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典故与出处(原来不是骂人的词)
文 / 望于江湖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第十九句 龙师火帝龙,古代传说中一种神异动物,有鳞、有角、有须;能兴云作雨,能走,能飞,能游泳。 《说文》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师,原来是用来表示众多之意的,《尔雅》中说:“师,众也。”从古代开始,“师”就作为军队编制的一级,《说文》中还把一个师的人数给明确了:“师,二千五百人为师。”泛指军队,或指民众。后来引申用于尊称长老、首领、专业人才,或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火,这是个极其常用的字,意思很多,不详细说了。
帝,本来是一个花蒂的模样:上面是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下垂的是雌雄花蕊。后来这个字的意思完全变了味、走了调:用来指宗教或神话中主宰万物的神,以及现实中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凡间老大。《说文》解释说:“帝,王天下之号也。”
这句的四个字分开解释并不合适,因为“龙师”和“火帝”是对两个人的称呼:龙师是伏羲氏,火帝是燧人氏。
“伏羲”也作“伏牺”,“羲”字在这个名称中并没有实际意义,是专用字。
传说伏羲是个打猎的高手,当时人们还不会农耕,只能靠打猎维持生活,而打猎的本事也不高,常常是忙了一天连一只野鸡都逮不到,还经常有人被老虎逮去改善生活,于是打猎高手伏羲就教大家如何又快又好地打猎、抓鱼,并驯化了一些动物,大力发展畜牧业,让大家在什么也打不到的时候也不至于挨饿。
燧人氏的拿手绝活是钻木取火。火可是个好东西,史前人类对黑暗的恐惧比我们可厉害多了,要是在黑夜里能看到一点火光,比现在的人买中了五百万还高兴。有光亮,就意味着有希望,就意味着能吃到滋滋冒油的纯肉便当,就意味能暖暖和和安安全全地睡个好觉。但当时的火种太难得了,好不容易碰上雷击树木起火,就赶紧把宝贝火种保护起来,派专人看管,还给负责看管火种的人封了个官职:祝融。当燧人氏展示了取火的绝活之后,人民群众可乐坏了,以后需要用火时,就可以按照燧人氏教的办法,找块木头卯足了劲儿钻去吧,只要有把子好力气,随时随地,火光四溢。
龙师火帝,实际上就是最早着手解决人们温饱这两大基本生存问题的人。几千年过去了,世界上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仍大量存在。
要说起龙来,真是太复杂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但在西方人的观念里,龙是邪恶的东西,当然,东西方的龙长相、本领以及文化底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关于龙的起源,现在已经说不清道不明了。相传在七千多年前,伏羲氏在中原地区征服了许多部落,他集中了当时各部落的图腾,创造了马的头、蛇的身、鸡的爪等许多动物的综合体,称之为“龙”,并以龙命名了八个龙官:飞龙、潜龙、居龙、火龙、降龙、土龙、水龙、木龙,号称“龙师”,后来人们将龙作为华夏族的图腾。
伏羲的别名绰号很多,如宓羲、虑牺、伏牺、庖羲、炮牺、牺皇、皇羲等等,这些别名绰号要么长得比较像,要么读音比较近似。伏、虑、宓等字,一般认为是驯服之意。包、庖、炮,说的则是烧烹肉食。名号加“皇”字是对伏羲的赞颂和崇拜。另外还有太昊、太皞等称呼,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伏羲像对太阳一样的景仰和臣服。
闻一多先生根据神话情节和古音相转,认定“伏羲”就是“匏瓠”(读“袍户”音),“匏瓠”又是个什么玩意呢?就是葫芦,寓意先民的葫芦崇拜的习俗和人类出自葫芦的传说。我们小时候就看过一个著名的国产动画片《葫芦兄弟》,主要内容是几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小孩儿从葫芦里跳出来和妖精斗法。甘肃天水有条河,据说是伏羲出生的地方,名叫伏羲河,也叫葫芦河。
第二十句 鸟官人皇鸟,繁体为“鸟”,如果写成小篆,你就会发现这就是一只活脱脱的鸟,鸟身、鸟眼、鸟毛、鸟腿,一应俱全。《说文》中的解释是:“鸟,长尾禽总名也。”
官,两张嘴表示能吃能喝,这样的人戴上宝盖帽子,不就是一个“官”吗?实际上可不是这样乱解释的,以宝盖覆众人,表示对群众进行治理,指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或属于国家、公家的东西。
人,最简单的字之一,却指最复杂的一种动物,太复杂了,没办法解释。
皇,本来是指天的。《诗经·大雅·文王》中有“思皇多士”一句,这里“皇”就是天的意思。古人为了表示对统治者和神的景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就把“皇”作为君主及神的尊称。
和上一句连起来,我就把传说中三皇五帝给概括地描述了一下。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可不是一般的乱,那是相当乱,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们都有理,就我没有理。
先说三皇吧。第一种说法认为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持这种说法的有《尚书大传》、《春秋命历序》等;第二种说法认为三皇是伏羲氏、女娲氏和和神农氏,如《春秋运斗枢》;第三种说法认为三皇是伏羲氏、神农氏和祝融氏;第四种说法认为三皇是伏羲氏、神农氏、共工氏;第五种说法认为三皇是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有人问了:黄帝不是五帝之一吗?按照西汉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黄帝和颛顼之间有个少昊金天氏,使“五帝”中多了一帝。怎么办呢,总不能把一个领导人给忽略了吧,于是有人把黄帝给破格提拔了一级,升为三皇之一。汉代张衡,就是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的那位,在给汉顺帝上的书中就是采取第五种说法的。
