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超准的血型性格描述(别被忽悠了血型决定性格)

原创: Why君 DrWhy 3天前

据说超准的血型性格描述(别被忽悠了血型决定性格)(1)

2013年,一部叫《血型君》的日本动漫冲上了豆瓣评分榜的前列,里面讲述了四位血型君的日常。

A型君认真、温柔但纠结,B型君独特奔放而大胆,O型君情调浪漫却易怒,AB型君取A、B型的精华但难以捉摸。四个血型的人各有特色,也各有各的缺陷。

据说超准的血型性格描述(别被忽悠了血型决定性格)(2)

图源:popcornin.in

不知道各位看客有没有对号入座呢?反正Why君看了半天是对不上号的,作为一个至今还不太清楚自己是B型血还是O型血的糊涂人来说(之前献过两次血,第一次说是B型血,第二次说是O型血,我也是醉了),觉得这两个跟自己都不太像。

出于好奇,Why 君决定扒一扒这其中的玄学,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原来除了星座之外,还真是有很多人信奉血型性格理论的,尤其是日本,甚至还出现了“血型歧视”这样可怕的观念。小声叨囔一句,还好Why君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愿意信奉这一理论呢?Why君发现答案竟出其的简单:有人随便观察了一下。

绝对一个“打不死的小强”

最早提出血型与性格有关的是日本人古川武二(Takeji Furukawa)。1927年,还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当教授的古川因为质疑学校的入学考试制度,一心想申请一个同时考虑人个性的系统[1]。

据说超准的血型性格描述(别被忽悠了血型决定性格)(3)

古川武二 图源:toptengama

基于这个想法,古川决定先从身边的人“下手”,他观察了家里的11口人,并记录了他们的血型[2]。因为家族中没有AB型血的人,所以古川把AB型血和A型血归为一类(千万不要问Why君,为什么不是归为B型血,因为Why 君也想知道)。

瞧!正是在这个小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焦点小组里,古川发表了一篇轰动全日本的论文——《血型对气质的研究》。里面的观点谈不上高深,但绝对算 “奇特”,对,是“奇特”。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人因血型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同一血型具有共同的性格。”

把看似不搭边且有趣的两个东西联系起来,这本身就很有趣,当然人们也是一万分愿意相信。就这样,血型理论自然而然地在日本流行了起来。

据说超准的血型性格描述(别被忽悠了血型决定性格)(4)

日本富士山 图源:pixabay

到底有多流行呢?说出来有点讽刺。1933年,古川的血型理论遭到了学术界的否认,但因为理论太过于流行,也就没法推翻。

20世纪70年代,受古川影响的记者野井正彦(Masahiko Nomi)出版了一本关于血型与性格关系的书。这本书更像奇闻异事,所以很快成为了畅销书,拜野井所赐,古川的理论终于大获成功。

血型性格理论?还是不要信了

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更何况是一个在科学上还没站稳脚跟的理论呢?

先是日本,后是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先后对古川的理论进行了验证,可惜,至今也没有一项研究证实血型与性格之间存在关系。说白了,连一点“暧昧”的影子都没有!

比如,2014年,在日本和美国进行的大规模随机抽样调查显示,血型跟性格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关系[3];2016年,美国再次进行了一项研究,实验结果一如既往的相同:血型与性格之间没有相关性[4]……再之后也大都是相同的结果:没关系,伪科学!

据说超准的血型性格描述(别被忽悠了血型决定性格)(5)

图源:freedieting

那这就怪了?既然没有任何科学根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相信呢?Why君猜测,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与星座相比,血型理论看起来更科学一点。即使是将星座运势之类的文章视为伪科学的人,也可能更愿意认同血型对性格的影响;二来,就是越说得邪邪乎乎的东西,大家越觉得好玩;三来,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了,越相信的就越会不自觉得按照所描述的性格去做,越做就越相信。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些好玩的血型特征。

