃至叛军阵营,跪在了侯景的脚下(“太子遣洗马元孟恭将千人自大司马门出荡,孟恭与左右奔降于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