后来人们也懒得区分三皇到底都有谁了,就干脆称之为天皇、地皇、泰皇。到了汉代,天地人相互联系的说法比较盛行,于是就把泰皇改为人皇,三皇就成为天皇、地皇、人皇。按照一般认同的对应关系,神农氏炎帝是“地皇”,伏羲氏为“人皇”,“天皇”是谁呢?有的说是女娲氏,有的是燧人氏,这氏那氏,莫衷一是。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一个一专多能的人物,既是中国的太阳神,又是农业之神,还是医药之神。《淮南子》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天之内中毒七十次。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神农尝百草,中毒照样倒;生姜能解毒,不能总有效;长在河边走,怎能不湿脚?日中七十毒,还能活得了?传说神农死于毒草药。
伏羲死后,女娲被推举为部落首领。在民间传说中,有说女娲是伏羲的老婆的,有说他们是兄妹关系的,总之女娲与伏羲关系不错——不和上一任领导搞好关系,你怎么能当上领导呢?神话中说女娲炼石补天,用泥捏人,实际上女娲氏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时的首领,是我国古代妇女翻身得解放的象征。为了纪念这位战天斗地的三八红旗手,一千四百年前就有人在河北涉县凤凰山修建了娲皇宫。陕西关中地区民间有一个纪念女娲的节日,叫“补天补地节”,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庆祝节日的主要活动是烙煎饼,然后由妇女撕下一块煎饼到房顶,再撕下一块扔到地上,意为补天补地。估计那天阿猫、阿狗、老鼠之类的动物肯定会被煎饼撑得扶着墙走。
伏羲氏、燧人氏和祝融氏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一些,反正都是传说,没个准谱,这里就不多说了。
三皇时代是中国上古文明的奠基时代。王大有先生在《三皇五帝时代学研究》一文中认为:燧人时代为中国上古文明的发轫时代;伏羲时代为中国上古文明的奠基时代;炎帝神农氏时代为中国上古文明的繁荣时代。
再说五帝。第一种说法认为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种说法是根据《国语》中对他们的赞誉而确定的,《吕氏春秋》及《史记》采用了这种说法;第二种说法认为五帝是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庄子》、《淮南子》、《战国策》都是采信这种说法的;第三种说法认为五帝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第四种说法认为五帝是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第五种说法认为五帝是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黄帝在前面也露过脸,传说黄帝部族原是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在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族在阪泉发生三次战争,黄帝成功地制定和运用了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统率以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最后打败了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黄帝的后代与其它部落共同融合繁衍,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始祖。
鸟官,指以鸟为官职名称,出自《左传·昭公十七年》中的一段记载:“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郯(读“谈”音),古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端的郯城一带,是鲁国附属国。郯国属于弱小国家,历史资料匮乏,现在郯国故城只有残破的西面和北面城墙还在那里撑着,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郯子是郯国的当权派,自称为少皞氏后代。说郯子来朝见鲁昭公,昭公问他:“听说你老祖宗少皞氏用鸟名作为官职,用什么不好非用鸟,这是为什么啊?”郯子一听,心说这关你鸟事啊?但面对宗主国国君的提问也不能不回答,自己的国家还指着人家保护呢,就说:“我老祖宗少皞氏当老大那时候,有凤鸟到此一游,百年难遇,大吉大利啊!于是就以鸟纪事,各部门的官员都以鸟命名。”
考古研究表明,少皞氏是以鸟类为图腾的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本着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原则,把各部落信仰的鸟作为分配权限和职能的官衔,来共同管理联盟事务。
根据正史记载:黄帝当老大时,“有凤鸟集”、“或鸣于庭”;少皞登位时,“有凤鸟之瑞”;帝喾掌权时,“凤凰鼓翼而舞”;尧成为最高统治者时,“凤凰在庭”;舜接班时,“凤凰巢于庭”。这些记载你可以从二十五史中的“符瑞志”部分查到。
