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三一五)

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三一五)(1)

“三一五”:说文解“假”

文 / 孟琢

今天是“三一五”,全民打假的日子。我们也来凑个热闹,来说一说汉语中的“假”吧。其实,“假”最初并不是假冒、伪劣的意思,它不是先天的坏蛋,而是后来学坏了。

在先秦时期,“假”表示“借用”的意思。《说文》中有“叚”字,训为“借”,一般认为这是“假”的本字。《左传》中有“假道于虞”的典故,说的是晋国讨伐虢国,奉上美玉、宝马,向虞国借路。虞国大臣劝谏国君,虞和虢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不能借道啊!当然,在礼物面前,虞君是不会听取建议的。结果晋国灭虢之后,回师途中顺手灭了虞国。

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三一五)(2)

(宫崎骏动画: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借来的东西总是要还的,难以恒久。因此“假”引申出“临时、代理”的词义,这个词义最容易被误解。在先秦两汉,有所谓的假王、假父、假皇帝、假上将军、假葬,这里的“假”,都不是假冒伪劣的意思。

“假王”是临时代理的王者,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吴广就封为假王,代理王者,有“二把手”的内涵。《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当年韩信打下齐国,刘邦喊他南下合击项羽,韩信提出了“假齐王”的要求,我要代理齐王。刘邦闻讯大怒,刚要破口大骂,“老子危在旦夕,你小子还想封王?”张良狠狠地踩了他一脚,刘邦才幡然醒悟,拉拢韩信是当务之急,立即改口:“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我生气的是,韩信你小子太没出息,要做就做真齐王,谈什么代理?派使者,带上我的封印,封韩信为齐王!

“假父”是临时借来的父亲,说白了就是“干爹”。干爹的文雅说法是义父,在汉语中,临时借用的东西可称之为“义”,如人工假眼称为义眼,假肢称为义肢,都能从侧面印证“假父”的词义。在先秦,最有名的“假父”莫过于嫪毐,他傍上了秦始皇的母亲朱姬,自称假父,结果被杀头族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古以来,干爹都不是那么好当的!

“假皇帝”是王莽篡汉时弄出的把戏,王莽发布诏书:“予前在大麓,至于摄假。”颜师古注:“摄假,谓初为摄皇帝,又为假皇帝。”摄皇帝是皇帝在,代行皇帝职权,假皇帝则是等待被承认为正式皇帝。王莽一步步接近他梦寐以求的君位,这里的“假皇帝”,一点假冒的意思都没有。“假皇帝”是王莽篡汉时弄出的把戏,王莽发布诏书:“予前在大麓,至于摄假。”颜师古注:“摄假,谓初为摄皇帝,又为假皇帝。”摄皇帝是皇帝在,代行皇帝职权,假皇帝则是等待被承认为正式皇帝。王莽一步步接近他梦寐以求的君位,这里的“假皇帝”,一点假冒的意思都没有。

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三一五)(3)

“假上将军”是代理上将军,《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楚巨鹿之战,项羽击杀上将军宋义夺取军权,诸将“乃相与立羽为假上将军。”这里的“假上将军”不是冒充,而是众将推举项羽代理上将军之职,等待楚怀王无可奈何的批准。项羽击杀宋义之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大家都吓得半死,谁敢说项羽这个上将军是“假冒”的呢?

“假葬”是临时掩埋尸体,区别于正式的葬礼。《三国志·曹休传》记载,“休年十余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曹休年幼,无力营葬,只得临时埋葬父亲。这里面有幼年穷苦的辛酸无奈,却没有任何的虚假不实。

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三一五)(4)

(孤坟)

在今天,“假”多用来表示假冒伪劣、虚假欺骗,是一个引申义——东西借用的久了,自然也就不真实了,君不闻刘备借荆州乎?这个词义出现的比较晚,大概起于中古。《魏书·孝文帝纪》:“诸巫觋假称神鬼,妄说吉凶。”这里的“假”等同于“诈”,江湖骗子大忽悠!《李安世传》:“事已历远,易生假冒。”假冒同义连用,表示以假乱真。最有意思的是白居易的一首《古塚狐》:

古塜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假色迷人犹如是,真色迷人应过此。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

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三一五)(5)

(影视剧中的聊斋狐妖)

一只老狐狸,变成年轻貌美的女子,头顶云鬟,面涂浓妆,大尾巴幻化成艳红的裙子,慢慢地走在荒村路上。或歌,或舞,或低眉悲啼,突然间一笑百媚生,迷倒了各种各样的人——这是《聊斋》的节奏啊!我们先从狐狸的脑补中回来,看白居易的用词,在这里,“假”与“真”已经是典型的反义关系了。

说到狐狸,又让人想起了狐狸尼克——不是所有善于骗人的狐狸,都一定是没有真爱的。其实,我一直觉得3.15是一个适合表白与接受表白的日子。用这样一个强调真实、惩治伪劣的日子,作为感情真挚、互不欺瞒的见证,不也是饶有意蕴的吗?在3.15,章黄国学祝大家不仅拥有质量可靠的商品,更拥有真挚的情感、真实的生活!

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三一五)(6)

栏目主持人

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三一五)(7)

凌丽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训诂学、《毛传》研究。

文章作者

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三一五)(8)

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从事训诂学、《说文》学研究,章黄国学主编。

--------------------------------------------------

特别鸣谢

望洲书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蔡若葵 孙雯

美术编辑:张臻 孙雯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章黄国学

师承国学大师章太炎、黄侃先生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国学微信平台

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三一五)(9)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文章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微信ID:zhanghuangguoxu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