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宫都有哪些(西汉到北宋历代皇宫正门浅谈)
前言:皇城是封建社会中最高权力者皇帝所住的地方,自古以来,皇城不仅仅是住的地方,更是政权的象征,而其城门不仅仅是内部沟通和外部联接的建筑和空间,更是具有政治和礼仪等重要功能的政治空间和公共空间。尤其是宫城正门不仅从建筑形式上具有重要的礼制表象,而且成为了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场所。历朝历代皇城的正门有怎么样的变化和沿革呢?本篇文章就试着在这个角度来了解历代皇城的正门,借以了解封建社会宫城建筑,做一个引子吧,去探索更深更广的知识。
关键词:皇宫正门 东宫门 阊阖门 丹凤门 应天门 宣德门
一、西汉未央宫正门 东宫门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定都长安,修建长安城。两汉的都城实行多宫制,西汉的都城中长乐宫和未央宫先后成为皇城所在地,汉高祖刘邦初居长乐宫,在晚年已经开始在未央宫办公,召见群臣,汉惠帝和之后的皇帝就长居未央宫了,且汉代尚右,以西为尊,未央宫当为西汉长安城正宫。(引用①)
未央宫是汉初名臣萧何所建,关于未央宫的取名原因,文献上没找到原因,未央两字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未央是不尽的意思,引申为没有灾难,含有平安、长寿之意。
据考古发掘得知:未央宫面积大约为5平方公里,约占长安城面积的七分之一。未央宫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宽8米的门,不过和咱们一贯的概念不一样,南门不是未央宫的正门,北门和东门才是正门。其中又以东门为尊。关于北门和东门的名字一般被称为北宫门和东宫门,在《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四 汉成帝永始四年有:“四月癸末,长乐临华殿,未央宫东司马门皆灾”的记载,这是说未央宫东司马门遭到火灾,这里的东司马门应该就是东宫门。(引用②) 根据史料记载,西门和南门没有阙楼而北门和东门建有高大的阙楼。北门是供文武百官上书奏事谒见所进之门。东门是供各地诸侯朝见天子所进之门。北门和东门较之西门和南门地位更高。根据考古挖掘,未央宫北门的阙楼遗址现在还未找到。不过东门阙楼遗址已经找到了。考古学家们确认了未央宫东门外的两个楼阙。它们彼此之间的相距150米,楼阙本身最长有32米。阙楼的雏型是古代墙门豁口两侧的岗楼,在人们能够建造大型门屋后,便演变成门外侧的威仪性建筑,防御功能逐渐减弱,阙上有楼的可视为可供登上防守用的。还有一种无阙楼则是一种纯威仪性阙。从考古发现东宫门的阙楼是单独存在的,和东宫门并没有连接。
这里只找到一个想象复原图,西汉的东宫门应该比我找到的这个图更加的壮观,毕竟相距150米,想当年,各个诸侯在这里准备谒见皇帝陛下,必然心中有敬畏之心,这是皇权威严的象征。
二、北魏皇城正门 阊阖门
汉魏洛阳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曾分别是东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王朝的国都,作为都城累计长达500多年。由于这几个朝代都城位置都在这里,故遗址有可能有互相叠压的情况出现,所以这里就拿最后一个王朝北魏的皇宫正门阊阖门来进行讨论。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启了北魏洛阳城的修建,承上继承了两汉的都城建设,启下改两汉的多宫制为一宫制并且确认了里坊制度,影响了后代隋唐的都城建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北魏宫城第一道正门是南门的阊阖门,是一座门前设有巨大双阙的礼仪式宫城门,并且是一个母阙带两个子阙的双向子母阙式阙楼,但是和西汉东宫门的阙楼单独存在不同的是,阊阖门的阙楼和宫门相连,并且其宫门不坐落在宫城南墙缺口处,而是后坐于宫墙,形成一个宫门前巨大的广场格局。
根据考古发掘得知,宫门台基东西长44.5米,南北宽24.4米,有三个门道,是一座面阔7间、进深4间的多重楼观殿堂式宫门。其前面阙楼间隔41.5米,单个阙台29米见方,左右对称分布。母阙23米见方,子阙长约6.3米,宽约11.2米,这与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中:“今阊阖门外夹建巨阙以应天宿。的记载完全相符。(引用③)
根据考古发现,阊阖门形制结构独特新颖,填补了中国古代都城门阙汉和唐之间的重要缺环,其宫城正门设双阙的做法,明显是继承了两汉制度,但却与后代隋唐宫城两侧宫门不再设阙有着明显区别,显示了宫城门阙制度的重要转变。
三、唐长安城 大明宫正门 丹凤门
隋朝将作大监宇文恺修建大兴城,也就是后来唐长安城的前身,宇文恺以地理和天象相对应,象征北极星的皇宫太极宫,被安排在了大兴城北部居中的位置,然而该处由于地势低洼,夏季潮湿而且燥热。到了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其父亲唐高祖李渊选择龙首原修新宫,起初取名为"永安宫",意求太上皇李渊长永安泰。635年,以《诗经·大雅》中“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广大,故曰大明”改名为大明宫。后由于635年5月李渊驾崩,修建停止。到了662年,唐高宗重启大明宫修建,用了十个半月时间完成,大唐皇室从太极宫迁到大明宫,其也成为大唐帝国新的政治中心。
据《旧唐书》《新唐书》记载丹凤门是唐长安城大明宫的正南门,上面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与大明宫主殿含元殿遥遥相对。丹凤门不仅是唐高宗以后的唐朝皇帝进出宫城的主要通道,也是宣布登基改元、颁布大赦令及举行宴会等大典的重要政治场所和国家象征。据考古发掘结果表明,丹凤门址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由东西墩台和五个门道、四个隔墙以及东西两侧的城墙和马道组成,跨度达200米。丹凤门门址就是东西墩台之间距离东西长74.5米,南北宽33米。和前代不同的是,丹凤门有五个门道,每个门道宽8.5米,很有意思的是,这些门道并没有发现一般门道常见的车辙、铺砖等痕迹,但是考古发现,门道均成红色,其上面还有红黑夹杂的烧灰堆积,据此猜测,有可能门道内铺有木地板,然后被火烧毁才有如此堆积。(引用④)
