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mm的坦克炮(锻造经典)
从20磅炮到L7 105毫米坦克
英国是坦克的发明国,在现代高性能坦克炮的发展史上,英国人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20磅坦克炮到L7 105毫米坦克炮,锻造经典的不平凡之路不应被历史所遗忘
从QF17磅坦克炮说起
毫无疑问,二战中大名鼎鼎的QF17磅炮是英式现代化高性能坦克炮的原点。QF17磅坦克炮的全称为Ordnance Quick-Firing 17-pounder(简写为17-pdr),意为17磅速射武器,口径76.2毫米(3英寸)。有意思的是,QF17磅坦克炮最早是以反坦克炮的面目出现的,在制式的6磅反坦克炮服役前,英国人就预测6磅炮很快就会无法击穿德国坦克日益加厚的装甲。于是在1940年末,英国就开始设计替换6磅炮的反坦克火炮,并在1941年年底大体完成了新火炮的设计工作,次年春天建成该炮的生产线。恰逢“虎”式坦克在北非出现,英国人迅速调集100门原型17磅反坦克炮送往北非以应对这一新的威胁。
战事紧迫,以至于英国人连火炮的炮架还没设计出来就把炮身运走了,于是北非的英军只好将新火炮安装在25磅榴弹炮的炮架上使用。这些早期的武器被称为17/25磅炮,还有个外号叫Pheasant(雉,或是野鸡的意思)。1943年初,包括炮架在内的17磅炮设计完成并开始生产。同年2月,完全体17磅炮首次在意大利战役中出现,17磅反坦克炮使用了两种类型的反坦克弹药,其中之一是空心被帽穿甲弹(APCBC),能以30度入射角在500米距离穿透130毫米装甲,在1000米距离穿透119毫米装甲。次口径脱壳穿甲弹(APDS)在当时是一种超前的弹药,它能以30度入射角在500米上穿透204毫米装甲,在1000米距离穿透185毫米装甲。
理论上,APDS能击穿虎王,然而APDS在远距离上的动能衰减比APCBC更快,炮弹散布也更差,炮手想击中目标也会更难。一般认为,次口径穿甲弹的伤害应该比较小,但事实上APDS击穿装甲的话将会损伤周边装甲并波及车载设备及乘员,威力并不小。APCBC是英军使用的17磅炮标准弹药,APDS在17磅炮的弹药消耗中仅占有6%左右。然而即便如此,17-pdr的性能仍然胜过盟军所拥有的全部反坦克炮,因此它很快被尝试着安装于各型坦克底盘上,成为了一种坦克炮,这些尝试中以装入“谢尔曼”中型坦克炮塔的努力最为成功,后者被称为“萤火虫”,是1944-1945年盟军唯一能够有效对抗德军重型坦克的中型坦克,QF17磅炮因此与“萤火虫”一同名声大噪,被称为“驯虎者”的利刃。
QF 32磅坦克炮的尝试
二战结束后,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作为西方世界的一员,英国与苏联的矛盾加剧,所以面临的装甲威胁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苏联人本身拥有不低的坦克研发、制造水准和最丰富的坦克战经验,战争又为苏联坦克工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英、美、德技术补充。在这个大背景下,英国人深感在QF17磅坦克炮的成绩上原地踏步是危险的,保持“战时速度”对坦克炮不断进行技术迭代被认为是必要的国防举措。也正因为如此,QF17磅坦克炮升级替代产品的研发,在欧洲的战争结束不久就被提上了日程,并且迅速开花结果——其成果被称为QF 32磅坦克炮。
QF 32磅坦克炮本身实际上是一个战时项目的延续,早在1942年10月,陆军总参谋部就开始寻找17磅反坦克炮的继任者,基本的要求是新的火炮应当比17磅炮要高效25%。最初的重心是发展一门55磅炮,即4.85英寸(123毫米)炮。但随着17磅炮弹的发展,55磅炮并不能提供明显的优势,反而会在放置和使用弹药方面以及战术上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当时还有其他3种选择:1、以1082米/秒的初速发射4磅重硬芯穿甲弹(APCR)的17磅炮;2、以1372米/秒的初速发射3.5磅弹芯,安装小约翰适配器的17磅炮,小约翰适配器是一个将普通火炮变成锥膛炮的炮口配件,曾在2磅炮和6磅炮上使用,较近距离内穿深提升显著,但随距离增大穿深衰减较快;3、一个3.45英寸(88毫米)口径的30磅炮。1943年4月,总负责人在评估这几种选择时指出,小约翰适配器的发展很受限制,因为它需要钨的足量供应,APCR和APDS应当进一步发展。
