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讲解(孔子及论语被误解了2500年的那些句子)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孔子语录讲解?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语录讲解
【第五节】案例解析: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论语.学而》第二章原文:【句读调整】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与!」
重点字词解析: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与!」
孝:指晚辈对君父先辈的尊从(即恭敬,不忤逆)。
弟,同悌,指对同辈中年长者的尊从(即恭敬,不忤逆)。
犯上:对先辈和长者不孝不悌,即为犯上。人之共主(天子)也以父母喻之。既孝且悌者不会犯上,当然也就不会触犯礼节、悖逆天子。
【原文直译】据有子讲:(夫子)在谈到“为人”(这个话题)时,(认为)素来尊老敬长却常常故意去做犯上之事这种人,非常少见;从来不做犯上之事却常常故意违法乱纪这种人,从来没有。正所谓“有见识的智者都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君子务本),从根本着手才能顺理成章(本立而道生)”。因此,修身为仁也必须抓住根本。而尊老敬长品质就是这个根本!
【提示:犯上、君子、务本、道、仁均是孔子全部言论和整个思想体系中频繁出现的通用概念,与当今语用中情感色彩相近,不难理解。故而,为便于阅读,此处直译中便不做累赘冗长的翻译】
【深度解读】编撰《论语》目的,本是为了收集整理孔子的思想主张及相关论述。
“论”就是论述,观点阐述;
“语”就是话语。
“论语”就是阐述观点的话话。
孔子边游历边讲学,时间空间跨度都很长,且孔子采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故而,其部分思想观点及阐述论证往往只教授给了部分甚至个别学生,而不是千篇一律教给所有学生。所以,对不同学生的教授可能有差别。
何况,孔子的教育模式通常是结合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和事例进行讲道、说教,对于各个具体观点的论述往往也是偶然的、随机的、零散的,文法上无法构成一个系统的篇章。一言以蔽之:孔子脑子里建立了系统完备的思想体系,却没有形成系统阐述其思想的著作。
正因为如此,孔子去世后,其后人意识到孔子思想的价值,看到缺乏著作系统阐述孔子思想的遗憾,唯恐将来随着学生们没世而造成孔子思想中断埋没,无以为继,才会大费周章遍寻孔子的学生,搜罗孔子生前讲授过的重要论述,编撰形成《论语》,一定程度上弥补孔子未留下亲笔专著的遗憾。
由于听过孔子授课讲道的人众多,且时、地各有不同,听到的、记住的也各有差异。当他们分别把自己整理的孔子语录提供给编撰者后,编撰者对有多方依据印证的,确切为孔子原话者,通常采用“子曰”直言;如果没有充分依据和不能肯定是孔子原话的,就通常以提供者的口吻来讲,实际上就是提供者转述孔子观点;对符合孔子思想但缺乏依据印证的,一般不采用“子曰”形式,而是保持提供者的原有说法,如“有子曰”。所以,论语中存在多种口吻和多个主语者。
有子是孔子学生,虽然是“有子曰”,但有子所说的话应该转述自孔子。
论语中,许多章首都有引出观点的缘由。比如“子夏问孝”“或问孔子曰”等。本章“其为人也”亦是同理,意指在谈到、说起“为人”(即识人、做人)这个话题时,孔子怎么认为的。因此,“其为人也”四字,应单独成句,“其”为句首语气词,并非指称具体某某人的代词。
从语法上讲,“孝弟而好犯上者”、“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两句中,“而”表转折意。“孝弟”和“不好犯上”语义上为同质并列,“好犯上者”和“好作乱者”语义上为同质并列。
原文意思翻译成白话就是:【背景补充,解析论证】据有子讲:在“为人”这个论题上,孔子认为,素来尊老敬长却常常故意去做犯上之事这种人,是非常少见的;从来不做犯上之事却常常故意悖逆礼节、违法乱纪这种人,还从没有过。正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因此,我们每个人修身为仁也必须抓住根本。而尊老敬长品质就是这个根本!
- 孔子为什么会反复多次强调尊老敬长?为什么会把对先人、长辈的干净尊从看得如此重要,视作做人之本?为什么会把忤逆、犯上判作大错特错、做人底线?