这个凤鸟真是既勤快又善解人意啊,碰上有人当老大就飞来助兴,不用接送,不讲吃住,不要出场费,比现在搞个什么庆典时候请演员、名模来走穴都容易。你知道什么是牵强附会了吧?为了烘托出吉祥喜庆的气氛,正史也摆脱不了这些虚招子。用虚构的凤鸟来烘托气氛,可比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之类的场面高级多了,又透着那么有档次。
后来的朝代也有以鸟来表示官职的。 “衣冠禽兽”这一成语,明代官员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鸟,品级不同,绣的鸟也不同: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鸂鶒(读“希翅”音,一种形似鸳鸯而稍大的水鸟,多紫色,雌雄偶游,亦称“紫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谁是几品官一看衣服就知道了,不像现在,开会时候还要弄些牌子,写上“某某某局长”、“某某某副处长(主持工作)”之类的,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几品官。
第二十一句 始制文字
始,起头、最初。清代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中是这样解释的:“始,女之初也,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庸,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
制,这是个会意字,左边是“未”字形,指有滋有味,右边是一把刀,表示拿刀干活的同时心里还挺美,这就是一种创造的状态,马上就要制作出好东西了,心里能不美吗?
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也就是我在这写、你在这看的东西,没什么好说的。但在,先秦时期“文”就表示文字之意,而当时的“字”(会意兼形声)是指在屋内生孩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带领手下文武大臣四处耀武扬威,到山东登上了琅琊山。国家领导人来了,怎么也得留个纪念吧,那时候也没有照相机、摄象机、拍照手机,想在石头上刻个“秦始皇到此一游”吧,又有失身份、太掉价,堂堂大秦帝国的皇帝,素质怎么也比那些到处乱写乱画的缺德游人要高吧?于是就让立块石碑,刻些纪念性的文字。《史记》上是这样说的:“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曰:……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就是在这个石碑上,才第一次用“字”表示文字(够绕的!)。最初“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后来就管不了那么多了,笼统都称为文字。
始制文字,就是开始创造文字——这样的解释还不如不解释,全当一句废话吧。
关于仓颉造字,除了民间传说,一些古代著述也有记载。《吕氏春秋》中说:“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韩非子》说:“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淮南子》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等等。
仓颉这个人是否存在呢?汉字是他老人家创造的吗?类似的问题一直困绕着学术界。由于相关史料缺乏,很难得出结论。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了统一文字,采纳李斯的建议,让李斯作《仓颉篇》。现在只有残缺简书,其中有一支简书上有“仓颉作书,以教后嗣”之类的记载,但这个证据同样难以证明仓颉造字是历史的真实。
《荀子》中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有人解释说,这里的“一”指正确的规律,也就是说,仓颉是一个探索到规律从而对文字进行了整理的专家。文字不可能是一个人能够创造的,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体会,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文字来。汉字是个庞大复杂的体系,是需要长期发展才能不断丰富完善的,在汉字起源阶段的晚期,应该有一个负责搜集、整理、统一、总纂的人,这个人是否叫“仓颉”并不重要。
鲁迅说:“要之文字成就,所当绵历岁时,且由众手,全群共喻,乃得流行,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也。”研究文字的学者们也一致认为,汉字不可能是某一个人造出来的,而是我们的先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一个仓颉造的,而是千千万万个“仓颉”历经很长时间才创造出来的,每个“仓颉”都是好同志。
第二十二句 乃服衣裳乃,在这里是个虚词,没有明显的意义,可以做“于是、就”解释,也可以粗暴地认为它就是来凑个字数的,是个滥竽充数的家伙。
服,本来是指船两旁的夹木,这里做动词,指穿上。这个字最常用的意思,做名词时是指服装,做动词时是服从的意思。“服装”和“服从”有什么关系呢?请继续看后面的内容。
衣,象形字,上面一点是领口,两旁是伸直的袖筒,下面是衣襟左右相覆,这明明就是一件上衣的样子嘛。
裳,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古时候男女都穿裙,在比较冷的时候在裙子里套穿的衣服才叫裤子。男人穿裙子,裙子下面一双满是长毛的男人腿,现在想来有点难看和不雅,但当时的男人肯定很高兴,穿裙子多凉快啊!