首先是A型血。A型血的人喜欢整洁、固执、容易敏感,也容易感到压力。他们喜欢和谐,重视与人之间的相处。可靠、有礼貌、细心、勤奋,但也害羞

相反,B型血的人,则显得自私、多情、不合作、无情、不负责任。虽然有强烈的的好奇心,但也容易失去兴趣。(这段是手抖着码完的,怕被打)

据说超准的血型性格描述(别被忽悠了血型决定性格)(6)

不同血型的人物卡通形象 图源:tofugu

O型血的人,通常被描述为乐观主义。他们外向、随和、有领导能力、能够为人创造气氛。但他们也多情、傲慢、无情。因为不太在意小事情,所以他们的行为有时会让A型血的人抓狂。

AB型血的人则兼顾了A型血与B型血两者的性格特征。所以他们经常被认为有双重性格,比如,他们像A型性格的人一样害羞,也像B型性格的人一样外向。

不知道屏幕之外的你,是否想尝试着对号入座?Why君建议还是不要太认真,毕竟这层匹配关系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证实,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放心地享受这部分日本文化带来的乐趣,就像西方人信奉星座一样。调侃可以,但千万别当真!

血型与疾病

除了血型性格理论外,长期以来医学界还“嘲笑”着一个问题:血型会影响人体健康。

虽然这个问题乍一看确实有点傻,但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

好了,为了不耽误大家吃饭、睡觉、刷微博偷乐的时间,贴心的Why君已经为大家整理出了几个重点。

血型与心血管疾病:

2012年9月,发表在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血型与患冠心病风险之间存在关联[5]。

研究人员指出A型、B型和AB型的人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分别比O型血的人高5%、11%和23%。在调整了各种其他已知的饮食和风险因素之后,这些关联没有改变。

据说超准的血型性格描述(别被忽悠了血型决定性格)(7)

图源:ptnorthwest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血型是如何改变这种风险的,但其他研究表明,A型血中含有较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就是“坏胆固醇”;AB型血则与炎症增加有关,这两种情况都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而O型血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天生具有较低的炎症水平和LDL。

血型与静脉血栓栓塞:

许多研究表明,O型血的人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方面可能具有优势,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在内的疾病。

2013年,发表在Blood transfusion上的一项研究表明,A型血、B型血和AB型血的个体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的可能性是O型血个体的2.2倍[6]。

据说超准的血型性格描述(别被忽悠了血型决定性格)(8)

图源:diversalertnetwork

血型与癌症:

相比于上面两点,血型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有点复杂了。

首先,同样是来自上面Blood transfusion中的文章,研究人员发现,与O型血的人相比,A型血的人患胃癌的风险要高20%在胰腺癌、结肠直肠癌、女性卵巢癌[7]、胃癌风险上,A型、B型和AB型的人也都高于O型血的人

看来O型血的朋友们,可以暂时欢呼几秒钟了!

至于为什么O型血的人患癌风险低这点,2016年发表在Future science OA上的一篇综述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不确定的答案。综述指出,基因变异可能会增加A、B和AB血型人群患胰腺癌的风险[8]。

据说超准的血型性格描述(别被忽悠了血型决定性格)(9)

图源:pixabay

另外,2010年胰腺癌队列联盟的一项研究发现,A型血的人群特定基因突变的风险很高,这可能是导致A型血的人患癌风险高的一个原因。还有一项夸张的消息是,美国癌症协会已将A型血列为了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中还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吸烟)。

但O型血的人也别高兴太久,因为有研究证实,O型血的人患肾癌和皮肤癌的风险更高一点[9]。

不过,好在癌症总体死亡率上,不同血型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10]。

糖尿病:

2015年Diabetologia上的一项研究中[11],法国的研究人员在查看了82000多名女性的健康数据后发现,与O型血的人相比,A型和B型血的人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看来在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因素上,A、B型血的人可以拿小本本先记下来了。

据说超准的血型性格描述(别被忽悠了血型决定性格)(10)

图源:pixabay

血型与记忆和中风:

