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写作基本技巧(写文章费时费力)

最近加了几个微信写作群,我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里面的很多学员是二胎职场宝妈,她们不仅要面对繁琐复杂的工作,下班后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更要挤时间写文章,奇怪的是她们的写作效率比我高很多。一个孩子的我工作轻松,但面对写文时间上感觉还是很吃力,更何况她们呢?我想她们肯定有什么秘诀吧!直到看到秋叶老师写的这本《写作7堂课》,我仿佛明白了什么。

学习写作基本技巧(写文章费时费力)(1)

秋叶,《写作7堂课》的作者,秋叶PPT创始人,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百万畅销书作者。他的“7堂课”系列图书包含了学习、写作以及时间管理、职场技能、创业,从个人成长到职业规划,可谓面面俱到,为学生和职场人的困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秋叶在《写作7堂课》中介绍了7种写作的方法:即框架式写作、复利式写作、碎片化写作、联机式写作、结构化写作、清单式写作。每种写作方法通俗易懂,操作性强。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正是二胎职场宝妈利用业余时间输出更多文章的秘诀——碎片化写作方法

碎片化写作习惯成为日更的神器

看到很多牛人每天都能写出一篇甚至多篇文章,这让拿出大片时间都写不出文章的我来说自愧不如。难道他们每天除了写作没有其他事做吗?当然不是!

要说起忙,本书作者秋叶老师的工作量更饱满!他每天光微信和微信群消息至少要回复200条,刷上万条。学校还要带课同时几家公司的事务要处理,事情越来越多,真的没有什么大块时间来写文章,但秋叶老师依然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做到日更。他是如何做到呢?不妨先从养成碎片化写作习惯入手。

学习写作基本技巧(写文章费时费力)(2)

  • 对捕捉到的灵感随时记录

其实记录的方法很多,走在路上、开会或者和朋友聊天时,随时可以把想法、灵感或好的金句记录在朋友圈或微博

如果你习惯用笔记本,无论是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这样的笔记软件工具,或者石墨、幕布这样的软件,都是要养成快速记录的习惯的好帮手。

  • 迅速把灵感转化成文章提纲

1.开启视网膜效应

我们必须养成有了一个灵感点,必须快速把它变成文章的结构,也就是快速写出文章的大纲的习惯。

只有这样,好的想法、金句、素材因大纲串联才不会被遗漏;否则,即使我们遇到很多素材时也会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叫“视网膜效应”

视网膜效应就是我们开了奔驰就更容易看到奔驰,拎个好看的包包就发现满大街都是这种款式的包包。当我们开始关注某种信息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敏锐地注意到相关的信息;但如果我们本身不关心这些信息,那么很多相关信息我们都会视而不见。

把灵感变成大纲,其实是大脑开启重复机制。等于是给大脑强化一遍写作思路,这样大脑就会在潜意识里关注可以用于写作的一切信息。

和别人聊天,书上看到的故事等很多身边例子都很可能带来写作的灵感,但前提是,我们的大脑已经被植入了“我要写作某篇文章”的意识,这样才能让视网膜效应生效。

学习写作基本技巧(写文章费时费力)(3)

2. 写大纲本质也是一种“框架式写作”

这种大纲写作又称为构思小节,每个文章小节是由一组句子构成的,这一组句子得有一个明确的意思,我们称之为“段落大意”。几个“段落大意”,串联起来支持一个中心思想,就构成了一篇文章。

围绕这些“段落大意”,用碎片时间进行展开、补充、联想、举例、金句提炼,在这文章之前心里已经有了内容和框架,写起来也就轻松多了。

  • 平时有意识地积累各种写作框架

很多人不会写作,最大的原因就是不会构思,不会列框架,所以写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借鉴头条文章最基本的结构:

标题:标题就是写作灵感;

开场:导入背景;

分享一个故事 一张配图;

再分享一个故事 一张配图;

最后分享一个故事 一张配图;