“衣裳”后来作为一个词,成为是服装的统称。
这一句和上一句,说的不仅仅是文字和服装,而是涵盖了上古时代的各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我们不能把当时所有的文明都趣解一遍,所以就只能单说表象、不讲内涵了,说到文字就只解文字,说到衣服就只解衣服——可不是脱衣服啊。
按照一些典籍的记载,古代有两个人发明了衣裳,一个叫胡曹,一个叫伯余。《淮南子》中说:“伯余之作衣也,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后世为之机杼复胜,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吕氏春秋》中说:“胡曹作衣。”这两个人是干什么的呢?《物原》中说:“轩辕臣胡曹作衣,伯余为裳,因染彩以表贵贱。”看来,这两个人是黄帝的手下。
传说早在黄帝时期,人们只用树叶、兽皮、胡麻布围在身上,没有像样的衣服穿。黄帝的老婆嫘祖有个下属叫胡曹,她在生产实践中把胡麻布裁剪成衣服,嫘祖看见了,觉得很有创意,就让胡曹做了一些衣服给大家穿,大家都觉得很舒服、很方便。胡曹的老公伯余穿上老婆做的衣服之后,一直想为老婆做点什么。他发现老婆胡曹虽然长相美貌,身材又凹凸有致,但穿了衣服之后和别的女人混在一起就分不出来了,就像现在很多没有特色的影楼拍的婚纱照一样,大家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为展示老婆的身材,伯余就刻苦钻研,做成了裳。黄帝发现这对夫妻太有才了,就让胡曹为服官,伯余为辅臣,统领男女织工做衣制裳,相当于国有纺织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和文字一样,衣裳的发明也绝非出自一
两个人之手,而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大家共同努力而逐渐产生的。
衣服的功能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演化。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衣服的政治功能曾经被强化,成为统治者划分社会成员等级的标志。从周代开始,我国就有了比较完整的衣冠制度,什么等级的人穿什么衣服都有严格的规定。服不服,看衣服,臣服臣服,要屈从就要穿表示屈从的衣服,穿了你不该穿的衣服,就是僭越,是要治罪的。这方面的内容在前面讲“天地玄黄”的时候已经说过,不再赘述。千百年来,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人们才逐渐摆脱了衣服政治化的束缚,现在街上的奇装异服随处可见,那是情绪的外露、是个性的表现。
第二十三句 推位让国推,本义为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这里指辞让。《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念及刘邦的好处时就说“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你看人家刘邦多会笼络人,把衣服和食物都给别人用,但是你要让他“推位让国”,他不翻脸杀了你才怪。
位,随便哪里有个闲置的空间,就算是个位子了吧?最初的“位”可不是这个意思,只有朝廷上的空间才能算是“位”,本义是指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说文》中说:“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就是说古代宫殿的中庭左右两侧叫“位”。古代常用“位宁”来借指在朝为官,“宁”是什么呢?指古代宫殿的门与屏之间的地方。《尔雅》中说:“门屏之间谓之宁。” 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宁”呢?可能是因为站在那里的人都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吧,谁敢在宫殿上撒野啊?其实,这样解释是不对的,因为这里的“宁”读“住”音。
让,本义为责备,《说文》中说:“让,相责让也。”《小尔雅》中说:“诘责以辞谓之让。”“让”也是古代的一种礼节仪式,举手做平衡状,表示恭敬或欢迎。《仪礼·聘礼》中说“宾入门皇,升堂让”。后来,“让”的意思由责备别人变为委屈自己,指谦让、推让,如经常被用来教育孩子要相互友爱的“让梨觅枣”(也叫“让枣推梨”)之典故。让梨,说的是孔融的事情,由于流传过于广泛,在此不多说了。觅枣,说的是与周兴嗣同朝为官的南朝梁代秘书丞王泰。《南史·王泰传》中记载:“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问其故,对曰:‘不取,自当得赐’。”一个几岁大的小屁孩,看见枣、栗子不去哄抢,反而说出那样有哲理的话,了不起啊,简直是天生的哲学家。