2014年,发表于Neurology期刊上的一项血型研究十分有趣[12]。研究人员在对近500名患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成年人进行研究后发现,AB型血的人患认知障碍的风险比其他血型的人高出82%,尤其在记忆回忆、语言和注意力等方面。据说,这是因为O型血的人大脑内灰质含量最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另一项研究发现,AB型血的人与较高的卒中风险有关[13],这可能是因为AB型血的人体内有一种蛋白质水平较高,这种蛋白质会促进血液凝固,并可能导致中风。

血型与疟疾:

O型血的人往往对许多严重疾病有着更强的抵抗力,包括疟疾。几项研究表明,O型血的人对疟疾有着天然的免疫力

为了找出这种保护机制,2015年瑞典的研究人员观察了疟原虫(疟疾的病原体)分泌的一种特殊蛋白质,结果发现它与A型红细胞的结合比O型红细胞更紧密[14]。或许,这为我们解释了其中的一种原因。

其他:

尽管O型血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也有研究发现O型血的人在其他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劣势。比如,O型血的人更容易患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O血的女性可能存在更大的生育风险;O型血的人更容易感染霍乱和诺如病毒;O型血的男性容易发生肥胖等等

据说超准的血型性格描述(别被忽悠了血型决定性格)(11)

图源:pixabay

正所谓“人无完人”,在这方面,血型也是一样,不存在完美的血型。所以无论你是看似更有优势的O型血也好,还是看似有点糟糕的AB型血也好,都不要过分的得意和焦虑,因为血型并不是影响我们健康的唯一因素。

虽然,血型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状况,这点不假,但事实上,研究人员也指出,血型对疾病的影响还是很小的。况且,某些健康状况风险的增加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一定会得这些疾病。所以,还是那句话,只要“管住嘴、迈开腿”,你就已经比别人赢得了健康。

参考文献:

[1].tofugu/japan/japanese-blood-type/

[2]. 大村政男, 溝口元, 渡邉芳之. 古川竹二: 血液型気質相関説の光と影: 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学校・教育心理学・性格理論の歴史的検討 (特別企画シンポジウム)[C]//日本パーソナリティ心理学会発表論文集 17. 日本パーソナリティ心理学会, 2008: 18-19.

[3]. Nawata K.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type and personality: Evidence from large-scale surveys in Japan and the US[J]. Shinrigaku kenkyu: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4, 85(2): 148-156.

[4]. Nahida A, Chatterjee N.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group and personal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me Science, 2016, 2(1): 239-243.

[5]. He M, Wolpin B, Rexrode K, et al. ABO blood group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wo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2012, 32(9): 2314-2320.

[6]. Liumbruno G M, Franchini M. Beyond immunohaematology: the role of the ABO blood group in human diseases[J]. Blood transfusion, 2013, 11(4): 491.

[7]. Gates M A, Wolpin B M, Cramer D W, et al. ABO blood group and incidence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11, 128(2): 482-486.

[8]. Rummel S K, Ellsworth R E. The role of the histoblood ABO group in cancer[J]. Future science OA, 2016, 2(2).

[9]. Xie J, Qureshi A A, Li Y, et al. ABO blood group and incidence of skin cancer[J]. PloS one, 2010, 5(8): e11972.

[10]. Etemadi A, Kamangar F, Islami F, et al. Mortality and cancer in relation to ABO blood group phenotypes in the Golestan Cohort Study[J]. BMC medicine, 2015, 13(1): 8.

[11]. Fagherazzi G, Gusto G, Clavel-Chapelon F, et al. ABO and Rhesus blood group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evidence from the large E3N cohort study[J]. Diabetologia, 2015, 58(3): 519-522.

[12]. Alexander K S, Zakai N A, Gillett S, et al. ABO blood type, factor VIII, and incident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he REGARDS cohort[J]. Neurology, 2014, 83(14): 1271-1276.

[13]. Zakai N A , Judd S E , Alexander K , et al. ABO blood type and stroke risk: the REasons for Geographic And Racial Differences in Stroke Study.[J]. Journal of Thrombosis & Haemostasis, 2014, 12(4):564-570.

[14]. RIFINs are adhesins implicated in severe Plasmodium falciparum malaria[J]. Nature Medicine, 2015, 21(4):314-3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