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野生动物世界(让野生动物拥有自由)

豢养动物的历史

公元前23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一块石碑记载着某个城市聚集了许多稀奇的野兽,这可能是人类搜集动物最早的纪录。其后世界各地都有豢养动物作为收藏的纪录,也因此有科学家基于好奇而利用这些豢养动物开始研究动物行为;当然,大家所熟知的古罗马竞技场也有将猛兽厮杀作为表演供人类观赏的活动。

真实的野生动物世界(让野生动物拥有自由)(1)

18世纪初,出现了展演动物相关的名词,"Menageries"一词代表着关在笼子里的动物,王公贵族们将从各处搜集来的珍奇异兽关在笼子里进行展览,用来炫耀自己的地位或是将动物作为礼物互相交换,驯化动物进行表演的马戏团也在此时开始出现。一直到19世纪,经济繁荣带动城市扩张,人类对于自然保育开始渐渐重视,因此开始保留绿地、建设公园,"ZOO"动物园一词开始出现,动物除了开始被集中安置在相对来说比较接近自然的园区,藉此提供人类游憩休闲的场所,也开始有较具计划的生物研究。

近年来,动保意识的抬头,让强迫动物表演的马戏团逐渐被世界各国淘汰,展示动物的环境获得大众的重视,动物园也从休闲娱乐的目的渐渐转变为兼具教育与保育的生态园区,但也就只是意识形态的转变而已。

真实的野生动物世界(让野生动物拥有自由)(2)

一直以来,展演动物就是在满足人类的欲望,占有、猎奇、支配,虽然动物从待在小小的笼子慢慢地变成大大的笼子,甚至到人工制成非常类似"原栖地"的环境,但这些对于原本栖息于野外的动物真的足够吗?猎豹追猎时的速度每小时可达到60公里,大象迁徙时每天可以行走约80公里。世界最大的圣地亚哥动物园仅有50公顷,其实尚不足让这些野生动物尽情奔跑及移动,更别说应该在天空翱翔的鸟类。

真实的野生动物世界(让野生动物拥有自由)(3)

"环境丰富化"是我们常会谈论到目前大多数展演场所所缺乏的东西,意思就是让动物生活的空间更复杂且更多刺激,例如:依照不同物种的天性在笼内增加水池、鞦韆、玩具、树木甚至地穴等,让动物在狭小的空间内能有更多事情做不至于感到压力、孤立或无聊。

真实的野生动物世界(让野生动物拥有自由)(4)

如果丰富化不足,很容易造成动物有"刻板行为",刻板行为被认知是在动物感到紧迫时,所产生持续、重复、高频率的行为,大家是否曾看见海生馆的小白鲸一整天反覆在水池中用相同的路径绕圈子游泳?老虎在笼内不断的重复走动?浣熊在笼子角落反覆转身?这些都是所谓的刻板行为。而这些刻板行为,严重时甚至会让动物受伤,象是鸟类啄羽将身上毛都拔光、犬猫科会啃咬自己的四肢到见骨,甚至马匹在重复的横向行走中造成背部受伤。

真实的野生动物世界(让野生动物拥有自由)(5)

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

1986年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家Norman D. Sundberg和他的学生针对"无聊"的感受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测试人们在不同情况下产生无聊感的倾向性,结果发现人类在身处重复、单调以及压抑的环境却无法跳脱的时候都有短暂的厌烦情绪,但根据个体不同有些人会频繁地感到无聊,他们需要在生活中找到更多刺激或是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否则对生存这件事情就会产生厌恶感。而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Jennifer与Stephen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常感到无聊的人也较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真实的野生动物世界(让野生动物拥有自由)(6)

其实动物与人类相同,它们在野外生活除了休憩时间以外,大多时间都花费在狩猎、觅食、社交或是玩乐上,这些事情是它们生活的一部分,缺一不可,但人类在面对动物时总是很容易遗忘它们也会有所需求,就好像它们什么都不需要,只要有空气就可以活下去一样,如果愿意回头细想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这样的想法来的莫名其妙。这是从小教育以及社会给予观念偏差的问题,我们从现在起都必须将这样的思考模式更正过来。

真实的野生动物世界(让野生动物拥有自由)(7)

你的快乐,它的痛苦

当孩子们在展演动物场所开心地看着这些动物感到有趣的同时,动物其实正受到极大的精神压力折磨,有些动物甚至有严重的忧郁现象。原因有可能是长期感受到各种压力,例如孩子一出生就被饲育人员带离母亲身边让母亲感到紧张且压力过大,或者动物因为独自生活没有同伴而感到孤独,又或是一整生被关在笼内无聊到发疯。

真实的野生动物世界(让野生动物拥有自由)(8)

这些野生动物随着它们原始生长的环境演化而来,就像骆驼生活在沙漠少有食物所以倚靠驼峰内的脂肪生成养分,让它们可以四五天不用吃东西;北极熊生长在冰天雪地里因此演化出非常厚的脂肪及毛发保护它们可以活下来。动物的祖先们用了几个世纪去演化适应生存地区的环境,但是展演动物的场所却不顾一切地将它们从自由的野外抓到一个牢笼里作展示,瞬间它们的世界改变了,环境变得单调、空间大量缩小,每天都要忍受许多人从玻璃的另一面观赏,偶尔还会受闪光灯惊吓,有些动物甚至因为比较没有攻击性而必须接受民众的抚摸与拥抱。

真实的野生动物世界(让野生动物拥有自由)(9)

展示动物的生活24小时都像在监狱里一般,没有自由整天只能睡觉、发呆、时间到了就被工作人员喂食,没有狩猎的需要。但野生动物最美的时候其实是它们活在属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就像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非洲野原上奔跑捕捉猎物的狮子、在野外玩耍徒步行走的大象(大象一天可行走最多80公里!)、大海里一群鲸鱼互相合作捕捉猎物饱餐一顿,这些景象都让人不禁爱上各种生物独特的美丽,也看见动物们最真实的生活与生命力,而不只是隔着厚重的玻璃观赏橱窗内某个玩具。

展演场所存在的意义?

我们应该去思考,展演场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真的只是为了满足人类欲望?如果不是,那么目前的展演场所该如何做得更好?野生动物们究竟该何去何从?同时,我们要更加了解动物福利,勇于向有问题的展演场所业者反应。并且学会法律规范以及搜证,以利主管机关前往稽查。若我们都将这些知识告知亲朋好友,好好地教育下一代,去学习如何尊重动物,就算法律规范不够完全,也能达到影响业者对待表演动物的饲养方式与环境。

真实的野生动物世界(让野生动物拥有自由)(10)

如果下次你又有机会去到这些展演动物的场所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将以上文章的内容都放在心上,仔细地观察这些动物的行为和环境,透过同理心去感受它们的生活,你将会发现以往认为有趣好玩的观赏行程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这正是教科书上没有告诉我们的事,也是近几年来生命教育逐渐被重视的原因。在大家呼吁重视我国孩童生命教育的同时,这些展演动物用它们的受尽折磨的一生为大家上了一课,只是有多少人看见了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