和西汉和北魏不同的是,丹凤门并没有阙楼,但是却把之前的三道门变成了五道门,有解释说这是天子之门,礼制的体现,也有解释说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交通的需要。
四、隋唐洛阳城紫薇宫正门应天门
隋大业元年(605年)将作大监宇文恺修建洛阳城,宇文恺估计这次吸收到了大兴城太极宫虽然在中间,但是却在低洼地的教训,将隋唐洛阳城的规划设计完美的和洛阳的山川地貌结合在了一起,他果断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方式左右对称的城市布局,使这座城市别具风韵,以洛水的流水喻天上的银河,以里坊为星斗,把京城看成天帝的皇居紫微宫,真正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应天门即为紫薇宫的正门,初建时称则天门。后为避讳武则天,改为应天门。唐高宗在这里接受百济献俘,武则天在这里登基,唐玄宗在这里接见日本遣唐使,这里是国家重大礼仪事件的地方。
据考古发掘得知,应天门由墩台、门道、飞廊、朵楼、阙楼、马道构成,东西长度为150米。其中墩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5.2米,南北残宽25.2米。有三个门道,门道和隔墙都宽5米。朵楼位于墩台两侧,边长18米,以东西向飞廊与墩台相连接。阙楼南北残长5米,东西残宽32.5米,也以飞廊南北向与朵楼相连,为双向三出阙建筑。
应天门为一门三道过梁式建筑结构,是一组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朵楼,向外伸出阙楼,其间以飞廊相连的一组宏大建筑群。应天门南对伊阙和定鼎门,北领宫城,气势宏伟,建筑华丽。应天门是对前代都城对置双阙形制的继承,更是这一形制的发展完善。(引用⑤)
五、北宋东京开封城 正门 宣德门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定都开封,开启了北宋王朝,在这时期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里坊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结构和布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作为皇城的正门宣德门是否也有变化了呢?
宣德门原为唐汴州城鼓角门,为两门道,后周时期改为明德门。宋太祖赵匡胤定都开封,扩建明德门为三门道。宋仁宗时改名宣德门,到了宋徽宗时,蔡京扩建宣德门为五道门,后由于北宋灭亡,被金人拆除。其遗址在明代以后被黄河水多次淹没,已经深埋地下八米,踪迹难寻。宣德门遗址早已深埋地下,所以我们只能从文献和文物资料来了解宣德门的构造。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甃zhou 四声,砖砌的井壁)。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悉用朱红杈子。
除了文字资料外,在辽宁省博物馆所藏北宋大晟府(北宋 时掌管音乐的官署)铜钟上也有形象的展示宣德门的构造,如上图所示,宣德门是由门楼及两侧朵楼、阙楼组成,以斜廊相连,平面呈凹字形,门楼、朵楼、阙楼皆为单层庑殿顶。
根据宣德楼平面想象图和实物想象图可以看出,和洛阳宫城正门应天门形制十分相似,只是在后期由于蔡京把三门变成了五门,关于三门变五门,南宋诗人陆游在其《家世旧闻》中:“蔡京本无学术,辄曰:“天子五门,今三门,非古也。”天子五门,谓皋、库、雉、应、路,盖以重数,非横列五门。京徐亦知其误,而役已大兴,未知所出。其客或谓之曰:“李华赋云:‘复道双回,凤门五开,是唐亦为五门。’京大喜,因得以藉口,穷极土木之工,改门名曰太极楼。或谓太极非美名,乃复曰宣德门。”对蔡京提出了批评,认为是其不学无术,不过从唐朝大明宫丹凤门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是五门道了,这里估计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争论了,在这里做过多的争论,只阐述宣德门形制。
宣德门除了城门的一般功能外,还有和前代皇宫正门一样给人以震撼和对皇权的敬畏之感,并且也见证各种重大国家礼仪事件如献俘等,更为难得的是宣德门还成为北宋皇帝与民同乐的场所,主要体现在三元(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节。《宋史》中有多次北宋皇帝“御宣德楼观灯”的记载。尤其是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皇帝带领文武百官登临宣德楼,楼下百姓山呼万岁,显示出君民同乐的盛世场面(引用⑥) ,不禁让我想起欧阳修的名作,
《生查子.元夕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应该就是欧阳修和宋仁宗一起登临宣德楼时候所做吧。
参观文献
①杨宽 《西汉长安城布局结构的再探讨》
② 李毓芳 《汉长安城未央宫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③钱国祥《汉魏洛阳城城门与宫院门的考察研究》
④中国社科院西安唐城队 《西安市唐长安城大明宫丹凤门的发掘》
⑤石自社《隋唐东都与北宋西京城门遗址的观察》
⑥ 李合群《北宋东京皇城宣德门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