而关于3.45英寸口径的30磅炮,他认为从后勤角度很难提供一种合适的穿甲弹。不过当时一种全新的弹种,碎甲弹(HESH)已经在为3.45英寸无后坐力炮准备,如果进入量产,也许能够为同口径的30磅炮提供借鉴。
根据项目总负责人的建议,3.7英寸(94毫米)口径的30磅炮可能是有研究价值的,因为它已经是一个实战标准的口径,并且有更大的改进余地。这一研究路线是从3.7英寸防空炮开始的。3.7英寸防空炮作为英国产量最大的中口径防空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德国的88毫米防空炮相同,3.7英寸防空炮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反坦克任务,研制了两款优秀的穿甲弹,安装了直射瞄准具用于反坦克射击。事实也不出英国人所料,在北非战场上,由于2磅炮和6磅炮的储备不足,有一段时间,3.7英寸防空炮的主要任务反而变成了反坦克,而且成为了反坦克防御的核心。不过,真正使用到3.7英寸防空炮反坦克的案例很少,因为1942年晚期17磅炮的到来解决了反坦克问题。尽管如此,3.7英寸防空炮仍然被置于阵地前方,担任防空主力和次要的反坦克任务。3.7英寸防空炮的穿深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优秀。对30度放置的200毫米倾斜装甲钢板的射击结果表明,其高爆破片半穿甲弹在0码的穿深为124毫米、1000码为97毫米;其穿甲弹在0码的穿深为139毫米、1000码为114毫米,远高于88毫米Flak37,这也证明了其作为反坦克炮发展的潜力。3.7英寸防空炮理所应当地被选中,用以改进为30磅反坦克炮,1943年9月被批准制造。不过很快,37磅重的弹头被认为将会带来更好的性能,因此在这段时间内,这门炮被称为QF 37磅炮EX1。而在1944年6月的射击试验之后,37磅重的弹头被降低到32磅重,因此当这门炮被最终接受时,称为QF 32磅炮,口径为94毫米。
更重要的是,在1945年6月28日英国陆军的报告中,提及了QF 32磅坦克炮使用3种APDS弹药进行测试的情况。第一种为“陶罐”式APDS,“陶罐”指脱壳时的动态,弹体外壳整块脱开,总弹重15.3磅,为同比例放大的6磅炮、17磅炮APDS,弹芯直径1.81英寸,重量6.87磅,在测试中以19tsi(吨/平方英寸)的膛压达到了1170.43米/秒初速,以21tsi的膛压达到了1447.8米/秒的初速。但也正是这种“陶罐”式的脱壳方式,加之炮口制退器的影响,使17磅炮APDS的精度差强人意,32磅炮也是如此;第二种为佩尔穆特设计的“陶罐-花瓣”混合式APDS,这一弹种缺少数据记录;第三种为“花瓣”式APDS,弹头外壳脱离点移动到弹头前部(与战后服役的105毫米及120毫米APDS相同),以22tsi的膛压达到了1539.24米/秒初速。在测试期间,32磅炮的“陶罐”式APDS,以1170.43米/秒的初速,击打30度放置的200毫米均质装甲钢板,距离0码时直接贯穿,即穿深232毫米,1000码则为205毫米。
“花瓣”式APDS,即32PDR Sabot Mk.3,以1524m/s的初速,在弹速降低到1280米/秒时(约飞行400米,根据实际情况如风力等有浮动)多次击穿了以40度、45度、50度放置的200毫米倾斜均质装甲钢板。也就是说,约400米距离上对200毫米50度倾斜钢板的穿深达到了匪夷所思的311毫米,如不考虑碎弹问题,其零距离垂直穿深可能超过480毫米。与此相比较的是,美国90毫米 M3的M304次口径高爆穿甲弹(HVAP),在100码上击打垂直放置的均质装甲钢板穿深约314毫米,而击打45度的均质装甲钢板穿深为157毫米,击打55度的均质装甲钢板穿深为101.6毫米。也就是说,QF 32磅炮使用APDS的对倾斜装甲穿甲性能接近90毫米 M304 HVAP的两倍。令人遗憾的是,虽然QF32磅炮在性能上比QF17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只作为A39“土龟”重型突击坦克的主炮服役了短暂的一段时间就被淘汰了,至于这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对英国陆军来说,出现了QF20磅炮这个更好的选择。
202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