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指桑骂槐战争案例(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三十六计指桑骂槐战争案例(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1)

指桑骂槐:是借是题发挥之意。作为一种军事策略,强调威慑力。与常说的“杀鸡给猴看”意思相近,指利用政治和外交的谋略,以军事行动对弱小的对手施加压力,借以威慑和警告其他较隐的对手。

原书对此计的描述是: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大意是说:强大者控制弱小者,要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他。是《易经.师》卦中“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治军有时采取适当的强刚手段,便会得到应和,行险则遇顺)所包含的道理。

春秋时期,东周王室衰落,各诸侯国都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其中齐国齐桓公遣使周王,请天子之旨大会诸侯,奉天子之命以令诸侯。齐桓公为降服鲁国和宋国,采用相国管仲的指桑骂槐之计,先攻下弱小的鲁国附附庸国遂国,威慑魯国,逼使鲁国谢罪求和。继而宋国见齐国和鲁国结成联盟,也只得称臣求和。

三十六计指桑骂槐战争案例(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