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建老师豫剧 李树建告诉学子们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您主演了那么多剧目,对哪一部最满意?”“在学艺过程中,都遇到什么困难?”……

12月7日,豫剧名家李树建走进郑州高新区实验中学,为学生们带来了“坚定文化自信,让豫剧走进校园、走向世界”专题讲座”,生动深刻的讲述激发了学子们对豫剧艺术的浓厚兴趣,台上台下热烈互动不断。

李树建老师豫剧 李树建告诉学子们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

当天上午讲座中,李树建谈起豫剧如数家珍。他娓娓道来从豫剧历史缘起到豫剧流派纷呈、百花齐放,再到如今保护传承发展现状,让孩子们对豫剧艺术有了生动深刻的认识。李树建还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从童年经历到结缘豫剧,从辛苦求学到屡屡获奖,以及打造代表作“中华美德四部曲”《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义薄云天》背后的酸甜苦辣,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豫剧演员对豫剧艺术毕生的追求和梦想。

李树建老师豫剧 李树建告诉学子们如何坚定文化自信(2)

“豫剧的传承、弘扬、发展,靠的是后继有人,靠的是年轻人,只有从孩子抓起,豫剧的明天才有希望。“李树建说。作为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的他,无论多忙,却始终在坚持“戏曲进校园”,希望能够带动更多学生了解豫剧、爱上豫剧。近年来,无论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校园,还是数不清的中小学校园,都留下了李树建的身影。

纵观李树建的”戏剧人生“,今年59岁的他已经演了45年的戏,当了30多年的院团长,带领豫剧出访了29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四次到美国演出,让中国豫剧走进了百老汇,绽放好莱坞杜比大剧院,美国观众由衷感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他们听懂了我们的戏曲,演出结束后,无数观众主动上台跟我们合影。”提起国外演出经历,李树建掩饰不住地自豪,他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豫剧是中华传统传统文化,它的独特魅力就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

李树建老师豫剧 李树建告诉学子们如何坚定文化自信(3)

讲座之后, 学子们争先恐后提问。“您主演了那么多剧目,对哪一部最满意?”面对这个问题,李树建笑言:我对每一部剧目都满意,但最难忘的还是《程婴救孤》。

“排这部戏的时候,当时剧团只有800块钱。没有钱怎么办?外省有个老板,家中老人去世了,让我去哭坟挣了几万块钱,就这样筹够了钱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当时,全国50台大戏比拼,《程婴救孤》获得第一名,斩获了艺术领域最高奖文华大奖,填补了河南在该领域的空白。再一个就是排练《苏武牧羊》时,我从舞台上栽下来,肩膀粉碎性骨折。其实,每一部戏,都有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谈及学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李树建有着更多深切的体会。“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但学艺的艰辛经历是很多演员没有的。十二三岁时,我在洛阳参加戏校考试后,从洛阳骑着自行车回俺老家汝州,90公里愣是骑回去。那时候家庭条件非常艰辛,但正像《红灯记》中李玉和唱的那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树建一席话,掌声四起。

李树建告诉同学们无论是学艺或是学习任何其他行业,最重要的是”坚持“。他以自身拍摄《义薄云天》为例,老生演员出身的他要在年近60岁之际挑战武戏“关公”一角,排练耍大刀一练就是一天,但他始终咬牙坚持不放弃,最终以精湛的演绎得到了专业人士和戏迷观众的一致认可。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坚持就能登顶,只要坚持所有人都会支持你。”李树建寄语孩子们好好学习,成为有用之才报效国家。

李树建老师豫剧 李树建告诉学子们如何坚定文化自信(4)

优秀青年演员杜永真与孩子们互动

活动现场,李树建还演唱了《程婴救孤》选段,优美的的唱腔、精湛的表演让孩子们无不折服。与此同时,优秀青年演员杜永真带来了豫剧《梵王宫》选段“梳妆”、郭晓鹏带来了戏曲刀枪把子展示,吸引了同学们纷纷走上舞台,现场学习豫剧表演,感受艺术魅力。

李树建老师豫剧 李树建告诉学子们如何坚定文化自信(5)

优秀青年演员郭晓鹏与孩子们互动

郑州高新区实验中学校长李淦感慨,聆听了李树建院长的讲座,真切感受到了他对戏剧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唯有热爱方能致远,唯有坚持方能永恒。更欣喜的是,通过孩子们的掌声,看到了年轻一代对豫剧艺术的喜爱,也看到了河南戏剧繁荣发展的未来。

编辑:河南日报文旅新闻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