这必须从远古时期没有文字、没有书籍说起。
在文字和书籍产生之前,经验、知识、教训等经验和思想智慧,都靠口耳代代相传。
人人如此,代代如此。每一代人能记住和能传承的知识经验总是有限的。在那种情况下,后生晚辈都无书可读、无经验可借鉴,就必须听从、只能听从前辈、长者的教导。否则就必定走弯路、吃大亏。
- 这就跟至今仍然没有文字和书籍的鸡鸭猫狗、虎狮狼豹等禽兽一样,它们的父母兄长所记得的知识经验便是后生晚辈能够学到的全部内容,父母兄长怎么教它们就怎么学、教它们什么就是什么,毋庸置疑。这就是客观现实,是自然规律,人类也一定经历过这个阶段。
直到有了文字和书籍以后,人类的知识储备量、知识传承方式和传承效果,才终于得以突破大脑原有的生理极限,发生了质的飞跃。使人们的知识储备、思想成果和传承教育不再完全依赖父辈兄长口口相传。人们可以向书籍学习,可以获取更加丰富广博的知识和经验了。
于是,极个别读了很多书、掌握了很多经验和知识的人,毫无疑问地站在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顶端,亦顺理成章地成为当时社群中“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领袖、圣人、王者。
不信你看,传说中远古时期的领袖们,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女娲、伏羲、黄帝、颛顼、尧、舜、禹等,无一不是当时顶尖生产力的代表。
- 事实上,谁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力,谁就能成为王者。这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客观真理。
文字和书籍帮助人们突破大脑生理极限后,智力和思想的作用大放异彩。进而迫使那些凭仗天生神力、体高臂长、虎背熊腰等生理优势横冲直闯、大杀四方的简单暴力退出舞台中央。大白话就是,光拼拳脚的斗不过爱动脑子的。
智力上的优势最怕智力上的对手。所以,一旦凭借智力成为了王者,就必然把全部书籍收藏看管起来,以防止他人掌握相同知识挑战自己的权威。直白地说,这就是知识垄断。
- 于是,文字和书籍产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知识和经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因为,承载先人智慧的书籍属于最宝贵财富、最高机密,必须存放在国家图书馆——守藏室,派专人看管起来(今天也一样,最先进的科学成果也是国家的最高机密)。老子李耳之所以能够看透世俗、写出智慧高出云端的《道德经》,就是因为他曾担任过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阅读了最多的书。
所以, 那个时代,读书、学习、受专门教育,都是王室贵族子弟才能享有的特权。周王朝中央政权控制力衰颓之前,民间几乎没有书籍。
其他平民子弟能够学习和拥有的全部知识,仍然仅仅是自己的祖辈、父辈、长兄等脑子里记住的、能够表达和传授出来的那一部分经验和认知。
人人如此,代代如此。整个平民阶层总体知识水平可想而知。因此,但凡某个人见识多一点、记性好一点、或者能够读到一点书,那简直就是鹤立鸡群,吊打众生。
这种严密的知识禁锢局面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孔子“有教无类”推行平民教育,才开始打破。而孔子所读到的书籍,也大多是从王室贵族藏室里流落出来的典籍。
- 直到秦始皇时期,比孔子时代晚了200多年,书籍依然极其稀缺珍贵。
比如,项羽之所以能够率领将士所向披靡、横扫千军,能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创造性地调动心理、情感、智力、地理、水文等多种条件,打造出一场充满艺术感的胜利,除了其自身勇武异常以外,更重要的是,项羽身为楚国贵族,真正接受过系统教育并专门学习过兵法,是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生产力的精英。韩信少时也是贵族,也真正系统学习过兵法的,后来一度没落了,但他仍然放不下自尊去乞讨或卖苦力求生,因为,他毕竟是当时极少数读过书的知识精英。而张良也是读过书的贵族,刺秦失败后苦闷难堪,只因为在沂水圯桥头得到一老头送给他的一本书《太公兵法》,便让他获得了洞悉万众心思、“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帮助刘邦纵横四海,无与匹敌。
张良凭借一部兵法书就能扭转乾坤,相比之下,没读过什么书的陈胜吴广起事最早、声势最大,却很快就败亡了;而最终逐鹿中原、问鼎九州的都是当时最顶尖的一批知识精英。足见知识在当时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书籍的奇缺和弥足珍贵。
- 可以想象,更早时期的孔子时代,书籍是多么奇缺和珍贵。
在当时,首领、贵族等作为拥有广博知识的智者精英,父辈兄长等作为继承了前辈经验并经历过亲身检验的“实践者”,他们的教训和指导对后生晚辈而言,自然是极端重要,无可置疑。
所以,孔子无论是据其从书籍中学习感悟,还是据其现实中的切身体会,都使他无比肯定地相信:
,祖宗先人们已经洞悉了人世间普遍规律(道),如果以那些规律和规范为指导,所有人都循规蹈矩,则整个社会就太平安宁了。而那些规律和规范都是通过君王首领、父辈兄长们向下代代传承的,所以后生晚辈就应该对祖宗先人、君王首领、父辈兄长恭敬尊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