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竞秀的寓意(吉祥嘉木坚贞爱情)

梧桐喜阳,树干笔直挺拔,树皮光滑,树冠广阔,枝叶茂盛,郁郁如青玉高大美观的树形,加上良好的材质,让梧桐在先秦刚进入文学视野时就被视为吉祥嘉木,祥瑞的象征顺着这个方向发展,梧桐所具有的美好的象征意蕴越加丰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万木竞秀的寓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万木竞秀的寓意(吉祥嘉木坚贞爱情)

万木竞秀的寓意

梧桐喜阳,树干笔直挺拔,树皮光滑,树冠广阔,枝叶茂盛,郁郁如青玉。高大美观的树形,加上良好的材质,让梧桐在先秦刚进入文学视野时就被视为吉祥嘉木,祥瑞的象征。顺着这个方向发展,梧桐所具有的美好的象征意蕴越加丰富。

梧桐意象发源于《诗经》,《诗经》中出现的梧桐形象只是一种自然物象,本身没有什么象征意味,但也出现了三种与梧桐相关的形象:凤凰、琴瑟、君子,后来的文学作品由此生发出了梧桐意象的多重意蕴。

凤凰

首先是梧桐与凤凰的联系,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高岗之上,梧桐青郁,凤鸣朝阳,宛转悠扬。凤凰是一种神鸟,与凤凰联系在一起的树木自然也就不是普通的树木,成了沾染凤凰神性的祥瑞之木。后来《庄子·秋水》中又说“(鹓鹐)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礼泉不饮”,鹓鹐为凤凰一类的鸟,第一次明确点明凤凰只栖于梧桐;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则把凤凰与梧桐的联系追溯到了黄帝时期:“黄帝即位,凤乃止于东园梧树上,食竹实,没身不去。”

东汉郑玄为《诗经·卷阿》作笺时再次强调:“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众多树木中,凤鸟选择梧桐作为栖息之处,且非梧桐不可,大大提高了梧桐的地位,使梧桐沾染了一些神性色彩,成为“凤条”,而凤凰与梧桐的组合也形成了固定模式的搭配,延续数千年而不变,凤栖梧桐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梧桐被视为祥瑞,人们认为它有灵性,能知岁时,有时还被当作君主是否贤明、政治是否清明的标志,《瑞应图》、《遁甲书》中说如果朝政清明,君主任用贤良,就会有梧桐生于东厢,反之则梧桐不生,九州异主。因为这种超越世俗的神性,寓意吉祥的象征,梧桐甚至被尊为树王,古代有“三王图”,至今民间仍有流传,指的就是鸟王凤凰、花王牡丹和树王梧桐。

梧桐与凤凰的组合,不仅使梧桐成为古人心中的吉祥嘉木,还衍生出了坚贞爱情的象征意蕴,这一点在唐朝时最为突出。其实梧桐在汉魏时期已经是爱情的象征,主要源于两个传说:一是传说梧桐是雌雄异株之树,梧为雄,桐为雌,双桐枝叶相交,同生共死,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二是舜死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为之殉情,“苍梧”成为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象征。所以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在焦仲卿、刘兰芝双双殉情之后,两家人才会“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南朝民歌中常用谐音相关来表达情感,如“丝”与“思”,“莲”与“怜”,有时也用梧桐以这种方式表达爱情,“梧”谐音“吾”,以“梧子”谐音“吾子”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梧桐雌雄异株的传说与凤凰分为雄雌的传说极为相似,二者都是雌雄成双成对,本身都象征爱情。后来有文人因为凤凰非梧桐不栖的特点而把二者联系在一起,来比喻不离不弃的恋人以及恋爱双方非另一方不嫁娶的坚定感情。唐代陈子昂的《鸳鸯篇》中最早出现此种涵义:“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用凤凰对于梧桐的专一来表达鸳鸯对于爱情的忠贞。从此,凤栖梧桐这一意象就被赋予了爱情涵义,从唐代起广泛出现于诗文中,比如 “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人传郎在梧桐树,妾愿将身化凤凰”。

琴瑟

梧桐与琴瑟的关联,是一种实用层面的相关,梧桐是制作琴瑟等乐器的良材,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已经指出:“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而琴是君子修身养性之物,古代文人雅士高雅志趣的象征,作为琴的上好来源,梧桐也就带有了文士气息。南朝梁任昉在《述异记》中提到春秋时吴王夫差建造了一座梧桐园,又名琴川,同样体现了梧桐与琴的关系,二者有时是可以互通的,因此琴又称作桐君、丝桐、七弦桐等。

焦桐意象也来自于琴,《后汉书·蔡邕传》中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名琴焦尾,世人又称之为“焦桐”,焦桐从此成为名琴的代名词。与琴相通,主要提高了梧桐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如果说凤凰使梧桐变得高贵,那么琴瑟就使梧桐变得高雅。

君子

《诗经》中还把梧桐与君子联系到一起,《小雅·湛露》中有:“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以梧桐、山楸起兴,来表现君子的威仪。《庄子·齐物论》中云:“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惠子靠着梧桐高谈阔论,也是因为梧桐的君子意义。梧桐本身挺拔、疏直,材质良好,又与君子相关,而君子都有品格高尚的特点,因此梧桐有了象征君子以及高尚品质的意蕴,比如虞世南的《蝉》托物言志,通过写蝉表现自己品格的高洁,而以梧桐作为蝉的栖身之处;王安石的《孤桐》即以梧桐自喻,借写梧桐的生长来表达自己高尚的品格,百折不挠的决心。

还有一个典故很使梧桐增辉,《史记·晋世家》中记载:“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这就是“剪桐疏爵”的典故,受到封拜是古人的向往,而把梧桐和帝王封拜联系起来,更加强化了它的祥瑞之意,提高了梧桐在文人心中的地位。

吉祥嘉木,坚贞爱情,雅士知音,君子品格,剪桐疏爵等,这些都是梧桐意象向着吉祥美好方面发展而产生的,这些寓意虽然美好,但人们有时也用它表示悲伤之情,比如用等不来凤凰的梧桐比喻怀才不遇,梧桐半死表示丧偶。所以不同作品中的梧桐意象,需要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