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战略版s1吕布华佗朱儁(聊三国11)
尽管黄巾起义的发起人张角三兄弟已经全部收工散场,但黄巾起义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今天河南南阳一带,也有黄巾军党徒起事,为首的是张曼成。别看他是张角大师的本家,但在给自己授衔方面,却自成体系,不是xx将军,xx司令之类,而是“神上使”。
张上使生动证明了,有的事就像游戏里用户名起得高大上和打得菜,并不矛盾。尽管聚集了几万人的队伍,但他的“革命”生涯只持续了一百多天,就被东汉的当地地方干部秦颉带兵击杀。
黄巾军实在是人才辈出,张上使倒下了,一个叫赵弘的优秀革命家站了出来,继承张曼成的遗志,继续“闹革命”。老赵很有气魄,一口气聚集了十万之众,聚集在宛城(今河南南阳下辖区)。
宛城大致位置(找图不易多担待)
于是朝廷就让朱儁汇合当地秦颉等地方部队一共大约一万八千兵士,消灭宛城的钉子户。
老朱带着兵,把宛城团团围住,从184年的六月一直围攻到八月,没啥进展。
老朱应该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农历六月到八月,夏季天气炎热,贸然强攻既吃力又不讨手下将士们的好,何必着急死拼?
老朱这么磨洋工,朝廷可不满意了,有人提议把老朱召回来,还是当时的中央高级领导(司空)张温替老朱说了两句话,诸如临阵换将不吉利,老朱久经考验之类。
朝里有人的确好当官,尤其是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朝中大臣或宦官一句话很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卢植就是吃了这个亏。
招安后的宋大哥也吃了朝里没人的亏
根据之后的记载,可以看出老朱的确是有磨洋工嫌疑,因为在张温替他打圆场之后,朱儁立即玩命进攻宛城,尽管没完全攻取城池,但马上就取得击杀赵弘的战果,对朝廷也是个交代。
要说之前朱儁的围城没有一点猫腻,我是不太相信。
黄巾军也是很令人刮目相看,他们越挫越勇,又换了司令韩忠,继续在宛城抵御朱儁的官军。
朱儁发现,自己手下的兵力,要正面硬攻宛城,还是不足,于是想了个办法,先派人在城外垒起小土包,登高就能看见城内的布防兵力情况。
朱儁也会
老朱真是一改与黄巾军作战中抱皇甫嵩大腿的草包形象,也玩起了计谋。他派人大张旗鼓,作势佯攻城池西南。
城中守军的注意力立即就被吸引了,他们向西南侧调集了大量部队,东北侧就空虚了。
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老朱立即亲自带领五千精兵,使出吃奶的气力攻打东北侧,并顺利攻入城中。
此战之中,老朱手下有一个来自当时吴郡富春县(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的青年,作战奋勇向前。
此人是孙坚,字文台,有说法是孙武之后。
事实证明,不管生物学上是不是真的,孙坚真的在兵法上有点孙武的天赋,是那种生下来就会带兵打仗的人才。
孙武:这后人争气
孙坚和曹操是同一年出生(缘分啊),当曹操还在靠小把戏忽悠老爹的时候,十七岁的孙坚已经能干出让老爹刮目相看的事情——通过智谋一个人摆平打劫的盗贼团伙,并斩杀一人,给自己送了份成人大礼。
当曹操也就停留在棒打蹇大叔的时候,孙坚已经可以带领约千人,扫平盘踞在南方的万人反朝廷武装了。
曹操的洛阳北部尉等位置,多多少少有家庭方面的因素。孙坚却是出身县里的基层小吏,一步一步通过扎实努力,摸爬滚打,到处发光发热混到了下邳丞(下邳约为今天江苏邳州一代)的位置。
优秀的表现,也入了朱儁的法眼,黄巾起义爆发后,朱儁特意请示中央,借调孙坚到自己的部队。
带着自己的初始班底——招募的约一千淮、泗精兵(淮河、泗水一带地区),孙坚奋战在抗击黄巾最前线,他没辜负老朱的信任,逢战必亮剑,非常勇猛。
孙坚任职的下邳以及淮河(蓝色)、泗水(绿色)大致位置
不过小孙勇则勇矣,却暴露了一个巨大的缺陷。
在一次作战中,小孙表现非常积极,带小分队乘胜追杀黄巾军溃兵,结果竟然遭到了反击,猝不及防下失利、小孙受伤,一个人躲到了草丛里,还是靠着战马跑回大本营报信(大叫)后带着人赶来,小孙才得救。
亮剑也不能太冒失
年轻人,冒冒失失想要立大功,干点一夜轰动的大事,这种思想别说2世纪的东汉,就是21世纪的今天,依然有市场。
只是,估计在草丛里被蚊子叮咬得满身包的热血青年小孙当时不会想到,他下一次在襄阳再这样信心满满地孤军深入,可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