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

这两天,有条微博火了。

博主分享了一个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被迅速转发了上万条: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1)

©微博@函数ln

划一下重点:

L在05年,从帝国理工学院本硕毕业。

这大概是个什么水平呢?

帝国理工是英国G5之一(G5超级精英大学,包括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政经和伦敦大学学院),地位等同于美国的「哈耶普斯麻」,是精英大学中的精英,更何况本硕连读毕业。

可以说,L在起点已经超越了95%的人。

而在职业生涯开始的第三年,L拿到了知名咨询公司的高级顾问职位。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2)

目前的人力市场上,四大的高级审计员第一年平均月薪为一万四,且薪资跟随资历上涨,第三年就可以达到近30w年薪。

高级顾问再往上就是经理,年薪可以轻松达到50万以上。

在05年的大环境下,L这样的名校背景加工作履历只会更吃香。可以想见,如果一切顺利,站在高起点的L,早晚都能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但对L来说,没有然后了。

差不多在2012年,即工作后的第七年,她选择放弃自己处于上升期的事业,辞职照顾女儿。

十年后,女儿长大了,L想要重回职场,等待她的却是因为履历断层而大幅减少的工作机会。

最后,只能找到一个实习生岗位,在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女孩手下工作。

甚至连这么一份工作,都要靠丈夫的关系求得。

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令人痛苦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对L来说,她本可以成为的样子就在身边。

当年与她一同从帝国理工毕业的丈夫,没有被家庭绊住过脚步,十几年后,已经成为了风投公司的合伙人,一个标准的成功人士,还能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为妻子介绍工作。

而L,如果当年她没有选择、或者「被选择」回归家庭,今天能够有资源帮别人安排工作的,或许就是她自己。

仅仅是一个岔口,两条平行线就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落差之大,让人唏嘘,更让很多女性感同身受。

评论里,她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过了8年,孩子长大,终于可以在事业上重新出发,老公的事业也就甩了我一条长安街吧……

辞职时已是中层,孩子上幼儿园后好不容易有了空闲时间,只能做工资很低的打杂工作。

博士学历来面试文员,因为生孩子后在家待了三、四年,感觉和整个社会脱节了。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3)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4)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5)

©微博

回到那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生育?

因为她们都意识到了,选择成为一个母亲,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6)

这两年,一个词语被频频提起:母职惩罚

什么是「母职惩罚」(Motherhood penalty)?

社会学上的定义,是女性一旦成为母亲,就会导致收入及发展前景的系统性的不利。

L的故事下面,有这样一条评论: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7)

©微博

为什么女性不可以?

因为怀孕、生育、哺乳包括对婴幼儿的照顾,会分散女性很大一部分的时间与精力,让她们无法像之前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业中。

这一点,甚至与女性是否选择做全职妈妈无关。

换句话说,母职惩罚,首先就表现在了时间分配上。成为母亲,意味着打乱人生节奏,让渡很大一部分时间给家庭和育儿。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普遍被认为在23-35岁之间;但这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最适合生育的年纪,同时也是个人事业发展的黄金期。

「荒废」这段时间,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尤其考虑到目前求职的大环境:无数大厂员工,一路996拼到了35岁,尚且还担心被淘汰;因为生育导致事业停滞的妈妈们,只会面临更大的歧视和阻挠。

最近白百何主演的电视剧《我们的婚姻》屡上热搜,也把「全职妈妈再就业」的困境摆在了台面上:

女主角沈彗星,曾经是顶尖大学金融系的高材生,专业成绩优秀。毕业后她选择结婚生女,当了6年的全职妈妈。

而她的大学同学、同时也是丈夫的盛江川,在这段时间里已经升任了投行高管。

女儿长大后,沈彗星想要重回职场,却不得不面对两个问题:

学习成绩再好,她也没上过一天班,职场经验为零,在瞬息万变的金融行业里早已掉队;

面试的每一个公司,都质疑她是否能同时处理好工作和家庭。几乎所有人都默认,当了妈妈,就无法把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工作,对公司来说,这是一笔亏本买卖。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8)

另一方面,全职妈妈为家庭作出的牺牲,能够得到报偿和认同吗?

很难。

为了重回职场一事,沈彗星和丈夫爆发了几次争吵。在丈夫盛江川眼中,沈彗星的行为属于「抛弃家庭」,他的反对振振有词:

一个家庭,总要有人多付出一些。现在是我事业的关键期,你为什么就不能再支持一下我,让我毫无后顾之忧地拼一拼事业呢?