国,《说文》中的解释是“国,邦也。”有点好奇:“邦”又该怎么解释呢?于是在《说文》里查“邦”,结果查到的是:“邦,国也。”气得我差点跳起来。好在清代段玉裁给加了注释:“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再从《说文》中查“封”字的解释:“封,爵诸侯之土也。”这才基本上搞清了。“邦”和“国”还是有区别的,《周礼·太宰》中“以佐王治邦国”一句的注曰:“大曰邦,小曰国。”如果“邦”和“国”两个字联起来、也就是用一个大的加上一个小的,结果会怎样?答:等于更小的。《周礼·大司马》中“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一句的注说:“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王统治的是国,诸侯统治的邦国,诸侯当然小于王,邦国也就小于国。
现在就简单多了,“邦”和“国”都泛指国家,不管大小,再小也是个国家。如果能在海上找个没有任何国家宣布主权的无人小岛,你自己也可以建立一个国家,总统、总理、议员、司机、保安、清洁工,统统由你一个人担任,只要能获得联合国的认可,就是一个国家。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长不当干部,电线杆上插土豆——大小是个头,公鸡脑袋上的肉——大小是个官(冠)。这和我国主张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核心原则是一致的: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独立自主的,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
这句的意思是说:统治者把自己的统治地位和统治权力都让给别人。
谁具有这么高尚的品格和这么宽广的胸怀呢?就是下一句说的两位。实际上,这两句并不是单纯赞美这两个人的行为,而是在记写我国早在几千年前曾经存在过的一种民主政治制度:禅让制。
第二十四句 有虞陶唐这句的正常顺序应该是“陶唐有虞”,为了压韵才前后颠倒的,毛泽东在《送瘟神》中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一句也是这种用法。
陶唐,就是尧帝,名放勋,帝喾的儿子、黄帝的玄孙。为什么叫“陶唐”呢,据说因为他最初封在陶地(现山东省定陶县),后来又徙到唐地(现河北省的唐县),所以称为陶唐氏。他的后代有的以陶为姓,也有的以唐为姓的。“尧”是老百姓高度赞美性的称呼,《说文》中说:“尧,高也。”
有虞,就是舜帝。有虞氏是黄帝支系的一个大族,起源于燕山一带,以后逐渐南迁山东,据说这个部落是因为崇奉一种叫“驺虞”的动物而得名。“驺虞”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说文》中说:“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多么好的动物啊,长像奇特,又自己吃自己,养起来也没什么经济负担,如果现在还有这种动物,可能大家会争着抢着买回家当宠物养着。
有虞氏以“妫(读“龟”音)”为姓,春秋时期引发楚国发动一系列战争的那位陈国美女、桃花夫人息妫,就应该是这个部落的后代。舜的家族从妫姓部落中分出,以姚为姓,也有姓陶的,因为舜的一个后代虞阏在周朝的时候做了“陶正”,是专管治陶的官,于是其子孙就以官职为姓。
“舜”也是大家给起的赞美性称号。《辞源》对舜字这样解释:“舜,木槿也”。《说文》中说:“舜,舜草也。楚谓之葍,秦谓之蔓,蔓地连华,象形。”木槿,一种锦葵科落叶灌木,夏秋开花,很具观赏性,通常说的“木莲”或“木芙蓉”就属于这类灌木。《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中有一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说和自己坐同一辆车的女子(也有人说是男子驾车迎娶的女子)真美啊,长得跟一朵芙蓉花似的。
尧把帝位让给舜,舜把地位让给禹,这是在禅让制条件下有明确记载的两个“推位让国”事例,尧舜时代也成了儒家最为思慕的中国古典式自由民主、君臣和睦的祥和政治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