结尾:提出判断,引发互动。

这个结构同样适用于很多微信文章中,找3段和主题相关的故事、金句、感悟等就可以很快完成一篇文章。

将碎片化写作精确到以分钟为时间单位

学习写作基本技巧(写文章费时费力)(4)

说了这么多关于碎片化写作的经验,但往往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这是因为没有评估自己的碎片时间单位产出能力,以为自己能用碎片时间做很多事,事实不然。

平时在生活中1分钟,3分钟,5分钟不知不觉的就流失了,往往是浪费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从现在起,利用好每一分钟。

每一个碎片时间内找至少1~3种和写作有关的用途,比如1—5分钟的时间可以搜一个故事,找一张图片,要一个素材,构思一个大纲,起一个有趣的开头,完成文章的排版……

只要你愿意规划并见缝插针的利用好每一个碎片时间,日更确实是可以实现的。

如何找到写作心流状态

所谓心流是指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

很多时候想写文章,但因各种原因迟迟不能下笔,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快速进入心流状态的能力,也可以防止拖延症的干扰

学习写作基本技巧(写文章费时费力)(5)

  • 你必须先从内心接纳,这件事你非做不可

明明有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却一直在拖延,除了生理原因外,最重要的是从内心抗拒,甚至你不认为这件事必须由你来完成,所以很难进入心流状态。

自己就是很真实的例子,每次写书评都是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迟迟不想去写,也就一直进入不了写作的心流状态。

所以我告诫自己,领了书就必须要完成作业,这件事除了自己没有别人来做,是非做不可的事,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可以无形中赋予自己的使命感,就会寻找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尽快完成目标。

  • 要把任务难度设置为“跳一跳够得着”的难度

如果任务简单,做起来没有挑战;如果任务太难,做起来让人心生畏惧,放弃挑战。

我们不妨把难度调到适中可以跳一跳就可以做到的。比如写作,先不要求自己完成一篇长文章,这样对新手太难了。我们可以先写一个金句,或者起一个有趣的开头……

对于写作,每个人要设置合理的写作目标,一步一步来,不要和别人攀比谁写的快、谁写的好,按自己的节奏和能力去写,这样才能体会到在心流状态下写作的乐趣。

学习写作基本技巧(写文章费时费力)(6)

  • 给完成任务的自己一个奖励

奖励其实就是给大脑一个回路刺激,如果每次进入心流状态,认真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享受自己喜欢的事情,大脑就会建立“动机—激励”反馈循环。

奖励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喜欢才行,这奖励就是为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创造了一个动机。

如果做完一件事得到一个奖励,因着奖励的渴求,又成为下次希望进入心流状态的动力,这也是奖励机制的魔力所在。

  • 准备进入心流状态之前给自己一个暗示信号

我们都知道运动员在进入比赛前,需要通过热身让自己进入状态,其实热身就是一个暗示信号。

而作为写作者,我们也需要为自己去创造一个进入心流状态的暗示程序。比如,早上起床可以打开电脑按钮,暗示你要马上进入写作状态。或者忙完家务打算进入写作状态时,可以把书桌收拾整齐,这些都是为进入心流状态所准备的暗示信号。

经验显示,我们进入心流状态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进入其中。心流就像肌肉记忆,也可以训练成一种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训练大脑进入和停留在心流状态的次数越多,进入心流状态也就越容易。

学习写作基本技巧(写文章费时费力)(7)

  • 一个不被干扰的环境胜于自己心无旁骛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很难保持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就是因为今天的人生活在一个注意力随时会被打断的环境中。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很容易被各种消息所打扰。微博、微信等消息的不断迸出时常打扰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无心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不妨可以抽出比较大块的时间,这样可以屏蔽一些信息的干扰,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对写作还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秋叶大叔这本《写作7堂课》中把碎片化写作方法讲的很透彻清晰,操作性很强。所以不要再拿工作太忙、事情太多、没有时间来当借口了。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好碎片化写作方法,它不仅会为你的写作节省很多时间成本,而且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