我可以给你找一个朝九晚五的工作,不加班,顺便带带孩子。

一个既得利益者的高高在上,溢于言表。

盛江川是真心认为对女性来说,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沈彗星爸爸沈澎的这段话,彻底点破了婚姻中男性的「双标」

女儿沈彗星想要重新工作,他非常支持,说自己当年就不赞成女儿那么早结婚生子;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9)

但在妻子面前,他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10)

沈彗星吐槽父亲太双标,沈澎承认:谁不希望老婆在家带孩子,女儿能够事业有成呢?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11)

所以,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全职妈妈们的付出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吗?很难。

像沈澎这样的父亲非常清楚,家庭主妇的辛苦劳动,在大部分人眼里都不被认可,才会希望女儿拥有自己的事业。

同样的,口口声声希望妻子支持自己,照顾家庭的盛江川,会愿意女儿盛糖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吗?

绝大多数情况下,为了家庭和育儿消耗自己最黄金的年华后,全职妈妈们能够得到的,往往只是口头上的感谢;而失去的,却是不可能再重来的机会。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12)

如果说事业发展上的影响,是一种显性的「惩罚」,那么心理上的不可控愧疚感,则是「母职」带来的更隐蔽、也更持久的负担。

前两年的大热剧《三十而已》里,顾佳曾经有这样一段台词:

当了妈之后,你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个叫妈妈的头衔里。

什么身材走样,情绪变坏,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你知道我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觉到顾佳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许子言妈妈。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13)

这段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当了母亲之后,无数女性,就此成为了没有名字的人。

打开身边随便一个当妈的手机,微信群几乎全部都有关育儿,而在这些群里,她们的ID千篇一律:xx妈妈

有一部日剧叫《丧失名字的女神》,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现象:

5位年轻的妈妈,因为孩子幼儿园同伴彼此结识,她们互相之间只称呼为「xx妈妈」,以「xx妈妈」的身份相处,也以「xx妈妈」树立人设,彼此竞争。

在这个只关于「母职」的世界里,「xx妈妈」从一种代号,到最后彻底地取代了她们的名字。

这样的环境下,自我的存在被无限缩小。

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价值,就是照顾好孩子;一旦做不到这一点,女性就会不由自主地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

无论你在专业上有多么优秀,在职场上多么能干,一旦成为了母亲,「管不好孩子」这一句话,就可以否定之前所有的努力。

复旦社会学副教授沈奕斐,曾经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她曾经希望在女儿6个月大的时候断奶,从而把精力集中到当时的研究生课程上。

但这个决定,遭到了身边同事朋友的一致反对,大家都指责她:

「你怎么会这么想,不觉得对孩子很残酷吗?」

可是,几乎没有人在意,如果完成不了学业,拿不到研究生文凭,她自己的利益会受到多大的损失。

所有人都只把她看做一个母亲,而不再是「沈奕斐」这一独立个体。

她由此感受到了这种隐形的「母职惩罚」。

因为无法成为一个放弃自我、全身心为孩子付出的「劳模型妈妈」,很多像沈奕斐这样的母亲会被认为是「不合格」的。长期以往,母亲们自己也会产生内疚、自责的情绪,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

而最终,这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的蔓延。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女性罹患抑郁症的比例较男性要高出50%——

其中有多少,是因为成为了母亲?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14)

一个更残酷的现状是:

「母职惩罚」不仅关乎那些成为了母亲的女性,也关乎那些未婚未育的女性。

大部分女性在生育后工作竞争力下滑的现状,让职场习惯于优先考虑男性,导致女性的职业前景更差;而一旦这部分女性也选择结婚生子,社会的惯性会让收入更高的一方选择养家挣钱,导致女性大概率回归家庭。

最终,形成了一个闭环:

选择全职妈妈的女性越多→职场上的女性竞争环境越恶劣→越多的女性选择成为全职妈妈。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15)

©微博

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大环境,都会接受「女性工作能力弱于男性」这一观念,从而在录取、晋升、选拔的各个环节,对女性加以限制。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16)

©微博

同时,也会习惯于将生育的压力,全部转嫁到女性身上。

比如江苏省最新出台的法规,将女性的产假再次延长了60天,达到158天;而男性仅仅享受「护理假」15天——

也就是说,母亲几乎要承担所有的育儿责任,以及连带的对工作的负面影响,而父亲可以轻松保有职场上的优势,做一个「甩手掌柜」。

母职惩罚,就此成为了针对全部女性的惩罚。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17)

©微博

恩格斯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现代的个体家庭建立在公共的和隐蔽的妇女的家务奴隶制之上。

这可能就是对「母职惩罚」最精准的概述。

好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

两会期间,「如何提高三孩生育意愿」、「建议强制男性陪妇女休产假一个月」、「建议聘用育龄女员工损失国家承担」等话题频繁上热搜,至少证明,社会开始理解母职惩罚的存在,也在试图推出更多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白百何为啥火 热搜上的白百何(18)

©微博

生育,绝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情。

生育的代价,也绝不该由母亲一个人来承担。

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地回答: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都不愿意生育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Estel

校对:秋秋

监制:眠去

出品:麦子熟了工作室

- THE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